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本能論角度解讀《莫菲》中主人公自我毀滅成因

      2021-09-27 03:22逵雅萍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1年9期
      關鍵詞:防御機制

      逵雅萍

      內(nèi)容摘要:精神分析在現(xiàn)代西方思想中作為一種文化思潮,有著突出且重要的地位。愛爾蘭法籍作家薩繆爾·貝克特的人生與小說均適合采用精神分析學進行研究,但國內(nèi)迄今為止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對其小說《莫菲》的研究寥寥無幾。本文聚焦在小說《莫菲》的主人公身上,并運用弗洛伊德后期整合的本能理論與自我防御機制中的退居防御機制與認同防御機制,對主人公莫菲的荒誕行為進行剖析,指出莫菲的人格由本我主導,行為受本能驅(qū)力影響,進而揭示其最終走向死亡的內(nèi)在成因。

      關鍵詞:防御機制 生本能 死本能 能量貫注

      塞繆爾·貝克特(1906-1989)是二十世紀世界文壇上最杰出且最具影響力的先鋒派作家之一。他于1952年發(fā)表的戲劇作品《等待戈多》確立了他作為荒誕派代表戲劇家的地位。1969年,貝克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1933年,貝克特心儀的表妹與父親相繼去世,他的心靈受到嚴重的創(chuàng)擊,從1926年就已萌生的抑郁癥陡然加重i。于是前往倫敦接受了為期兩年的精神治療。在此期間,他研讀了不少精神分析學的著作并對其頗有見解。他在治療期間創(chuàng)作的以及后續(xù)的作品中不少帶有精神分析的成分。他出版發(fā)行的第一部著作《莫菲》就涉及很多心理學的元素。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從不同的心理學角度解讀了《莫菲》。但是國內(nèi)從心理分析學的角度分析《莫菲》的研究尚不完全,有待補充。因此,本文試從弗洛伊德后期完善的焦慮——防御機制理論結(jié)合本能理論解讀莫菲令人困惑的精神現(xiàn)象,從而挖掘出隱藏在這種精神現(xiàn)象后的實質(zhì)性問題。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生本能促使個人和物種尋求生存需要,如水、食物、住所,延續(xù)生命的沖動等;死本能,也常被稱為死亡欲望,是指人類在受傾向于回歸原初無機狀態(tài)的愿望驅(qū)力下,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行為釋放本能,實現(xiàn)愿望。表現(xiàn)為釋放攻擊性行為或自殺。當生本能的能量足以控制它時,死本能的愿望就被壓抑到無意識地帶;但“當一個人的力比多(生本能的能量)消耗殆盡時,就會任由死本能(攻擊性能量)發(fā)泄,最終導致個體的死亡”(Nye16頁)。

      一.本我與現(xiàn)實的對抗:莫菲的退居

      漂泊到倫敦的都柏林人莫菲生活極度貧困。他沒有任何工作,居住在一個牢籠般的蝸居中,靠著叔叔提供的小額救濟金生活。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莫菲理應尋找工作,但他找不到任何理由。在他試圖與社會接觸,嘗試尋找工作時,常被周圍的人侮辱嘲諷。他小心翼翼地想要在一家雜貨鋪當男仆,雜貨鋪老板們的言行深深刺傷了莫菲。他們認為莫菲“并不瀟灑”,“也不像男仆”,“甚至不像地道的人”(貝克特80頁)ii。面對雜貨鋪老板的侮辱,莫菲雖然有被傷害的感覺,他并沒有反抗。類似這樣的遭遇致使他拒絕與社會交流。他承認自己的失敗,卻并沒有越挫越勇,而是選擇逃避這個毫無情意的社會。莫菲對冷落、嘲諷的恐懼導致他極力避免將自己暴露在任何可能發(fā)生的冷落和否認中。他采取退居的方式緩解內(nèi)心的焦慮。莫菲在外漂泊閑逛也是其退居的重要表現(xiàn)。他所認識的世界是沒有他容身之位的世界。他渴望被保護,害怕被拒絕。內(nèi)心深處,他認為自己是個無價值的人,這種不被人愛的信念也被用來作為同一種自衛(wèi)手段。因此莫菲不會真正去找什么工作,對于自己的不作為也安之若素。

