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思維敏捷的發(fā)展階段,在以學生的興趣為基點的教學下往往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關鍵在于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開展科技競技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意識。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開展科技競技活動的重要性,精心備課,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促進科學思維的形成。
【關鍵詞】競技活動;實效性;實踐能力;教學策略
引言
現代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師主導型課堂已逐漸難以適應時代和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真正的教育應是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開展科技競技活動作為小學科學的重要教學內容,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競技意識、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注重在課堂上所進行的實踐活動,積極備課,提高小學科學教育的實效性。
一、科技競技活動對提高小學科學教育實效性的意義
科技競技活動的開展更能體現主體的轉換。在不同的教學目標下所對應的主體不同,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育主體所對應的是教師,學生是被動學習者,教學過程的主體不是學生,同樣教育結果指向成績,主體目標也不是學生本身。學生作為學習的主要承擔者卻在學習過程中喪失自身。素質教育背景下,實現了學生主體的回歸,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科技競技活動就是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性,把教育的功能真正落實到人的發(fā)展上。
科技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F代社會更加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是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萍几偧蓟顒涌梢耘囵B(yǎng)學生敢于挑戰(zhàn),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競技活動中可以使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在實踐活動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提出新的想法,使學生能夠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提高學習興趣。通過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很好的發(fā)掘學生的潛能。
二、開展競技活動,提高科學教育實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方式。
科學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是進行科學競技活動的必要準備條件。從教學方法來說,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自發(fā)探究與思考,可以運用合作探究法,教師通過引入生活情景,將課堂所學內容融入生活實際,在探究過程中引發(fā)學生思考。教學要求在科學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以往教師主導實驗過程的情況,學生知識進行步驟和實驗結論的記憶,由于缺乏具體操作的步驟,使學生缺少自主思考和探究,對于學生思維能力有著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師必須在競技過程中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進行《廢棄改造制作》的競技活動時,突出競賽主題為“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啟發(fā)學生不要被學科界限所限制,要融多學科為一體,要有數學計和美術設計為輔助,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要制定競賽規(guī)則和評選標準,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和設計,在評選完成之后可以增加總結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總結在設計過程中用到的科學知識。通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意識,滿足了學生的想象力,強化了學生的協作意識與探究能力。
(二)在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中提高應用能力
把科學知識與實際相聯系不僅能夠提高趣味性,還能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科學競技活動內容知識和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將科學實驗結合實際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課上課下兩種教學資源??茖W知識與生活是雙向互動的關系,與生活實際的結合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思考,因此教師應注重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從教學手段來說,就是要結合多媒體設施,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茖W這門學科是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教師要把握科學學科特點,這門學科具有理論上的抽象性,邏輯上的嚴謹性,學生個人在將其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時難度較大,教師應該認真?zhèn)湔n,聯想生活實際,有效的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再具體得科學競技中,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導入方法,將具體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把競技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例如在進行小學科學《筷子“折了”》這一競技活動時,準備生活中常見的道具,筷子、玻璃杯、水,觀察筷子在水中所呈現的狀態(tài),學習光的折射原理,競技步驟為1.把筷子插進一個空杯子里,觀察筷子的形狀、粗細和角度是否有變化。2.在裝水的杯子里把筷子由中心移到杯邊,觀察其變化。3.得出實驗結論:這種現象的發(fā)生是因為光的折射,即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現象。通過這種有趣的實驗與競技結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啟發(fā)學生在課下觀察硬幣、筆等物體在水中的形態(tài),通過日常生活的實驗觀察,培養(yǎng)學生把科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加強學生對生活事物的觀察能力,有助于發(fā)散學生思維。
(三)分層教學,做到科學競技活動彈性化
分層教學是保證競技公平的關鍵,教師必須把握學生個性與共性的辯證統一,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分層教學,既要有統一編排的進度,又要進行關照學生的學習進度。首先要注重教學的系統性,要對科學總體教學目標進行系統的編排和實施,在學期末要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把系統性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接受著共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步驟,這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礎上的。其次,教師還要進行個別教學和個性化輔導。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知識,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展開教學。這是建立在系統化教學基礎上的,教師要結合上,中,下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系統化教學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異步教學。具體策略包括分層設問,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相應的個性化教學。提問時要有意傾向于對基礎較差的學生的提問和解答,同時兼顧對高層次學生的啟發(fā)式的提問。例如在進行《認識動物》這一競技活動中,教師要依據學生水平程度分配任務,主要任務有描述動物的外貌,神態(tài),了解動物的習性,特征,以及進行動物的相關創(chuàng)作等。
結語
在科學教學中進行科學競技活動需要教師進行積極的課前準備 學習相關的競技活動知識,在科學競技活動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通過合理的分組,促進學生的團隊意識的形成,同時,在組與組的競爭之間培養(yǎng)競爭意識,在科技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最后要注意分層評價,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主體作用,增強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李開榮.試論科技競技活動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18):108-109.
[2].劉婷.科學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和諧的“做中學”課程環(huán)境[J].小學教學研究,2009,(1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