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琴
摘要:在實際生活中會產生各個學科的知識,這些知識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語文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其目的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所以教師需要將語文教育與生活相互結合,給學生營造一個比較熟悉的場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獨立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水平?;诖耍疚木鸵陨罨虒W為重點,結合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探索小學語文進行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希望可以減少語文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的教學不僅是開展識字與讀寫,更是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和口語表達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日常教學的時候,應該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充分挖掘語文實踐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記錄生活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全面素質發(fā)展有重要影響。
一、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意義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會根據教材內容機械地對小學生講授基礎知識,對于教材中的細節(jié)描寫主要停留在思維想象方面。而通過實施生活化教育,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對最直觀的事物進行觀察,可以加深學生理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能力和潛力上存在明顯差異,如果在教學中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或者通過口頭等方式闡述觀點和見解,這種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無法滿足所有學生學習需求,部分學生無法做出和自身水平相同的回答。而生活化教學,則是在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下,從學生自身角度入手,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和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建不同的教學情境,給學生安排各種教學任務,挖掘學生學習潛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1.開闊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視野
根據筆者的觀察,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原因之一,就是所學的知識與學生的認知不符,導致學生不僅難以接受和消化知識,還可能讓他們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這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有阻礙作用。而造成這一教學現(xiàn)狀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足,導致自身的認知范圍相對狹窄,影響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針對這一現(xiàn)象,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的時候,應該適當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通過組織學生調查訪問和查閱,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能力,這對于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七律·長征》這首詩的時候,由于學生缺乏對于這段歷史的了解,使得學生不能充分理解和感受詩歌的內容與情感,這時教師如果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可能會影響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小學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理解,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給學生普及長征的歷史背景和艱辛歷程,在擴展學生視野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詩歌學習的積極性,這對于語文教學的高效開展有重要的意義。
2.營造生活化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生活化教育,教師需要結合教學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化教學情景。開展生活化教學主要是將教材理論的知識與實際豐富多樣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充分激起學生共鳴和主動探究興趣的基礎上,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文綜合知識的能力和水平。設計生活化教學情景時,教師不但要思考生活化模式與語文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同時還要確保生活化情景能對學生學習的興趣起到調動作用,以保證生活化情景教學的有效性。例如,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有能力的教師需要定期在班級中組織班訓評選活動,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對班級的了解,創(chuàng)作一條班訓,并對這條班訓內容進行講解。在評選中,每位學生都可以作為評選人,最終由教師及同學一同評選最符合班級實際需求的班訓,并將其制作成條幅掛在教室里。這種方式可以約束學生的學習行為,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生活化應用的認知,保證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目標順利完成。
3.積極開展生活實踐,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在實施語文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與學生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深入了解學生性格特征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挖掘生活化的教學資源,促使學生能夠成功融入教學情境,親身實踐與感悟教學的內容。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以“最喜歡的游戲”為題的寫作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回憶,并與同學討論和分享自己喜歡什么游戲、喜歡的原因、游戲的體驗等,最后在教師進行一定總結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到寫作的練習中。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增加了師生和生生間的互動與交流,還培養(yǎng)了學生回憶和回味生活的意識,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至關重要。
另外,為了充分發(fā)揮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課外或課內的實踐活動,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和拓寬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認知,還能增加學生的生活閱歷,使得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快速體會或者是找到情感的共鳴,這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有重要影響。其次,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能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實際運用語文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強化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際溝通和交往能力,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全面素質發(fā)展有重要影響。
三、結語
總而言之,加強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探究,不但能夠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也能為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設計者和引導者,為了保證生活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從學生學習興趣角度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建多元化教學氛圍,保證生活化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需求相統(tǒng)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切實提高自身生活化教學的水平,讓學生在學習中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將所學的知識靈活使用到生活中,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周婭赟.淺析對于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小作家選刊,2017(20):49.
[2]李夢奇.立足于生活的土壤,培育出語文的種子——小學語文生活化習作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9(19):84.
[3]楊安明.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農家參謀,2019(1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