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榮
摘 要 整本書閱讀是新課標及新教材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就成了教師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整本書閱讀能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建構閱讀正本的經驗和方法,提升鑒賞研究的能力和思維,理解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促進生命感悟和精神成長。本文以《紅樓夢》閱讀為例,立足于一是從小說的回目設置學習任務,指導學生閱讀;二是從閱讀方法,如精讀與細讀、批注閱讀、質疑閱讀等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
關鍵詞 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方法指導;《紅樓夢》
在語文課程中,《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的重點在以下六個方面:大致了解小說結構;抓住情節(jié)主線;關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品味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刻畫;了解社會關系與生活習俗;鑒賞語言。相應地,語文教材設計的“學習任務”也可以分解為三個部分八項任務。教材從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可設計一下五個目標:1.拓展閱讀視野;2.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和方法;3.提升鑒賞研究的能力和思維;4.理解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5.促進生命感悟和精神成長。筆者嘗試從小說回目的角度進行了以下的設計安排。
一、閱讀任務
(一)閱讀前五回,完成下面兩項任務。
任務1:說說前五回在全書構思中的作用和寓意。
《紅樓夢》前五回出現統領全書的三個神話故事和三個現實故事,即“石頭補天”“絳珠還淚”“太虛幻境”和甄士隱故事、黛玉進京、“判斷葫蘆案”,通過甄士隱、冷子興、賈雨村這三個人物,把鏡頭逐步推進賈府,把主要人物送進賈府。閱讀前五回,說說三個神話故事的象征意義,三個人物、三個現實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好了歌》、“護官符”和《紅樓夢十二支曲》的寓意,猜測其中隱伏的作者對人物命運的設定。
任務2:繪制小說主要人物的關系圖表。
《紅樓夢》人物眾多,性格各異,關系復雜,人物稱謂十分講究,人物的取姓命名往往充滿了隱喻和暗示。在第二回里,作者借冷子興之口,大致介紹了寧榮二府主要成員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到了第四回,作者更是一并托出四大家族盤根錯節(jié)的關聯。同學們以此為線索,繪制《紅樓夢》寧榮二府主要人物的關系圖表,在班級展示并做評比。
(二)閱讀第六回至第八十回,完成下面四項任務。
任務1:讀出寶黛釵愛情描寫的動人之處與精神內涵。
《紅樓夢》中,寶黛釵三人間的心靈碰撞十分動人。如第三十二回,作者只用了寥寥數筆,賈寶玉的純真熱烈、如癡如呆,林黛玉的聰慧有識、多情敏感,薛寶釵的藏愚守拙、心思縝密等,都展現得淋漓盡致。梳理其他回目中寶黛釵的愛情糾葛,試從作者運用語言刻畫人物的角度,說說自己讀出的動人之處與精神內涵,在班級內交流分享。
任務2:體會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魯迅評《紅樓夢》說:“敢于如實描寫,并無違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比鐚氣O和襲人,既寫她們滿腦舊觀念,又寫她們身上有許多可愛之處;而稱得上是一個“奸險”人物的王熙鳳,身上也有聰明、能干、詼諧等優(yōu)點;就是對寶玉、黛玉這樣傾注了作者理想的人
物,也沒有落入“敘好人完全是好”的窠臼。細讀《紅樓夢》中描寫某個任務的相關段落,體會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任務3:品味日常生活描寫表現的豐富內涵。
閱讀欣賞《紅樓夢》,應仔細品味作品從日常生活描寫中表現出來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僅從《紅樓夢》涉及的生活內容來看,詩詞曲賦、音樂繪畫、書法尺牘、燈謎聯額、曲藝雜技、酒令笑話、禽畜花木、園林建造、服飾擺設、醫(yī)藥養(yǎng)生、針箅烹飪、飲食起居等,可謂應有盡有,都有極其生動細致的描繪。細讀《紅樓夢》描寫日常生活的片段,選擇其中一項內容,說說你所品味的文化內涵。
