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青年毛澤東在論及“體育之效”時談到,變化時時在發(fā)生,強者可以變?nèi)酰跽呖梢宰儚?。變強或變?nèi)酰栽谌藶椤?/p>
身為強者,若不居安思危,沾沾自喜而濫用強權(quán),則至強可以變?yōu)橹寥酢?/p>
縱觀歷史,我們發(fā)現(xiàn):秦統(tǒng)治者貪圖享樂,二世而亡;唐玄宗揮霍唐朝基業(yè)而有“安史之亂”;清朝以天國自居,沾沾自喜,終至外敵入侵。這些“強國”的統(tǒng)治者們以“至強者”的身份自居,濫用強權(quán)而不知維護強權(quán)。即使華夏曾擁有立于世界之巔的力量與文化,也掩蓋不了這至強轉(zhuǎn)為至弱者的屈辱史。由此,我們須明白:身為強者,若不勤自鍛煉以續(xù)強大,或可淪為至弱,甚至于遭他人踐踏。
身為弱者,若是勤自鍛煉,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則至弱可以變?yōu)橹翉姟?/p>
當身為弱者時,有人可能會失望而自暴自棄。殊不知若是勤自鍛煉,至弱也可變?yōu)橹翉姟U埧矗涸谥腥A民族至弱之際,一群不甘為弱者的年輕人乘一艘小小紅船而來,他們一路劈波斬浪,爬雪山過草地,憑借小米加步槍將強敵驅(qū)逐,將星星之火變?yōu)榱窃畡?。如今小小紅船已成長為巍巍巨輪,載著十四億中華兒女走向至強路。身為弱者,自暴自棄僅能淪為至弱,唯勤自鍛煉方有轉(zhuǎn)為至強之機。
強弱有變,變?nèi)踝儚?,非由天定,而在人為。今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正一步一步變?yōu)楝F(xiàn)實,昭示著我們應不斷砥礪前行,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币话倌暌郧?,青年毛澤東指出強弱并非一成不變;一百年以后,吾輩青年應以“一拳天與壓潮頭”之勢,勤自鍛煉,則弱者變強,定可為也。
評點:劉小忠
文章緊扣“強弱之變”的歸因立意,直擊材料核心,立意高遠而發(fā)人深思。 “強弱有變,皆在人為”用兩個四字短語,簡潔而又準確地詮釋了“強弱”與“人為”之間的邏輯關(guān)聯(lián),與文末“弱者變強,定可為也” 的結(jié)論遙相呼應,互為表里。文章先引材料提出觀點,然后一分為三,從“強者”“弱者”“人為”三個角度逐層展開論證,結(jié)構(gòu)清晰明了,過渡銜接自然,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結(jié)論。整個論證過程邏輯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論證語言簡潔雅致,富有思辨性和穿透力。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