      莫菲無意識地啟用“退居”防御機制以減緩他不斷加劇的焦慮心理。他感到自己被這個充滿敵意的世界拒之門外,就像個被驅(qū)逐的人。因此他表達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厭惡,努力排斥著與社會的任何聯(lián)系。

      二.生本能與死本能的抗衡:莫菲的分裂癥

      莫菲在這個社會毫無歸屬感,其本我占人格的主導地位。他完全按本能沖動行事。面對生本能與死本能驅(qū)力之間的沖突,莫菲的自我分裂成兩部分:身體和心靈。身體受性本能驅(qū)使,他成為一個性欲強烈,渴望溫情的人;但心靈受死本能驅(qū)使,他竭力回避身體欲望帶來的束縛,企圖體驗死亡才能感知的虛空之境。

      莫菲受性本能的能量驅(qū)動(無意識地渴望延續(xù)生命的沖動)而希望與女性交往。在倫敦大街上,他邂逅了一名妓女西莉亞。西莉亞的女性特征深深吸引了莫菲,他們很快確定了關系。當迫于生計,西莉亞不得不操起老行當暫離莫菲時,莫菲雖然感受到片刻的自由,但力比多的能量太大,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而央求西莉亞回到他身邊。然而,本我要求的快樂與性欲的滿足與自我遵循的現(xiàn)實原則始終處于一種緊張狀態(tài)。莫非要同西莉亞結(jié)婚,享受婚姻帶來的溫情就必須有掙錢養(yǎng)家的能力,他的小額救濟金根本維持不了兩人的生計。西莉亞預先看到了現(xiàn)實的制約,逼迫莫菲做選擇,要么他工作,要么她離開。而莫菲一直享受西莉亞帶給他的溫情與快樂,一時無法接受他一直以來貫注能量的對象——西莉亞的缺場。莫菲本我人格的性欲本能太過強烈,以致他愿意放棄自由,膽怯地去接觸他認為的惡意的世界。

      當面對無情的嘲諷時,他的勇氣就被澆滅了。失意至極,莫菲將貫注到外部世界的人與物身上的能量收回,并將所有能量貫注到自身。他變得自戀且沉迷幻想。他喜歡在搖椅上搖晃沉思,慢慢進入無意識狀態(tài)。他沉迷于黑暗區(qū)域帶給他的絕對自由,祈求在軀體的短暫寧靜中實現(xiàn)飛天的夙愿iii。莫菲受死本能的力量驅(qū)使,將死本能所儲存的攻擊性能量貫注到自我身上。他將身體束縛在搖椅上,企圖擺脫身體的約束,從而達到思想上的自由。

      三.死本能的宣泄:莫菲的自我毀滅之途

      莫菲偶然找到了一個他可能從屬的群體——精神病患者。他希望進入他們毫無理智秩序的小世界,但沒有成功。外部冷漠的世界與精神病患者精神內(nèi)部瘋狂的小世界都沒有屬于莫菲的一席之地。絕望之際,莫菲放棄了生存的意志,走向了死亡。

      在星象圖的指引下,莫菲決定到馬德林精神病院工作。在那里,他受到精神病人的青睞與信任。他感受到了自我價值,開始重拾自信。他表示出對精神病患者的興趣,逐漸將力比多的能量貫注到他們身上,并與他們認同。認同是一種自我防御機制,個體通過利用這種機制,在不同程度上使自己與別人一致,個體與其他個體產(chǎn)生共鳴,從而導致其無意識地內(nèi)化其他個體的多種特質(zhì)莫菲將自己看作他們當中的一員,看作精神病患者瘋癲之前的形象。莫菲尋覓的本真世界與他綁在搖椅上麻痹自己,體驗的虛空之境異途同歸,都是他渴望回歸到生命前的無機狀態(tài)的表征。他企圖達到精神錯亂的途徑指向了他認為與他最為相似的精神病患者,安東先生。莫菲自戀式地與安東先生認同。當另一名男護士提及莫菲與安東有些許相似時,莫菲滿懷欣喜。事實上,莫菲的力比多貫注的方向是朝向自我的。他視他所選擇的客體為他自己的一部分。他所喜愛的安東先生不過是他認為他將會變成的那個形象。他希望從安東眼中的鏡像確認自己的形象,渴望達到與安東同樣的境界。但在他尋求認同感之際,安東去世了。莫菲沒能從他心愛的對象眼中感知他的存在。他認識到自己的失敗,不得不將貫注到安東身上的力比多能量撤回。