任務4:欣賞小說人物創(chuàng)作的詩詞。
《紅樓夢》中有很多水平很高、反映人物個性特征的詩詞曲賦。如林黛玉的一曲感嘆身世遭際、哀傷凄惻的《葬花吟》,就令無數讀者黯然淚下。整部《紅樓夢》中林黛玉寫下的詩詞有二十多首??梢允占?、整理林黛玉寫的詩詞,體會詩詞中所表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比較黛玉、寶釵等人寫的“白海棠詩”,分析其詩作的風格差異,體會這些詩作所體現的人物性格命運。
(三)閱讀第八十一回至第一二零回,完成下面兩項任務。
任務1:設想主要人物的命運或結局。
任務2:體會《紅樓夢》的主題。
《紅樓夢》是“無材補天”的頑石在人間的“傳記”。這塊頑石幻化為寶玉,經歷了“木石前緣”和“金玉良緣”的愛情悲劇,目睹了“金陵十二釵”等女子的不幸人生,體驗了貴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巨變,從而對社會人生有了獨特的感悟。搜集關于《紅樓夢》主題的研究論述,深入思考《紅樓夢》的主題,寫一篇綜述。
二、閱讀方法指導
長篇小說進教材,這是很大的挑戰(zhàn),學生沒有耐心,對《紅樓夢》中細瑣的寫法感興趣的不會很多。如何倒逼著他們閱讀,并在老師的帶動下,真心喜歡上閱讀《紅樓夢》,這是方法指導中的核心和難點。
1.有計劃地開展閱讀
《紅樓夢》對于高中生來說趣味性不強,缺乏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難以選擇此類書進行整本書閱讀。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整本書閱讀更需要學生持之以恒。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制定切實可行且具體細化到每天的閱讀計劃。閱讀時間可充分利用午飯、晚飯后等休息時間,而不需要占用大量的主體時間段。語文課中可采用多元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幫助學生理解《紅樓夢》。
2.精讀與略讀相結合
精讀節(jié)奏緩慢,與大腦處理信息的節(jié)奏不匹配,雖易于理解所讀信息但不利于記憶。而略讀是利用人腦的圖像超強記憶能力攝入文字,能在短時間攝取大量文字信息,長期堅持,可鍛煉優(yōu)良超寬的視覺感知能力。基于《紅樓夢》容量大的特點,可采用略讀的方式進行快速閱讀??焖匍喿x前要求學生先閱讀有關專家點評、內容梗概,從而抓住重點再進行整本書閱讀。而后,可從詩詞的角度理解章回的主要內容。而精讀,是針對教材中的重要篇章部分,進行全面、深入、精細地理解,掌握篇章結構、情節(jié)含義,將宏觀的略讀與微觀的精讀有效結合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3.質疑閱讀
質疑狀態(tài)下的學生通過思考、查閱資料,學習興趣及效率更高,善于提出不同的見解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程度。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讓學生懂得如何提問,這也是使學生終身受益的能力。教師要糾正教育觀念,營造出讓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敢于提問的能力。在鼓勵學生質疑時,更要培養(yǎng)學生如何去提出質疑,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在該提出問題的地方提出問題”。在閱讀《紅樓夢》作品時,應引導學生帶著批判的眼光去閱讀,并將遇到的疑問拿到閱讀課中分小組進行討論,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紅樓夢》的理解更加深入。如在閱讀課文《林黛玉進賈府》時,學生若是順著課文思路閱讀會發(fā)現林黛玉的處境一直是寄人籬下的。但若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課文,有些學生可能會提出疑問,林黛玉的父親好歹是地方官,林黛玉為何會身無分文、落魄至此?
就推進學生閱讀上一周五回的閱讀任務,可安排周一兩節(jié)課聽學生匯報閱讀感受和成果展示,老師板書重點,然后就其中的關鍵點進行總結并談自己閱讀這五回的思考和認識,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作者通聯:山西呂梁市賀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