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密
【摘要】 “水”部是《說文解字》中收字最多的部,通過梳理發(fā)現(xiàn),這些字體現(xiàn)出水的性質干凈純潔、水的力量宏偉強大、水的狀貌靈活多變的三大特點,選取其中部分“水”部字進行具體分析,探究《說文解字》水部字中所蘊含的淡泊名利、公正不阿、堅韌不拔、敢于拼搏、從容不迫、寬廣包容的傳統(tǒng)修身之道,時至今日依然能夠給世人以啟迪。
【關鍵詞】 “水”部字;公正;堅韌;從容
【中圖分類號】H12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5-0061-02
《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地分析漢字字形與字源的字書,它按部首選編同類之字的體例,顯示了漢字衍變的規(guī)律和背后的思想文化。作為540部首中的一個大部,“水”部共計收錄468字,其中重文22字,新附23字,累計491字。許慎釋“水”曰:“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并流, 中有微陽之氣也,凡水之屬皆從水。”[1]縱覽《說文解字》“水”部所錄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有關于河流、江海、流域的名稱,例如“江”“浙”“沅”;二是有關水的狀態(tài)、樣貌的字,例如“涓”“汀”“汽”;三是由“水”引申而出與“水”相關的字,例如“泳”“汗”“浴”。通過對“水”部字特點的分析,可以窺探其中滲透的中國傳統(tǒng)修身之道。
一、水的性質干凈純潔——淡泊名利、公正不阿的氣節(jié)
水作為一種液體的存在,它具有無色、無味的物理屬性。在感官和視覺上給人以干凈之感,因此在文學涵養(yǎng)上也就很自然的給予了它圣潔的意義。在《說文解字》中就有不少字說明了水的這一特性?!皾挕?,“深清也,謂深而清也?!薄盀g”,“清流貌,從水劉聲?!薄皾x”,“清深也,從水翏聲?!薄皼仭保扒逡?,從水此聲?!薄颁!?,“水清也,《易》清?!薄笆纭保扒逭恳?,從水叔聲?!薄皾保扒逡??!薄扒濉保皷J,澂水之皃?!薄皽洝?,“水清見底也,從水是聲。”“漥”,“清水也,從水窐聲?!睆囊陨献挚梢钥闯鏊o予人最直觀的感受是顏色純,性質清,所以人們在賦予它圣潔的文學象征特性的同時也就認為水可以洗滌一切的骯臟、渾濁。
在《說文解字》當中“水”部字的歸類之中,大約有著10幾個水部字的釋義與“清”相關,可見水“清潔”的特質是古人一直所追求和重視的。顧況在《贈別崔十三長官》中曾說道“我來宣城郡,飲水仰清潔?!贝送?,著名的《滄浪歌》中也曾寫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睖胬酥小扒濉钡奶匦裕谩八濉眮肀扔髑辶?,皆是表達了古人追求高潔偉岸的品質,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古往今來頗多名人賢士,以追求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而廣受稱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不懼奸佞,也不為權勢低頭,敢于為政治理想獻身;五柳先生陶淵明安貧樂道,不為五斗米折腰;詩仙李白,不事權貴,笑罵孔夫子。
從這些都不難看出,在古人心中水之“干凈”“圣潔”的特征所蘊含的是一種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氣節(jié),也是一種至高人格魅力的象征。同時,除了“清”的特性以外,“水”還是公正不阿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之中稱“水”為“凖也”。這里的“凖”可以把它釋為公正之意,古人追求中庸之道,做人做事需做到不偏不倚,公正不阿,方能服人。
二、水的力量宏偉強大——堅韌不拔、敢于拼搏的毅力
水是生命的源泉,尤其是在古代,在農業(yè)灌溉以及生產生活各方面都不發(fā)達的情況下,傍水而居是人類生存的最佳選擇。在《說文解字》當中可以看到,存在很大一部分“水”部的字都是表示水流,河湖的名稱。例如“渭”“湟”“洛”“汝”“汾”等。古人的生產生活離不開江河湖泊,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所以水的力量是強大的。此外,表示力量強大的最直接莫過于“溥”,其在《說文解字》之中最直接的解釋就是“大也”。再者,可以看到“滔”,“水漫漫大皃,《堯寶》:浩浩滔天?!薄皽M”,“急疾之流也,從水或聲,于逼切。”“沆”,“莽沆,大水也,《西京賦》:莽沆洋溢?!眲t分別表現(xiàn)了水量之沛,水速之快以及水勢之洶。事物的發(fā)展都有正反兩面,水因為它力量宏偉強大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時不時發(fā)生的洪澇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在《說文解字》中便有“洪”,“洚水也,《釋詁》曰:洪,大也。”本義有“大”之義,引申指“大水”。由以上都可以得知水的力量是宏偉強大的。
