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慶偉
摘 要 目的:了解上海某高校大學生對肺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的現(xiàn)狀,探討微信平臺對某高校學生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的效果,為高校開展肺結核防控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隨機抽取上海市某高校在校大學生參與調(diào)查。將大學4個年級分成4層,在各層內(nèi)隨機抽取8個系,每個系中再隨機抽取2個班級,并將同一年級同一系的2個班級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最終375名學生納入前后比較分析,干預組有195名學生,平均年齡(19.53±1.34)歲,其中男生84名,女生111名;對照組180名學生,平均年齡(19.40±1.20)歲,其中男生95名,女生85名。對干預組使用微信平臺干預,給對照組發(fā)放校園肺結核防治手冊進行干預。干預為期3個月,比較兩組的知曉率、正確態(tài)度率和正確行為率。結果:微信平臺干預有效地提升上海某高校學生的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情況和結核病相關的正確行為率,對結核病相關態(tài)度無顯著影響。結論:上海某高校對肺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較低,微信平臺可作為結核病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關鍵詞 肺結核;大學生;健康教育;知信行
中圖分類號:R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1)16-0058-05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WeChat platform on tuberculosis health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LU Qingwei(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of Jiangch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mong the students in a certai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and provide new ideas and new methods for the students in a certain university to carry out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The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rvey. The 4 grades of the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4 layers to randomly select 8 departments in each layer, 2 classes in each department, and two classes in the same grade and depar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intervention group. In the end, 375 stud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before and afte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re were 195 stud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an average age of (19.53±1.34) years old, including 84 boys and 111 girls; there were 180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n average age of (19.40 ±1.20), including 95 boys and 85 girl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used the WeChat platform for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 campus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manual for intervention. The intervention lasted for 3 months, and the awareness rate, correct attitude rate and correct behavior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of WeChat platform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TB core knowledge and the correct rate of tuberculosis related behaviors among the students in a certai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and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uberculosis related attitude. Conclusion: Knowledge about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a certai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WeChat platform can be used as a new method of tuberculosis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tuberculosis; university student;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attitude-behavior
近年來,盡管肺結核病防治的相關研究取得了諸多進展,但結核病仍然是我國政府三大重點控制的傳染病之一[1]。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2020年全球結核病報告,我國的病例占全球總數(shù)的8.4%,防控形勢復雜且嚴峻[2]。近幾年來學生的肺結核發(fā)病例數(shù)逐年增多,高校學生由于其內(nèi)分泌不穩(wěn)定、密集居住、密切接觸和高流動性等特點,已成為肺結核病的高危人群[3-5]。因此,探索高效可行的結核病健康教育新方法、新途徑,幫助高校學生掌握足夠的肺結核相關知識,樹立結核病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的正確觀念十分必要。本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大學生對肺結核防治知識知曉情況,并探討微信平臺干預和傳統(tǒng)媒體干預的效果差異,為高校開展肺結核防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1.1 對象及抽樣方法
