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忠 杜勃蓉 李文輝 袁平
陜西省漢中市地處秦嶺、巴山之間,氣候溫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地貌分為平川、丘陵、山區(qū)等,平川地區(qū)年平均氣溫14.3℃,無霜期253天,適合羊肚菌等大多數菌類生長。近年來以南鄭區(qū)、城固縣、洋縣、勉縣為中心的羊肚菌產業(yè)發(fā)展迅猛,由2018年的500畝發(fā)展到2021年的4 500多畝,畝均效益達到15 000元?,F將漢中平川羊肚菌種植技術總結如下。
1 ? 品種選擇
漢中市種植的羊肚菌品種主要為六妹、七妹,其中六妹占總種植面積的95%以上,七妹處于引進試驗階段。種源主要來自四川成都,少量引自河南西峽。
2 ? 營養(yǎng)袋制備
漢中市羊肚菌栽培用營養(yǎng)袋大多引自外地,一般隨羊肚菌菌種一起引入,即誰提供菌種,就使用誰的營養(yǎng)袋。也有部分基地自己生產營養(yǎng)袋,培養(yǎng)基配方:小麥52%、雜木木屑35%、谷殼10%、過磷酸鈣1%、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65%。方法:用干凈水加1%石膏浸泡小麥一夜,再加入木屑等原料攪拌,再加水(干料重量的55%)繼續(xù)攪拌均勻。然后裝入15 cm×25 cm的耐高溫聚乙烯袋內,每袋0.4~0.45 kg。將裝好的營養(yǎng)袋送入消毒鍋滅菌,保持100 ℃ 8小時,然后自然降溫到60 ℃,出鍋運送到種植基地擺放。
3 ? 整地做畦
漢中市羊肚菌生產常采用雙拱大棚,內棚跨度8 m,棚長25~30 m,棚頂高3 m,棚肩高1.2~1.5 m,拉桿5條,拱間距1.2 m, 6分管。外棚(覆蓋遮陽網)跨度9 m,棚長25~30 m,棚頂高3.5 m,棚肩高1.2~1.5 m,拉桿3條以上,拱間距1.5 m,8分管,一般在9月初建成。
9月下旬將地表草除凈,每畝撒施石灰50 kg,用微耕機翻于土壤中,晾曬1周,沿大棚走向做畦,寬1.1 m,高20 cm,畦間距30 cm,每畦中央鋪設一行滴灌管。10月上旬內棚蓋4針遮陽網,再覆蓋無滴膜,同時外棚覆蓋6針遮陽網。
4 ? 開溝播種
11月中旬開始播種。當地一般采用條播法,在畦面用窄鋤開溝,溝距30 cm。將羊肚菌菌種捏成小塊,裝入框中,將菌種均勻撒入溝內,畝用菌種250~300 kg,再用1~2 cm的土粒覆蓋,厚度不超過3 cm。
5 ? 播種后管理
5.1 ? 發(fā)菌管理 ? 播種后7天左右,羊肚菌菌絲開始萌發(fā)。這時需保持土壤含水量60%~65%,12天左右菌絲長到畦面。當畦面開始發(fā)白,形成菌霜時擺放營養(yǎng)袋。營養(yǎng)袋一面用小刀劃一道長15 cm的口子,開口面朝下緊貼地面。營養(yǎng)袋順著畦長的方向擺放,每畦放2行,間距45 cm,畝擺放1 800袋左右,50天后撤掉營養(yǎng)袋。沒有原基前,菇床用腳踩1遍,澆1次大水,然后噴1次蟲立殺。保持10天以上不噴水,不通風,早晚各2個小時以上光照。保持溫度5~18 ℃,高溫天氣棚外微噴降溫。
5.2 ? 出菇管理 ? 營養(yǎng)袋擺放30天,地表泛起的大量白霜會逐漸變?yōu)榻裹S色并褪去。當棚內出現少量碗口菌,菌絲成為小的團塊,即為羊肚菌子實體生長標志。為刺激出菇,應加大土壤含水量,調節(jié)土壤含水量為80%~90%。澆水可采用排水溝浸灌,當水淹沒畦面,應立即退水,保持畦面不留明水。在整個出菇階段,一般不再澆大水。若畦面發(fā)白或干裂,可用噴霧器進行“霧化”補水,不可將噴頭對著羊肚菌子實體直噴,適當通風。通風時,不能讓外面的風貼地面吹過,以免羊肚菌吹干吹蔫,大棚的底裙不能揭開,扒縫放風,根據情況適度加大通風量。雜草會影響羊肚菌的生長,一般在播種前,人工清除干凈,生長期除草動作一定要輕,嚴禁將表土拔出。羊肚菌幼菇蠶豆大小時,地面過于干燥可以采用霧噴方式增加濕度,同時適當通風,實施晝揭夜蓋提溫,逐步擴大通風量。如果晴天中午棚內超過23 ℃,還需要棚外微噴降溫。雙棚栽培一般內部兩條微噴帶補水保濕,棚外架設降溫吊頭微噴,晴天氣溫超過25 ℃時開啟微噴,持續(xù)1~2小時,注意棚外噴水需要流入排水道,不能再流入菇畦造成水大死菇。溫度低的時候中午通風,高溫的時候早晚通風。通風的時要漸進通風,要1個小時1次逐步加大通風。切忌晴天中午發(fā)現溫度高猛然打開通風降溫,容易毀壞小菇。
6 ? 出菇期幾種常見問題及對策
6.1 ? 平頭菇 ? 菇頂較平,并伴有干尖,可能是在原基形成期或出菇期遇棚內高溫,外界光線較強。此時,應將內外遮陽網放下,無滴膜部分卷起,加強通風降溫。
6.2 ? 黃腿菇 ? 澆水過多,棚內濕度大,溫度高。加大通風,排濕降溫,及時采收。
6.3 ? 營養(yǎng)袋感染 ? 營養(yǎng)袋內出現綠霉、黑點及營養(yǎng)袋破損,表明營養(yǎng)袋已感染雜菌,應及時清理出場,并在袋周圍撒石灰滅菌。
7 ? 采收
4月中旬,羊肚菌菌褶明顯,菌傘未開膜,顏色由深灰色變成褐黃色且明亮,進而變成黑色菌蓋,菌蓋表面蜂窩狀凹陷充分伸展時顏色明亮,羊肚菌大小基本定型,香味濃,即可采收。采收宜早不宜晚,最好的羊肚菌,菌柄白色有光澤,蓋黑色,棱角分明。用鋒利的小刀從近地面約1 cm的快速斬斷,放入專用小框中,按質量分等級及時出售或者曬干加工。鮮品銷售一般用泡沫箱包裝,每箱不超過10 kg。除鮮賣外,采摘當天就需要及時攤曬或烘干。干燥加工時勿弄破菌帽。逐一將羊肚菌單個擺放于透氣的竹制曬片上,保持上下通風,不要擺放太厚,以免造成曬干慢或擠壓變形??梢韵热諘癜胩鞎竦舨糠炙?,下午用烘干機低溫40~45 ℃烘4~5小時。將成品裝于塑料袋密封,包裝好后,入庫保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處。
朱保忠,李文輝,袁平,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郵編723100;杜勃蓉,漢中市南鄭區(qū)大河坎鎮(zhèn)政府農業(yè)綜合辦公室。
收稿日期: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