戰(zhàn)國《荀子·王制篇》中曾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的語論?!熬?,舟也,“人”,水也,水既能載船也能覆船。其中以水喻人,來表示人民力量的強大,可見水力量大的這一特性也不言而喻?!墩f文解字》中,“汩”,“治水也,《天問》: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王云:汩,治也,鴻,大水也,引申之,凡治皆謂汩?!比松幪幊錆M磨難,布滿荊棘,需有“汩”“治”一樣的品質,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敢于拼搏的底氣,不畏艱難,敢于去征服磨難,戰(zhàn)勝挫折。又如“泝”字,則有逆流而上之意。人生漫長,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勇作“遡者”。再看“洚”字有水不遵道而行的意思。《告子》篇中注析:“水逆行謂之洚水。水不遵道,正謂逆行?!边@些字皆說明人唯有在歷經磨難之時,有著逆水行舟一般的毅力方可成就大事。李時珍身如逆流船,心如鐵石堅,著《本草綱目》;司馬遷忍身心屈辱,書歷史長河,作《史記》。中國古代無數先賢前輩們,在歷經世事艱苦之時,選擇的修身,修心,以自身的堅強毅力作為前行的動力支撐。水力量的宏偉強大,《說文解字》之中水部字所詮釋出的這種堅忍不拔,敢于拼搏的人格精神,滋潤涵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三、水的狀貌靈活多變——從容不迫,寬廣包容的度量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應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2]《新孫子兵法》中將用兵比喻做行水,需靈活多變,因地制宜。水的狀貌是靈活多變的,在《說文解字》中也可得到不少參考。在水體的流量上可大可小,如“滂”,“沛也,《小雅》曰:俾滂沱矣?!薄颁浮?,“小流也。”在水體的深淺上亦是可深可淺,如“漼”,“深也?!薄皽\”,“不深也?!痹谒w的流淌速度上可急可緩,如“湍”,“疾瀨也,疾瀨,瀨之急者也。”“汀”,“平也,謂之水平也?!彼曇彩谴笮〔灰?,“濞”,“水暴至聲。”“灂”,“水之小聲也?!贝送庠谒w的色澤上也是有清有濁,如“漥”,“清水也?!薄颁辍?,“積水池也,《左傅》:潢污行潦之水。”從“漦”,“順下之流也?!庇伞颁觥?,“回泉也,從水旋省聲”;“泝”,“逆流而上曰?洄”可以知道水在流向上也非固定的。不僅如此,“涸”,“渴也,《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薄皾M”,“盈溢也。”從“涸”“滿”二字也可以知道水體的滿溢和枯竭也是因時而變的。水因它的靈活多變而帶有了一層神秘色彩,人們依賴水,崇尚水,更是離不開水。
在中國傳統(tǒng)價值體系之中,崇尚中庸之道。程頤認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3],可以理解為遇事寵辱不驚,從容不迫。 就以《說文解字》中的“水”部字來說,“沙”,“水散石也?!彼黾毷?,水中散石作沙。“漠”,“北方流沙也。”“淊”,“從水臽聲,泥水淊淊也。”水不論是遇“泥”抑或是遇“散石”,都能夠立即做出反應,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形成新的物質,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世間之事、之物變幻莫測,人在對于宇宙來說只是滄海一粟,不可能做到事事都在自己的預測或者是期望之中。需時刻保持沉穩(wěn)的心態(tài),做到從容不迫,時刻做好應對變數的準備,睿智地應對這不斷變化著的世界。
此外,《道德經》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4]其中水的精神是至善、利萬物、不爭。水中蘊含著的中庸之道,教人處世要與人為善,不可好勝心過強,低調做人,平衡心態(tài),秉持和諧、寬厚之心。又如“?!?,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天池也,?納百川者?!焙<{百川,有容乃大。為人應常懷一顆包容之心,具有大海的胸懷,不計較細枝末節(jié)。這就是水的特性給予世人的處世之道,從容不迫、寬廣包容的胸襟著實令人仰羨敬佩,也足以令世人一生受用。
《說文解字》中收錄的“水”部字多達400多個,本文僅選取其中30幾個予以剖析,探析出“水”部中所體現(xiàn)出的水的性質干凈純潔、力量宏偉強大、水的狀貌靈活多變三大特點。從《說文解字》之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水部字中蘊含著深厚的“水”文化。先哲就是在這種獨特的文化特質的熏陶濡染之下,形成自己的文化精神。這是一種淡泊名利、公正不阿的人品氣節(jié);堅韌不拔、敢于拼搏的人格毅力;從容不迫,寬廣包容的胸襟度量。這種文化精神在經歷時間的洗禮和沖刷后依舊給予現(xiàn)代人智慧,其精神力量在21世紀的今天依舊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82-83.
[2]徐文助.新編孫子兵法[M].北京:華泰文化,2000:153.
[3]朱熹.四書集注[M].長沙:岳麓書社,1995:130.
[4]老子.道德經[M].北京:中華書局,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