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樹祥
摘要:在新課改要求下,對于高中生的學習目標要求越來越高,在高中這一階段學習的科目都比較抽象,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樣也應該追趕上高中學習的進度,但是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水平也不同,這就成為了“學困生”出現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教師要適當的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把新穎的課堂展現在學生面前,也要重點關注“學困生”的學習。下面將會陳述“學困生”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學困生;預防和轉化
高中時期是每一位學生最美好的一段時期,同時也是學業(yè)壓力最重的時期,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身上同樣背負著重擔,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預防“學困生”的產生。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探究預防和轉化“學困生”的有效途徑。
一、高中“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1.1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學習要求
許多學生并不能完全的適應高中的學習模式,學生的學習思維還停留在初中的學習之中。面對學科難度提高,作業(yè)繁多的高中時期,學生自然是手忙腳亂。而且高中短短三年的時間,需要學生學的知識卻是很多很多,有的學校將會是用兩年的時間來講三年所學到的內容,可想而知,高中學習科目的增多,難度也會加大,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一些“學困生”形成,這些學生課堂上跟不上教師的步伐,課下也不愿意動腦筋去學習,自然也沒有了自信心,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所以這個階段,學生如果不能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還是沿用初中老一套,一切依賴老師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必然是學不好。
1.2師生互動溝通少
有效的溝通可以給師生之間帶來巨大的好處,溝通也是建立良好關系的橋梁,況且,溝通也是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素養(yǎng)。教師不能只是一味地在課堂上講課,不去了解自己學生的學習程度,是很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因此教師要經常與成績差異不同的學生進行溝通,特別是“學困生”。教師如果缺少與學生溝通,就會很難知道學生在哪些知識點上有困惑,這樣將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師生之間多多溝通,課堂互動越多,課堂氛圍就更活躍,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學習效率會更高。
二、教師如何預防和轉化“學困生”
2.1找出“學困生”的優(yōu)點長處,增強其自信心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作為一名班主任除了平時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缺點,尤其是應該多多關注“學困生”。在現實生活中一些教師與學生對“學困生”存在歧視心理,這些教師對學生惡語相向,嚴重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想要避免班級中出現“學困生”首先就要剔除自身對學習較差學生的“特殊對待”。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學困生”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學困生”的優(yōu)勢學科,鼓勵學生鞏固自身的優(yōu)勢,突破弱勢學科。尋找積極有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重拾信心。
2.2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溝通交流工作
有效的溝通,可以解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難題,也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加師生感情,所以教師要處理好與“學困生”的關系,多從“學困生”的角度思考,關注“學困生”的上課狀態(tài),學生成績自然就會有所提高。
例如,經過調查發(fā)現,一部分“學困生”是因為生活中的家庭原因造成的,家庭生活的幸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所以就需要各班班主任要定期對學生家庭就行“家訪”,要充分了解“學困生”真實的家庭情況。如果“學困生”在生活中遇見一些較難解決的問題時,班主任要及時與學生家長和學校進行溝通交流,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其次,高中班主任也要關注“學困生”的日常生活,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對其也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脫離“學困生”的身份。
2.3建立獎勵機制,強化“學困生”參與意識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有了一定的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些相應的獎勵對策,從而激起“學困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例如,當教師講到高中數學人教A版本中“解三角形”這一章節(jié)時,就可以制定相應的獎勵對策?!敖馊切巍卑ㄕ嘞叶ɡ硪约罢嘞叶ɡ淼膽?。在教師講到這部分練習題時,就可以讓幾個“學困生”上講臺講講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可以把獎勵機制提前告訴學生,比如,講對一道題給個人所在的小組加上三到五分,排座位時可以依照小組數學成績以及課堂成績進行挑選座位,這樣就可以很好的調動“學困生”積極性。教師對于有進步的“學困生”或者成績突出的“學困生”進行發(fā)獎狀或者發(fā)小禮品來表揚。通過這些獎勵對策,既提高了各個小組合作之間的競爭性也提高了“學困生”參與數學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結束語
總之,隨著學生學習難度的不斷升級,學生的學習過程肯定是不易的,本就沒有什么“學困生”每一位學生都是平等的,高中班主任應該結合學生的不同情況,為學生制定一套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案。鼓勵學生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中的問題,從“學困生”轉變?yōu)椤皟?yōu)等生”。
參考文獻:
[1]董洪丹,宋懷彬,張領先,汪淼.極課云大數據背景下轉化學困生的實踐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21(26):34-36.
[2]吳娟,王智穎,袁歡歡.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下語文生成性閱讀教學對文本解讀的影響[J].電化教育研究,2021,42(06):81-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