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中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是為社會提供綜合素質與技能水平較高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其課程設置與教學開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推動中職教育的發(fā)展。英語類學科作為一類重點學科,其重要作用不需多余的贅述,但在實際的教學開展中,研究其課程設置與教學,構建較為完善科學的文化類選修課體系,對于中職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職英語;文化類選修課;課程設置;教學研究
一、文化類選修課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以及課程設置
文化,是一個多層次復合的整體,其包含的內(nèi)容相當豐富,因此在文化類選修課的設置和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中職英語的教學目標,從語言詞匯文化、交際文化、民族價值觀等方面著手,相對系統(tǒng)性的安排教育教學的工作。
1.詞匯文化
詞匯是反映某種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詞匯,教師應該引起重視。例如在漢語中,“宣傳”是一個良性用詞,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是在英語中,“propaganda”具有明顯的貶義性。再如“藍色”一詞,在英語中具有多種意思,諸如“in a blue mood”中的心情憂郁、“blue blooded”中的出身高貴等意義,這與漢語中的含義有顯著的不同。
2.交際文化
語言應用于生活中,就會產(chǎn)生極其豐富的文化現(xiàn)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文化間的溝通交流,對于問候、告別、應答、贊美等諸多方面的不同之處,要有意識地去理解、學習。此外對于交際文化而言,其內(nèi)容不僅是語言上的信息傳遞,同時也包括豐富的非言語行為。例如交流時的面部信息、肢體信息、音量語調(diào)等方面,都會傳遞出豐富的信息。因此,在文化類選修課的設置和教學中,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價值觀念
價值觀的不同,難免會出現(xiàn)本土文化與輸入文化的沖突,這就要求在文化類選修課的設置與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價值觀問題。例如對于西方人而言,年齡、家庭等個人信息通常是不愿被人詢問的,與父母一起居住的成年孩子,則需要支付相關的生活費用;這是由于西方的價值觀重視“self-made”、“self-independence”等等,也就是奮斗、獨立、自由、冒險等精神是西方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這與我國社會價值觀有很大的不同,要引起重視。
4.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包含該國家的地理、歷史、經(jīng)濟、政治等諸多方面的信息,對于文化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文化類選修課的設置和教學中,要強化文化背景的教育教學工作。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以大綱為基礎,開設一些英美文學賞析、中西文化對比等方面的選修課程,從而使學生對于西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從而為學生良好的學習提供環(huán)境。
二、文化類選修課體系的要點分析
文化類選修課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相對系統(tǒng)的工作,且復雜度較高,因此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保證科學性與系統(tǒng)性。通常文化類選修課體系的構建,從四方面要點著手,包括可選性、層次性、全面性以及開放性。
(1)可選性。就是在確保教學任務與目的的基礎下,考慮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愛好興趣,拓寬課程的覆蓋面,增強課程的可選性,例如《聽歌學英語》、《實用英語寫作》、《英文詩歌賞析與朗誦》等選修課程。(2)層次性。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有區(qū)分、有層次的安排課程,調(diào)整難易程度,使得學生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3)全面性。注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在可選性與層次性的基礎上,要合理安排總體的課程體系,幫助學生建立科學、高效的文化類選修課知識體系,從而完善各方面能力。(4)開放性。就是在課堂知識學習的同時,注重實踐與社會需求,通過設置相關的課程,來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社會適應力,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流以及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文化類選修課的教學研究
1.教學模式的改變,重視任務型教學法
教育的發(fā)展,也使得教學模式不斷發(fā)生變化,在文化類選修課的教學中,要重視任務型教學法的開展與應用。所謂任務型教學法,也就是強化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某項任務的完成過程來進行學習,從而達到目的。但在該模式下的學習,要注意把握合適的尺度,以免喧賓奪主,適得其反。
例如在《講故事練口語》的課程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有關的資料引入課堂主題,然后結合實際設定任務情景,讓學生以自身能力為基礎制定解決方案,而后通過恰當?shù)男问酵瓿扇蝿?,加深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再如《聽歌學英語》課程的學習中,就可以通過多種任務形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2.強化教學內(nèi)容,充分利用網(wǎng)絡技術與資源
在文化類選修課的教學中,要強化教學內(nèi)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育,從而保證教學效果。再者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技術以及其強大的資源,豐富教學內(nèi)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增強課程的趣味性與內(nèi)容性,使學生獲得更多地真實感,從而更好的進行課程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QQ、微信等網(wǎng)絡社交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增強師生關系。再者在實力較好的院校,可以開設微課、慕課等與文化類選修課相關的網(wǎng)上課程,學生可以通過特定的平臺,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這有效的拓寬了教學手段,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資源得到有力的保證。
3.多元評價體系的建立健全
評價體系的作用與意義,體現(xiàn)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并且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人格素養(yǎng)等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文化類選修課的設置與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的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從而促進多元評價體系的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提高文化類選修課的設置與教學質量。
結語:
對于中職英語的教育教學而言,文化類選修課的設置與教學質量,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強文化類選修課體系的構建,強化教學內(nèi)容與課程安排,切實可行的提高文化類選修課的教學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炳軍.大學英語語言文化類選修課設置和教學[J].中外企業(yè)家,2019(33):136.
[2]韋嵚.高職英語語言文化類選修課程問卷調(diào)查研究報告[J].教育教學論壇,2019(21):85-88.
[3]葛向宇,王華民.大學英語語言文化類選修課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7):155-157.
作者簡介:雷羽心(1999.10-),女,貴州惠水人,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師范)專業(y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