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吾依拉·恰開
摘要:目的:研究多學科合作護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價值。方法: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科接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74例,隨機均分2組。研究組采取多學科合作護理,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對比急性加重次數(shù)等指標。結(jié)果:針對急性加重次數(shù),研究組(0.28±0.09)次,比對照組(1.65±0.28)次少,P<0.05。針對FVC、FEV1與MVV值,研究組分別是(2.84±0.17)L、(1.91±0.15)L、(65.23±4.72)L/min,比對照組(2.41±0.13)L、(1.48±0.19)L、(54.16±3.28)L/min高,P<0.05。結(jié)論: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用多學科合作護理,利于肺功能的改善,急性加重次數(shù)的減少。
關(guān)鍵詞:多學科合作護理;應用價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醫(yī)院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常見,具有病機復雜、病程長與發(fā)病隱匿等特點,并以氣流受限為主要病理特征,若不積極干預,將會導致患者的死亡,危害性非常大[1]。本文選取74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2021年1月-2021年6月),旨在分析多學科合作護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價值,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科接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74例,隨機均分2組。研究組女性17例,男性20例,年紀在52-79歲之間,平均(63.25±4.16)歲。對照組女性18例,男性19例,年紀在53-79歲之間,平均(63.58±4.24)歲。2組年紀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2]
(1)活動性關(guān)節(jié)炎者。(2)惡性腫瘤者。(3)遺傳性過敏者。(4)自身免疫性疾病者。(5)嚴重肺動脈高壓者。(6)肝腎功能不全者。(7)心力衰竭者。
1.3 方法
2組常規(guī)護理措施:感染預防、保暖和用藥干預等。研究組配合多學科合作護理:(1)組建康復護理小組,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要求每名成員都能掌握多學科合作護理的基本概念和內(nèi)容。根據(jù)疾病治療要求,合理調(diào)整患者飲食結(jié)構(gòu),同時指導患者做適量的運動康復訓練與呼吸功能訓練。(2)若患者有吸煙的習慣,需為其制定個體化的戒煙計劃。若患者活動耐力降低、睡眠質(zhì)量差或者疾病反復發(fā)作,需予以其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告知壓力排解的方法,囑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3)向患者介紹營養(yǎng)超標與營養(yǎng)不良對身體的危害性,并根據(jù)患者的活動量、身高與體重等,對其飲食結(jié)構(gòu)作出適當?shù)恼{(diào)整,確保其營養(yǎng)攝入均衡。讓患者取站立位或者坐位,然后緩慢呼吸,略微前傾上身,屏氣約3-5s,對上腹部進行按壓,以幫助其咳嗽,需連續(xù)咳3聲。(4)指導患者做低強度的肌肉訓練,10min/次,同時做腹式呼吸運動、肺部鍛煉和縮唇呼吸運動,15min/次,需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酌情增加運動次數(shù)?;颊唠x院前,評估其身體狀況,同時予以其出院指導。(5)待患者出院后,每周對其進行1次電話隨訪,以了解其病情恢復的情況,囑患者繼續(xù)做康復運動。
1.4 評價指標
隨訪6個月,記錄2組急性加重次數(shù)。
檢測2組干預后FVC(用力肺活量)、FEV1(1s用力呼氣容積)與MVV(最大通氣量)。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經(jīng)SPSS20.0,t對計量資料( )檢驗,χ2對計數(shù)資料[n(%)]檢驗。若P<0.05,提示差異顯著。
2 結(jié)果
2.1 急性加重次數(shù)分析
針對急性加重次數(shù),研究組(0.28±0.09)次,對照組(1.65±0.28)次。研究組比對照組少,t=4.2615,P<0.05。
2.2 肺功能分析
針對FVC、FEV1和MVV值,研究組比對照組高,P<0.05。如表1。
3 討論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醫(yī)院常見病之一,具有病程遷延、病死率高與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可引起氣流受限的情況,使得肺中氣體無法有效排出,胸廓與肺順應性降低,進而引發(fā)了咳痰、氣促與反復呼吸困難等癥狀[3]。
多學科合作護理乃新興的護理方法之一,可能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從康復鍛煉,健康宣教、生活習慣改善與心理輔導等方面出發(fā),對患者施以針對性、專業(yè)化的護理,以消除其不良心理,改善肺功能,促進康復進程,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幾率[4]。指導患者做適量的康復訓練,可降低其氧氣消耗量,并能增加其運動耐力,促進呼吸肌與肺通氣功能恢復,從而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此研究,在急性加重次數(shù)上,研究組比對照組少,P<0.05;在FVC、FEV1和MVV值上,研究組比對照組高,P<0.05。
綜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多學科合作護理,利于肺功能的改善,急性加重次數(shù)的減少,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丁麗麗. 多學科合作護理模式對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患者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 (21):1618-1622.
[2]劉海棠,謝麗娟. 多學科合作延續(xù)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質(zhì)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0): 737-742.
[3]蔡鳳霞. 多學科合作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 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25):4778- 4779.
[4]姜婷婷. 多學科合作護理模式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 東方藥膳,2020(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