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教學是小學課程的一部分,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學生放在首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計科學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科學學習中認識多種多樣的事物,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科學;以生為本;教學方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6-0012-02
引? 言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需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教學理念與手段,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1]?;诖耍谛W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思想,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引,以生為本。這便要求教師深入研究小學生的階段特點、成長規(guī)律、興趣愛好等,并在進行科學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這些因素,提高小學科學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當前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阻礙了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的問題,二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
具體來說,對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的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一方面,一些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他們習慣性地運用自己熟悉的教學方式,沒有意識到自身教學方法的不足,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不能僅從自己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還應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2]。另一方面,一些教師在教學中提供的指導過多,未能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思考空間。小學正是學生思想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多多思考有助于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不能以講述科學知識為主,而應以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為主,讓他們對科學知識產(chǎn)生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使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
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也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一方面,學生對科學學科的認識存在問題[3]。很多學生表示,他們在沒有學習科學學科前,就已經(jīng)通過其他途徑得知科學學習難度較大。小學生對難度較大的內(nèi)容容易產(chǎn)生畏難心理,導致參與科學學習的積極性較低。另一方面,一些學生認為科學學科的趣味性較低。小學生喜歡有趣味的事物,在枯燥的課堂學習中,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較低。小學生處于較為情緒化的時期,學習態(tài)度對他們的學習效果有較大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態(tài)度,并運用多種有效的方式轉變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科學學習熱情。這樣一來,學生的科學學習效率會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生為本的小學科學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一)讓學生做課堂的發(fā)言者
科學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需要讓學生做課堂的發(fā)言者。教師可以在科學教學中多多與學生互動,引導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對學習內(nèi)容的看法[4]。通過語言表達,學生會深入理解科學知識,并增強課堂參與感,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的教學中,因為學生都見過月亮,并對月亮有或多或少的了解,所以筆者在教學剛開始的時候便引導他們進行發(fā)言。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不同形態(tài)的月亮圖片,并提出問題:“月亮的形狀為什么會不一樣?對于月亮,你們知道哪些內(nèi)容?”這兩個問題中,前一個問題會讓學生感到新奇,而后一個問題,讓學生有很多話可以說。這兩個問題提出后,很多學生十分積極,發(fā)言踴躍。有的學生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有的學生想到了我國的探月工程,等等。在熱烈的回答中,學生對月亮的探究興趣被激發(fā)出來,課堂氛圍十分活躍,這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讓學生做課堂的探究者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教師應讓學生做科學課堂的探究者。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定的探究任務,讓他們在任務的驅動下進行高效的探究學習[5]。要想讓學生在探究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師需要對探究任務及探究過程進行多角度的研究,讓學生對探究任務感興趣,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例如,在“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的教學中,筆者給學生設計了探究學習任務,并給他們設計了特定的身份——環(huán)保小使者。這樣的身份讓學生覺得很新鮮,他們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責任意識。作為環(huán)保小使者,學生開始主動思考如何實現(xiàn)廢物利用。筆者為學生預留了十分鐘進行探究思考,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這樣的探究中,學生的科學思維得到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探究,并在探究教學中融入一些趣味性設計,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究。
(三)讓學生做課堂的評價者
評價是小學科學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角,需要參與評價,做科學課堂上的評價者[6]。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教師需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應涉及多個方面,如學習節(jié)奏、學習方式等。教師還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性問題。對課堂學習中的細節(jié),學生比教師更清楚,所以學生評價可以對教師評價進行一定的補充。
例如,在“污水和污水處理”的教學評價中,筆者讓學生參與評價,并要求學生將對自己的評價寫在紙上。在評價結束后,筆者會對他們的評價進行檢查,并在檢查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評價。以往,教師多采取口頭評價的方式,因此,書面評價讓不少學生感到新鮮,在評價中表現(xiàn)得非常認真。筆者看了學生的評價后,針對他們在評價中提到的方面及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比如,有的學生在評價中提到了自己的課堂筆記寫得不好,對此,筆者的評價是“借鑒優(yōu)秀筆記,找到自己的風格”。又如,有的學生在評價中覺得自己的思維較為僵化,每次別人都能想到的方面自己卻想不到,對此,筆者的評價是“多聽聽別人的想法,學習不同的思考方式”。通過這樣的評價,學生會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也會明白如何改進,從而提高科學學習能力。
三、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回顧與反思
回顧與反思可以讓下一次的課堂教學更為高效。因此,在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進行一定的回顧與反思[7]。教師要有意識地尋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問題并不可怕,這說明教學還有進步的空間,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就可以獲得進步[8]。比如,在“探索宇宙”的教學回顧與反思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在教學中播放視頻的時間不能太長,時間長了不僅會讓學生依賴視頻,還會過度擠壓其他內(nèi)容的教學時間。有了這樣的認識,在下一次運用視頻時,筆者便更加謹慎。另外,科學課堂教學應是嚴謹?shù)?,但不能過于嚴肅。小學生喜歡熱鬧,如果課堂氛圍較為沉悶,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轉移。比如,在“一天的垃圾”的教學回顧與反思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他們會積極響應教師的安排,也會進行多角度的思考。所以,教師需要注重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
結? 語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教學對學生科學觀念的樹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接觸的事物,這是學生開闊眼界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需要明確科學教學的意義及優(yōu)勢,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學習的熱情,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科學學習,促進其科學素養(yǎng)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張海蔚.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發(fā)展導報,2017,11(28):25.
袁媛.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33):60,62.
張靜.讓科學課跳出探究傳統(tǒng)框架:小學科學探究教學形式研究[J].華夏教師,2017(20):42.
張立柱.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J].智力,2021(15):57-58.
趙帥宗.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J].智力,2021(15):139-140.
陳君,張文亮.小學科學高效教學探微[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小學生),2021(05):15-17.
顏麗平.小學科學開放式試題命制方法初探[J].教育藝術,2021(05):18-19.
姜偉杰.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科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J].教育藝術,2021(05):52.
作者簡介:唐紅武(1975.4-),男,浙江寧波人, 寧波市鄞州區(qū)潘火街道東南小學總務處副主任,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