調(diào)查對象為上海市某高校全日制在校學生。于2020年9月在上海市某高校采取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4個年級在校大學生,并分成4層,總樣本量在層內(nèi)均勻分布。各層內(nèi)對不同系進行隨機編碼,隨機抽取6個系,在每個抽中的系中隨機抽取2個班級,并將同一年級同一系的2個班級隨機分配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共有426名同學參加了基線調(diào)查,均使用智能手機。所有研究對象均被告知研究注意事項,知情同意后自愿參與本次調(diào)查研究。
干預前共發(fā)放電子問卷426份,剔除無效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20份,有效率98.59%。干預三個月后發(fā)放電子問卷395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回收有效問卷381份,有效率96.46%。有個別調(diào)查對象因某些原因僅參加其中一次有效調(diào)查,通過核對干預前后的賬號刪除只完成其中1次有效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最終375名學生納入前后比較分析。其中干預組有195名學生,對照組有180名學生。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家庭常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方法,每人發(fā)放一本校園肺結核防治手冊。干預組學生于2020年9月起進行為期3個月的微信平臺肺結核防治知識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干預措施:(1)組建微信群聊并指導所有干預組學生加入。(2)肺結核防治知識推送。結合《中國結核病防治規(guī)劃實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和《學校結核病防治手冊》,每次選定一個肺結核相關知識熱點,通過音視頻資料或科普文獻進行宣教,干預期內(nèi)每周在微信群聊中發(fā)布并提醒同學們閱讀。(3)互動交流。鼓勵研究參與者在微信群聊中交流、提問,課題研究人員將給予解答。此外,研究不限制干預組和對照組學生參與其他肺結核防治的相關活動。
1.2.2 調(diào)查方法
干預前后的調(diào)查都由培訓合格的調(diào)查員向所有學生說明研究目的和問卷填寫注意事項后發(fā)放電子問卷。問卷內(nèi)容包括人口學資料和結核病防治的知識、信念、行為信息兩部分。一般人口學特征包括年齡、性別、民族、家庭常居住地、父母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信息按照《上海市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調(diào)查問卷》進行編制[6],包括結核病知識的知曉情況、對結核病的態(tài)度及行為形成三方面內(nèi)容。
1.2.3 評價指標及計算方法
(1)平均知曉得分=∑每個調(diào)查對象正確回答核心信息條目數(shù)÷調(diào)查人數(shù)×100%;(2)總知曉率=∑每個調(diào)查對象正確回答核心信息條目數(shù)÷答題總數(shù)×100%;(3)正確態(tài)度率=持正確態(tài)度條目數(shù)÷(態(tài)度條目總和×人數(shù))×100%;(4)正確行為率=正確行為條數(shù)總和÷(行為條數(shù)總和×人數(shù))×100%
1.3 質(zhì)量控制
(1)調(diào)查準備階段:正式調(diào)查由高校老師將肺結核防治知識宣傳微信平臺介紹給同學,取得研究參與者的信任。設計統(tǒng)一的調(diào)查問卷語,并由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的調(diào)查人員進行問卷填寫說明。(2)研究干預階段:課題組工作人員現(xiàn)場指導并確認每位干預組同學均成功加入微信群聊;推送內(nèi)容盡量以活潑生動、簡單易懂的文字或音視頻呈現(xiàn),吸引同學們閱讀學習,提高干預效果。(3)問卷收集與數(shù)據(jù)錄入:核查回收的電子問卷,對存在問題的問卷及時改正或刪除;數(shù)據(jù)錄入采用雙人錄入的方式,對數(shù)據(jù)進行2次核對,減少信息偏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干預前后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結核病核心知識平均得分、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正確態(tài)度率、正確行為率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的結核病核心知識平均得分、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和正確行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正確態(tài)度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性別和地區(qū)分析發(fā)現(xiàn),僅在男性和農(nóng)村居住地的學生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干預前、后高校學生獲取結核病相關知識的方式比較
干預后,干預組學生從傳單、折頁、宣傳畫,學校,磁帶、錄像帶、光盤和微信獲取肺結核病相關知識的比例均增高;從同伴獲取相關知識的比例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通過廣播,電視,同伴和學校獲取結核病相關知識的比例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近年來,互聯(lián)網(wǎng)在我國發(fā)展迅速,逐漸取代傳統(tǒng)媒體,成為我國民眾接收健康信息的重要載體[7]。尤其在高校學生中,他們擁有較高的智能手機使用率,對新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智能移動終端的新媒體成為他們獲取健康相關信息的主要手段[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利用微信平臺干預3個月可有效提升上海某高校學生的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的知曉水平和相關的正確行為率,表明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干預比傳統(tǒng)的書本科普讀物有更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干預前上海某高校學生對肺結核病防治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正確行為率均較低,結核病核心知識總知曉率與2010年陳靜等[9]在上海部分高校開展的研究結果相近,但低于馮燕等[10]和成玉萍等[6]在上海的研究。這應當是高校今后結核病防控工作的重點。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后上海某高校學生從微信獲取肺結核病相關知識的比例從原來的13.33%升至44.62%,表明高校學生對于微信的健康教育宣傳比傳統(tǒng)媒體具有更好的接受能力?!笆濉逼陂g,我國在結核病上投入超百億元,但現(xiàn)有結果表明疾病防控單靠衛(wèi)生系統(tǒng)的努力是不夠的。面對高校學生,選擇更適合的宣傳方式可能可得到更好的結果。傳統(tǒng)的宣傳方式對于生活節(jié)奏較快的青年群體可能是知識獲取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具體人群進行“精準”的干預可能是解決高校學生肺結核病防治知識了解程度較低的有效途徑。