      生本能與死本能的內(nèi)驅(qū)力之間的緊張關系得不到緩解,壓力持續(xù)積累,直至無法抑制。莫菲意識到自己進入不了精神病人混沌的小世界,內(nèi)心深處也拒絕返回外部殘酷僵化的社會之中,其死本能所積蓄的攻擊性能量徑直指向自身。他輕易地放棄自我機能,繼續(xù)麻痹自己,體驗黑暗區(qū)的虛無自由。死本能的力量戰(zhàn)勝了生本能的調(diào)控。他強烈的死亡愿望也體現(xiàn)了他在尋找歸屬感時的無望。莫菲的骨灰意外灑落到一個酒吧地板上,摻雜著唾液與塵土,混亂且毫無形式。最終,他逃離了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帶給他的一切苦難與束縛,成了宇宙間混雜的粒子,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薩繆爾·貝克特出版的第一部小說《莫菲》中主人公的行為與弗洛伊德心理學說所提出的人格受兩種基本內(nèi)驅(qū)力推動的表征十分吻合。他筆下的莫菲是一個本我過于強大的人。

      莫菲的病態(tài)心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存在的內(nèi)在沖突。通過對莫菲退居行為的輕描淡寫,貝克特揭示了物質(zhì)世界中的社會現(xiàn)實,也刻畫出現(xiàn)代人內(nèi)心深處因此產(chǎn)生的敵意、恐懼、軟弱感與異化感。生本能與死本能的沖突伴隨人的一生,力比多與攻擊性相互作用且施與人的精神與行為極為重要的影響。個人應正視自我價值,不要過度放大外界的阻礙,以適當?shù)姆烙鶛C制應對焦慮。

      參考文獻

      [1]Beckett, Samuel. Murphy. London: Picador ed. Pan Books Ltd., 1973.

      [2]Keller, John Robert. Samuel Beckett and the Primacy of Love.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2.

      [3]Murphy, Emily Christina. “Becketts Everyday Psychopathology: Reading MaleNervous Hysteria in Murphy.”Psychology Notebooks. Vol. 40, No. 1, 2014:71-94.

      [4]曹波.《貝克特“失敗”小說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選》

      ,林塵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6]卡弗(Carver,C.S.),沙伊爾(Scheie

      r,M.F.).《人格心理學》,梁寧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薩繆爾·貝克特.《莫菲》,曹波,姚忠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8]王雅華.《不斷延伸的思想圖像:塞繆爾·貝克特的美學思想與創(chuàng)作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9]張世民.《莫菲》與《瓦特》:“本體論洞穴”中永恒的心靈壁畫,《國外文學》,2009(1):56-64。

      注 釋

      i參見曹波.貝克特“失敗”小說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第5頁。

      ii薩繆爾·貝克特.《莫菲》,曹波,姚忠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下文對該作品的引文頁碼均直接置于括號內(nèi),不另作注。

      iii參見曹波.《人性的推求:18世紀英國小說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第228頁。

      (作者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語言文化學院)

      猜你喜歡
      防御機制
      噬菌體與宿主細菌的攻防機制
      放縱與努力背后的焦慮:淺談中學生焦慮消極防御機制下的干預策略
      護理安全風險管理防御機制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觀察
      高中生心理彈性和防御機制的追蹤研究
      壓抑生存狀態(tài)下的女性心理
      IATF思想下的網(wǎng)絡安全系統(tǒng)設計及應用
      淺析心理防御機制理論
      網(wǎng)絡入侵后最優(yōu)逃避攻擊節(jié)點的選取與研究
      恐懼管理理論的研究綜述
      手術室護理管理中護理安全風險管理防御機制的應用分析
      含山县| 遂溪县| 浦县| 焉耆| 龙山县| 根河市| 芮城县| 凤冈县| 灵寿县| 玉环县| 南澳县| 楚雄市| 时尚| 商都县| 德兴市| 始兴县| 宜宾市| 广灵县| 海门市| 威海市| 深水埗区| 运城市| 娄烦县| 雷山县| 遵义县| 德格县| 岳池县| 乌兰浩特市| 资溪县| 林西县| 卫辉市| 鸡东县| 双江| 康定县| 永州市| 象山县| 南涧| 金沙县| 慈利县| 泗阳县|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