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劍,李躍祥
天津市西青醫(yī)院,天津 300380
多數(shù)老年人對于胃鏡檢查過程中的副作用耐受度較差,因此,老年患者多采用無痛胃腸鏡檢查,這一技術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易被老年患者接受[1]。然而由于老年患者身體素質(zhì)較差,其神經(jīng)興奮性減退,麻醉過程容易對其認知功能造成影響[2-3]。本文通過應用納美芬干預無痛胃腸鏡麻醉過程,探討其對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對老年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所有患者均為天津市西青醫(yī)院2014年1月—2020年10月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患者,共224例,平均年齡(67.63±4.89)歲,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24.93±6.93)kg/m2;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納美芬組112例、對照組1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細數(shù)據(jù)見結果部分。本研究方案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符合倫理學規(guī)范,準予執(zhí)行。
納入標準:(1)符合無痛胃腸鏡檢查指征,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分級為I、II級者;(2)年齡在65~75歲之間者,(3)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加入者。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臟器嚴重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如腫瘤、嚴重心臟病、嚴重肝腎功能衰竭者;(2)對本研究所涉及藥物有過敏史或禁忌證者;(3)合并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合并精神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者。
患者經(jīng)術前準備后進入手術室,左側臥位,吸氧,常規(guī)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建立靜脈通道。對照組予以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麻醉,芬太尼(宜昌人福,國藥準字H42022076)用量為0.001 mg/kg,靜脈推注;丙泊酚(四川國瑞,國藥準字H20040079)用量2 mg/kg,靜脈推注。納美芬組首先用納美芬注射,再用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麻醉,納美芬(靈寶豫西,國藥準字H20080805),用量為0.002 mg/kg,靜脈推注。推注后進行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芬太尼及丙泊酚劑量同對照組。以患者呼之不應且睫毛反射消失為麻醉成功。術后送入麻醉恢復室觀察,直至患者意識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離開。
記錄兩組患者意識消失時間、丙泊酚用量、可喚醒時間(停藥至被喚醒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兩組術前、術后72 h以簡易智力狀況檢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爾認知量表(MoCA)評價認知功能,MMSE分值分布區(qū)間為0~30分,包括語言、注意力、計算力、延遲記憶等7個維度,分值越高,說明認知功能越好[4]。MoCA量表包含執(zhí)行功能、定向、抽象思維、視知覺等方面,對于初級認知障礙的診斷準確度更高,其總分30分,得分越高說明認知功能越好[5]。
數(shù)據(jù)分析用SPSS 22.0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統(tǒng)計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統(tǒng)計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性別分布、年齡、BMI、教育年限及手術種類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兩組意識消失時間及丙泊酚用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美芬組可喚醒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s)
表2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s)
組別納美芬組(n=112)對照組(n=112)tP意識消失時間(min)1.12±0.23 1.09±0.29 0.858 0.392丙泊酚用量(mg)84.76±13.85 83.94±12.59 0.464 0.643可喚醒時間(min)4.32±1.91 6.34±1.83 8.082<0.001定向力恢復時間(min)5.29±0.93 7.36±1.05 15.618<0.001
兩組術前MMSE、MoCA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術后72 h MMSE、MoCA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與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美芬組MMSE、MoCA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認知功能比較(±s) 分
表3 兩組認知功能比較(±s) 分
組別納美芬組(n=112)對照組(n=112)tP MMSE術前28.63±1.16 28.79±1.31 0.968 0.334術后72 h 26.28±1.95 24.21±2.04 7.763<0.001 MoCA術前27.43±2.33 27.76±2.47 1.029 0.305術后72 h 25.76±1.92 24.53±2.14 4.528<0.001
老年患者對胃腸鏡檢查的恐懼和焦慮在臨床上十分常見,這種恐懼和焦慮能夠加深其胃腸鏡檢查時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合并高血壓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高齡患者,甚至出現(xiàn)不良事件。因此臨床對無痛胃鏡的檢查要求不斷提高。老年患者由于其神經(jīng)功能降低,對于麻醉的要求則會更高,既要求一定的麻醉深度,又要求快速蘇醒、恢復行動及認知能力[6]。芬太尼屬于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能夠與多種μ型受體結合,其中,與μ1結合之后能夠起到鎮(zhèn)痛效果,而與μ2受體的結合具有呼吸抑制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干擾患者呼吸頻率,提升患者呼吸暫停閾值等,全麻期間的缺氧則直接影響認知功能[7]。本研究中結果顯示,各組術后72 h MMSE、MoCA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也提示了全身麻醉對認知功能有一定的影響。
本研究將納美芬用于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無痛胃腸鏡中,其結果提示:兩組患者在性別分布、年齡、BMI、教育年限及手術種類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兩組意識消失時間及丙泊酚用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納美芬組可喚醒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術前MMSE、MoCA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術后72 h MMSE、MoCA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與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納美芬組MMSE、MoCA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納美芬屬于高選擇性阿片受體拮抗劑,能夠與各種類型的阿片受體結合[8],其中與μ受體的親和力最強,該藥物起效迅速,能夠在約5 min內(nèi)阻斷80%以上的神經(jīng)類阿片受體[9],從而緩解阿片受體激動劑類藥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10]。研究表明[11],除呼吸系統(tǒng)外,納美芬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以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均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緩解患者麻醉后的不良反應,對患者身體各項功能的恢復和蘇醒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12]。
綜上所述,納美芬能夠縮短應用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進行無痛胃腸鏡的老年患者可喚醒時間和定向力恢復時間,并能降低麻醉藥物對認知功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