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干預前對照組和干預組的女性對肺結核病防治相關態(tài)度正確率皆高于男性,但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的女性肺結核發(fā)病率皆低于男性[11],提示肺結核病相關正確態(tài)度與肺結核發(fā)病率的性別差異可能存在關聯(lián)。干預后僅在男性的正確態(tài)度率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是由于干預前,女性就已對肺結核具有較高的正確態(tài)度,提高的空間較男性更小。過往的研究也表明女性的健康素養(yǎng)通常高于男性,提示我們需要特別重視高校男生的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12]。此外,與其他的研究不同,干預前后城鎮(zhèn)學生在肺結核防治知、信、行三方面與農(nóng)村學生并無明顯差異。這可能是由于農(nóng)村近年來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逐年加強,導致了農(nóng)村肺結核病的核心知識知曉率增加[13]。此外,本研究包含了多個年級的同學,而西安某高校研究證明肺結核病的核心知識知曉率隨著年級的增長而升高。本研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差距可能是由于進入大學后隨著年級的增加農(nóng)村的同學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宣傳活動和結核病防治知識彌補了地區(qū)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的相對不足[14]。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照組僅將發(fā)放校園肺結核防治手冊作為傳統(tǒng)方法的代表,沒有考慮微信平臺干預與其他干預方法的比較,如教育講座、老師授課、校園廣播等方法,這將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探討。
高校學生是肺結核病的易感人群。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上海某高校對肺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并不高,學校應聯(lián)合當?shù)匦l(wèi)生部門對學生開展科學、有針對性的肺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微信平臺可作為肺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一個新途徑。
參考文獻
[1] 初乃惠, 聶文娟. 結核病領域研究進展(2020年度)[J]. 中國防癆雜志, 2021, 43(1): 6-11.
[2] Chakaya J, Khan M, Ntoumi F, et al.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20 - Reflections on the Global TB burde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efforts[J]. Int J Infect Dis, 2021. DOI: 10.1016/j.ijid.2021.02.107.
[3] 成君, 劉劍君. 我國學校結核病疫情監(jiān)測和預警的現(xiàn)狀與進展[J]. 中國防癆雜志, 2020, 42(5): 436-441.
[4] Zhang SR, Yan H, Zhang JJ, et al. The exper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Shaanxi, China: a qualitative study[J]. BMC Infect Dis, 2010, 10: 174.
[5] 屈亞虹, 黃玉平. 2009-2015年開封市學生肺結核疫情分析[J]. 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7, 28(7): 537-539.
[6] 成玉萍, 唐利紅, 嚴慧琴, 等. 上海市閔行區(qū)結核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調(diào)查[J]. 中國健康教育, 2011, 27(9): 684-687.
[7] 毛群安, 李長寧, 宋軍. 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與健康類資訊傳播[J].中國健康教育, 2017, 33(7): 579-580.
[8] 張華, 董銀鳳, 孫志嶺, 等. 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微信公眾平臺干預效果評價[J].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7, 38(11): 1644-1647.
[9] 陳靜, 沈梅, 夏珍, 等. 上海市部分高校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及健康教育工作調(diào)查[J]. 中國防癆雜志, 2010, 32(9): 491-494.
[10] 馮燕, 鐘培松, 陳國勇, 等. 上海市嘉定區(qū)某高校新生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調(diào)查[J]. 上海預防醫(yī)學, 2014, 26(12): 655-657.
[11] 周紅, 李冠, 李曼麗. 2010-2014年三門峽市學生結核病疫情特征分析[J]. 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6, 27(11): 815-817.
[12] 歐陽江, 牟勁松, 趙淑英, 等. 長沙市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4, 35(12): 1800-1802.
[13] 張?zhí)砹郑?吳文勇, 湯錦文, 等. 漳州市第5次流調(diào)農(nóng)村居民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調(diào)查[J]. 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1, 17(3): 90-91.
[14] 薛亞妮, 王治國, 王銳. 西安某高校大學生肺結核知識知曉情況調(diào)查分析[J].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20, 5(5):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