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華
全國乙卷例文
賦青年以歌 譜理想華章
□一考生
托爾斯泰曾言:“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可見,理想于人,如同燈塔,如同路標,必不可少。而如今的我們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祖國強盛,盡展風采。青年人則更需理想的指引,無畏奔赴。
青年之歌,理想之章,潛心篤志,志堅定。青年人,有理想才能有方向,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因此我們對待自己的理想,應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只為連接海峽兩岸,他是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林鳴;續(xù)易安燈火,繼靜安絕學,一生發(fā)掘詩歌的秘密,她是“詩詞的女兒”葉嘉瑩;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專注于太空中的夢想,他是北斗總設計師謝軍。人人心中,都有理想的燈盞,哪怕歷盡千帆,黃沙吹盡,它也應經風不熄,閃耀如初,這是堅定的力量。當代青年,潛心篤志,方能譜就理想華章。
青年之歌,理想之章,朝夕不倦,肯奮斗?!安拍艿幕鸹ǎ3T趭^斗的磨石上迸發(fā)?!遍_鑿山路,播種幼苗,毛相林以奮斗的雙手,走出大山;最美韶華,奔走田間,黃文秀以奮斗的意志,支援家鄉(xiāng);穿山跨海,經天緯地,國測一大隊以奮斗的姿態(tài),丈量大地。理想若只是掛于嘴角,念于心上,卻不付諸行動,就只是毫無意義的空想。我們要把理想抱負與腳踏實地熔鑄在一起,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方能有所成就。
青年之歌,理想之章,鴻鵠之志,報國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鼻嗄耆说睦硐?,應有這樣的意志:如同庚子年除夕之夜,逆行前線,救國危難;如同三米洪浪之下,心手相連,以身筑防;如同躬耕于田埂之間,盼禾下乘涼,人民遠離饑餓。新時代青年,受恩于國,自當涌泉相報。前人引路,亦應追隨前行,盡管前方路途遙遠,荊棘遍地,但是我們心中有理想,有國家,肯奮斗,肯奉獻,我們在為民族奮斗中堅定夢想,在為祖國做貢獻中提升自我,青年人的理想,理應同民族、同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不斷拼搏,代代相傳,譜就自身理想華章。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蔽覀兪切聲r代青年,有理想,志堅定,肯奮斗,報國家,我們不斷前行,奮力奔跑,因為心中堅信,山??傻?,未來可期!
素材提取
1.林鳴,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在建造港珠澳大橋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實現了中國建設從“跟跑”到“領跑”的蛻變。他說:“人生只有一種態(tài)度,那就是不斷奔跑,把每件事做好。”10年來,幾乎每到關鍵時刻,林鳴都會像“釘子”一樣“釘”在工地上,最終取得成功。
2.葉嘉瑩,20世紀50年代,先后在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臺灣輔仁大學等校兼職教授詩詞曲。幾經輾轉,1979年,她回到祖國,成為當時南開大學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學教師。幾十年來,她培養(yǎng)了大批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她不僅精于傳統(tǒng)詩詞學,而且融中西文化學識于一爐,相對于前輩學者,她是更切近我們時代的一位大師。過去幾年,葉嘉瑩陸續(xù)將自己的全部財產3500多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
3.謝軍,2020年6月,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最后一顆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這代表著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星座部署全面完成。2004年,他擔任北斗二號導航衛(wèi)星總設計師。在北斗三號衛(wèi)星研制過程中,謝軍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了衛(wèi)星批量化生產,僅用1年零14天的時間,將19顆導航衛(wèi)星送入太空,創(chuàng)造了航天發(fā)射史的新紀錄。
4.毛相林,43年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干實干,帶領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七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自2005年以來,他培育“三色”經濟,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推進移風易俗,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讓鄉(xiāng)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后的面貌,過上了富裕文明的生活。
5.黃文秀,2018年3月26日,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7日凌晨,從百色返回樂業(yè)途中遭遇山洪,她因公殉職,年僅30歲。黃文秀是2016屆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生,面對精彩的世界,這個從山村走出來的女孩兒作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支援建設。從進村開始,黃文秀就努力融入當地生活,挨家挨戶走訪,學會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時間,她幫村里引進了砂糖橘種植技術,教村民做電商,協(xié)調給每個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這期間,百坭村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村集體經濟項目收入翻倍。
6.國測一大隊,自1954年建隊以來,堅持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徒步行程六千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一千五百多圈。他們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國測一大隊的歷史,就是一部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英雄史。建隊以來,有46名職工犧牲,還有許多人姓名難以尋找,連一塊墓碑也沒來得及立。他們的生命傳奇唯有大地作證。
備考運用指南
素材組團法,就是將多個素材進行合理、巧妙的組合、搭配,成為有機的整體。古人說,“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其意是說一個優(yōu)秀作者在行文時,要有驅遣天地萬物的氣魄。這句話啟發(fā)我們,在作文時要善于運用多種材料,通過不同材料的搭配、組合,可以形成表現主題的“合力”,既可以是同類列舉,鋪排陳述,也可以是正反對比,強調差異,如此,通過素材組團的方法剖析事理,闡發(fā)觀點,文章顯得豐富充實,厚重大氣。
如上文采用的就是“素材組團法”,作者以林鳴、葉嘉瑩和謝軍的三個事例,闡明當代中國青年應該像他們那樣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同時,以毛相林、黃文秀、國測一大隊等事例,闡明奮斗的價值和意義。作者在分析論點時旁征博引,信手拈來,縱橫捭闔,充實了文章的內容。人物事例的羅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廣博的論據,大大拓展了寫作內容,突出了寫作中心。
作者采用的是同類疊加、多人組合的方法,即將同類的素材有機地羅列在一起,同類互補,形成集團效應,共同指向并服務于中心,句式盡可能一致,力求營造鋪陳之美。當然,這里的 “同類疊加”,它不是指一般的連續(xù)使用甚至堆砌同類素材的做法,而是指將同類材料進行精要的表述,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表現同一主題。這樣就更能增強文章的力度,使文章呈排山倒海之勢,同時又能擴展文章的內容,使文章顯豐富多彩之態(tài)。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