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若冰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施行,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已成為數學教師面臨的重大問題。所謂數學思想,即對數學事實與理論進行概括后產生的本質認識。當下常見數學思想主要包括化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和分類討論思想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將原本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和具體化,將復雜煩瑣的問題賦予靈活變通的形式,實現學生思維的遷移。其能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發(fā)現問題,演繹推理出結論,發(fā)展邏輯推理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1-0012-02
引言
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和形式都比較簡易,但并非不要求學生深入理解重難點知識。學生同樣需要熟練運用多種思維,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從而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有一個質的提升。因此,學生要將多種數學思想作為解答疑難問題的“鑰匙”,從而高效快速地解決數學難題。小學階段的數學思想滲透應該是富有探究性的,教師只有將不同的數學方法、理念融入課程教學中,才能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讓學生真正學會應用數學,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知識應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數學思想方法的本質及意義
數學思想即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們的意識之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數學思想是對數學事實與理論經過概括后產生的本質認識。基本數學思想則是體現于基礎數學中的具有奠基性、總結性的數學思想,它們含有傳統(tǒng)數學思想的精華和現代數學思想的基本特征,并且是歷史的、發(fā)展著的。通過數學思想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知識遷移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新課改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讓學生具備利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教學如何利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從問題的整體性、獨特性出發(fā),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為出發(fā)點,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落腳點,讓學生的思維得以發(fā)散,為其今后的成長提供有效助力。所以,在當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做好教學設計,轉變學生的思考方式,賦予學生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
(二)有利于培養(yǎng)知識遷移能力
數學思想的滲透能夠讓學生將原本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和具體化,將復雜煩瑣的問題賦予靈活變通的形式,實現思維遷移。例如,針對同一類型的數學題,只是換了題干,許多學生就難以識別和解答。如果學生具備數學思想,腦海中第一閃現出的就是利用以往的數學思維解答,馬上就能明白題目的考查點,進而快速解答問題。在數學思想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借助一些簡單且直觀的圖形讓原本的問題具體化,還可借助情景教學、互動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采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應用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解題效率
相比初中數學,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和難度較低,其計算過程更為簡單,然而這并非意味著小學數學的解題過程一成不變,其同樣對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應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在學習圖形類知識時,部分圖形的面積、周長問題都可以利用特定的公式和定理解決,但是某些習題會出現一些學生較為陌生的圖形,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數學定理和數學思維。如果學生一味地按照公式計算,就會增加計算量,白白浪費大量時間。因此,如果學生不具備數學思想,仍采用傳統(tǒng)的解題手段,不僅會極大地影響解題效率,其思維方式也將受到限制,只會片面且呆板地按照步驟解答,不利于學生全方位成長。
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忽略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不高
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容易被周圍的環(huán)境所影響,一旦學生被沉悶的課堂氣氛所感染,便不會將內心的想法表露出來,這是當下課堂的普遍現象之一。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就需要對其進行大量的知識應用和習題鍛煉,并在教學中注重分析、推導和探究這一過程。教師如果片面地給出結論,則會忽略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會大打折扣。此外,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通常利用課件進行知識講解,將章節(jié)的重點概念講解完之后,再講解一些課后習題,然后布置一些課后習題讓學生自行解答,基本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也嚴重忽略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過程,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不注重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整體教學水平不高
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識的講解中,一味地關注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嚴重忽略了對學生數學思想、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導致學生的實際知識應用水平和獲取的數學知識不成正比。雖然學生對公式、定理記憶得十分嫻熟,但是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較弱,一旦遇到實際問題,學生就會因為定理過多造成記憶混亂,面對題目不知如何下手。
(三)數學概念較為抽象
小學數學部分概念也十分抽象,主要表現在數學思維形式和數學本質特征上。小學生的思維觀念尚不成熟,對于部分傾向推理、探究的數學內容難以有效掌握,學生無法窺探其內涵,進而導致其思維能力難以培養(yǎng)。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策略
(一)將數學游戲引入校本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游戲活動是激發(fā)學生探究意識、學習意識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能在游戲中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和分析問題。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參與課堂,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產生學習興趣,在無形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要充分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學生,根據他們的興趣設計活動?;顒觾热菘梢远喾N多樣,如軍事競技、動作游戲和講名人故事等,這些都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圖形面積”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喜歡“找碴兒”和“被找碴兒”的心理,把全班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組4~5 人,讓學生從家中帶來長方形、正方形或者圓形的物體,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自行探究圖形的面積公式,最后讓一個小組發(fā)言,教師檢查對錯。如此一來,不僅能讓學生認真完成學習任務,還能讓學生快速準確把握重點公式,化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獲取知識。在小組探究過程中,部分小組始終找不到點子上,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小組學生去“游學”,和其他小組進行交流,讓學生快速實現思維轉向。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以“任何兒童的發(fā)言都精彩”為前提進行教學,賦予所有學生思考的權利,激發(fā)其主觀能動性。通過知識探究,增強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水平,實現學生數學思想的整合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