李靈粉
摘? 要:閱讀是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技能的重要手段?!? + N”鏈接式閱讀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閱讀資源,訓練學生的語文思維,提升學生的信息整合、文本分析能力。文章在分析“1 + N”鏈接式閱讀特點的同時,思考如何借助“1 + N”鏈接式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1 + N”鏈接式閱讀;教學實踐
“1 + N”鏈接式閱讀是一種借助一篇文章將閱讀指導教學擴展到一類文章的教學手段,在融合課內素材與課外知識的同時,能夠將情感、文化等要素帶入到教學中。相較于以往的教學模式,“1 + N”鏈接式閱讀更加重視教材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在規(guī)劃“1”的同時引入“N”個資源,實現(xiàn)教學的多元化拓展。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1 + N”鏈接式閱讀能夠實現(xiàn)教學的深化與拓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 被動閱讀,學生閱讀積極性不高
閱讀是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拓寬文化視野的重要教學手段。在圍繞語文素材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全新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了新的學習任務,即學生不僅要關注文本中的文字表達,更要強調學生對于語文知識、語文情感和文化意識的綜合解讀。在這種情況下,后續(xù)的整體教學質量才能得到保障。但是,就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看,很少有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任務。學生被動閱讀文本,當教師向學生布置閱讀任務時,閱讀活動的主要關注點放在解決問題上,導致學生無法獲得文化、情感上的學習經驗。由于受到語文素材的限制,學生的閱讀多以單一文本為核心,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很難得到發(fā)展。對于學生來說,閱讀等同于完成一個任務的過程。如何引導學生真正形成閱讀的興趣,成為了教師需要解決的重要任務。
2. 單元閱讀,閱讀素材可用性較低
單元閱讀的問題在小學語文閱讀活動中極為常見。受到資源與素材的綜合限制,教師只能圍繞教學文本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無法在豐富的資源中獲得語文學習經驗。部分教師認為,語文閱讀的主要任務在于“專精”,強調學生對某一文本的解讀,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加深了學生對于語文素材的理解,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無法從多元化文本中獲取語文知識,對于語文教學中涉及的靈感、情感,學生也無法形成獨到的見解。教學的單元化,導致學生無法形成多元化的語文思維,閱讀活動的有效性也會大打折扣。
二、“1 + N”鏈接式閱讀的實踐研究
1. 激發(fā)興趣,自主閱讀
綜觀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活動,大多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在這種情況下,閱讀活動中大多帶有強制性任務,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與閱讀技巧的過程中,加之教師不斷地提出閱讀任務,整體的閱讀積極性得不到保障。當面對閱讀時,學生首先想到的是完成閱讀任務,而不是積累閱讀經驗。在這種片面的教學模式下,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利用“1 + N”鏈接式閱讀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幫助學生感受閱讀趣味性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tǒng)稱“教材”)三年級上冊《搭船的鳥》這篇課文時,借助“1 + N”鏈接式閱讀,整合課內資源、課外資源,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引入《藏羚羊的跪拜》《斑羚飛渡》等故事,幫助學生建立情感價值觀。人類群體扮演著“傷害生靈”的角色,動物也具有人類的情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種族的延續(xù)。這樣的對比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文本素材的理解,從而在情感上接納閱讀活動。學生形成情感,意識到人類破壞自然的現(xiàn)實。但是,在《搭船的鳥》這篇課文的有關教學中,學生又能看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此時,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對于自然,人類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1 + N”鏈接式閱讀下,學生將文本整合起來,解讀文本中的內在情感,這樣學生的語文思維和學習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 搜集文本,提升技能
閱讀活動能夠對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感性思維和文化意識等進行綜合性訓練。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可以視為對后續(xù)教學的綜合鋪墊。借助“1 + N”鏈接式閱讀導入多個閱讀素材,在幫助學生整理語文知識的同時,能夠訓練學生的相關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可以嘗試利用“1 + N”鏈接式閱讀搜集文本,既能拓展課堂教學范圍,又能豐富教學情感,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下冊《黃繼光》這篇課文時,教師嘗試調整文本,配合“1 + N”鏈接式閱讀導入更為豐富的語文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在課外搜集特級英雄楊根思的故事和《一個蘋果》的故事開展教學活動,選擇片段或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情感。在閱讀特級英雄楊根思故事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義的偉大精神;而在閱讀《一個蘋果》的故事時,感受到的是革命先輩的浴血奮戰(zhàn)。在“1 + N”鏈接式閱讀的指導下,學生能夠獲取多元情感,同時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情感解讀能力得到逐步提升,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寫作、討論等任務,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同的是,“1 + N”鏈接式閱讀將多元文本帶入到教學活動中,教學素材更為豐富,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更為明顯。
3. 主動討論,升華情感
相較于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1 + N”鏈接式閱讀提出了一種更為成熟的閱讀教學指導機制,在幫助學生掌握閱讀任務與學習要求的同時,其對學生的語文技能、語文思維進行開發(fā)和訓練,進而促使學生產生不同的表達欲望。教師可以借助“1 + N”鏈接式閱讀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在鼓勵學生表達的同時,將更為豐富的素材帶入到課堂教學中,為后續(xù)的閱讀創(chuàng)造新的環(huán)境。
小學生的思維意識十分活躍,面對多元化的閱讀文本,學生會產生不同的閱讀欲望。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嘗試通過“1 + N”鏈接式閱讀為學生創(chuàng)造討論的機會,鼓勵學生表達。
例如,教材五年級上冊《獵人海力布》這篇課文從童話故事入手,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舍己為人的偉大獵人形象。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思路,鼓勵學生結合“1 + N”鏈接式閱讀搜集素材,回應教學文本:除了《獵人海力布》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舍己為人的神話故事?學生在童話、民間傳說中搜集資源,并在課堂上分享。民間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尋太陽》等素材引入到課堂中,教學的主要方向依舊由“1”來決定,但是在學生應用“N”的情況下,教學活動的主導權則可以由學生來掌握。在多元素材中,學生理解了“舍己為人”的真正含義,將文化層面的教育轉化為情感上的教育,解讀情感素材在教學中的真正意義。這樣的教學是一個討論、積累的過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得到快速提升。
“1 + N”鏈接式閱讀的出現(xiàn),讓更多的文本素材能夠進入到教學活動中。但是,在借助“1 + N”鏈接式閱讀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依舊要正確評價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強,面對單一的文本尚且缺乏興趣,如果不能恰當引導,閱讀教學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教師要借助“1 + N”鏈接式閱讀做好學生興趣、情感的培養(yǎng)工作,進而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戴曉燕. “1 + N”鏈接式閱讀的實踐與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9(4).
[2]姚國娟.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1 + N”式閱讀探究[J]. 小學語文,2017(1 / 2).
[3]朱娟. 小學語文1 + X群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0(29).
[4]于澤元,王雁玲,陳際航. 基于統(tǒng)編語文教材的“1 + X”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 新課程評論,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