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奎
摘 要:活動型課堂是高中政治課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推進教學改革,實施有效教學最為關鍵的抓手。社區(qū)資源融入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的做法,著眼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和長遠發(fā)展,使理論觀點與活動體驗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在實踐活動歷練中成長,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強調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當下,高中政治課更應避免簡單的灌輸和空洞的傳授,更要積極主動地挖掘社區(qū)資源的價值,構建其融入活動型課堂的有效模式。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社區(qū)資源;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模式
打造好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和課程標準修訂的重中之重,而社區(qū)資源如何有效融入高中政治課,通過創(chuàng)設開放多元的教學情境,提供一系列課內與課外共同探究的活動及其結構化設計,實現(xiàn)學科知識與學生的日常實踐相結合,社區(qū)資源與活動型課堂的教學設計相契合,無疑是當前的一大研究熱點。本文也將就此展開探討,以供借鑒。
一、借助社區(qū)資源建構校內實踐活動,實現(xiàn)知行合一
塑造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是眼下思想政治課教學轉型的有效方法,而培育實踐智慧是高中政治活動型課的價值之所在。但任何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都必須以某些課程資源為支撐,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也不例外。構建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模式,充分運用社區(qū)資源開展校內實踐活動與評價,讓學生回歸生活的世界,可以滿足不同學生個體的特殊興趣與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學科課程的缺陷以及此前思想政治課在實施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評價上的模糊和實踐性上的不足,既可以將教材內容加以應用和實踐,又可以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使之更加豐滿、更加充實,從而大大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活動實施我們可以分四步走:第一步:找到一個活動切入點,并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第二步:圍繞切入點,尋找需要的具體資源;第三步:盤點社區(qū)資源清單,尋找社區(qū)內的資源特色;第四步:發(fā)揮社區(qū)資源的作用,為我所用。例如,在開展《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學校內部的實踐活動時,我們可以把整個學校模擬成一個社會活動場所,邀請社區(qū)的領導、志愿者,企事業(yè)員工等人力資源實際參與到學?;顒又衼?。教師根據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豐富的、貼合學生特點的各種崗位,供學生上崗并開展他們的工作。整個過程以培養(yǎng)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學生在工作實踐的過程中,在不同崗位角色的扮演中,為他人或提供相應的服務或進行管理。社區(qū)人力資源正面積極地與學生溝通互動,共同完成任務,學生可以從中了解到更多的經濟社會信息,拓展知識視野,并在潛移默化中更深刻理解政治學科知識,達成學習目標,提升實踐智慧。
二、主動利用社區(qū)資源開展校外實踐活動,落實立德樹人
普通高中課程體系中,思想政治課既是重要的知識性課程,又是一門具有綜合性功能的德育課程,課程的實踐性和德育性是思想政治課貫穿始終的重要屬性。相較于校內實踐活動而言,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開展校外實踐活動更能為學生思想政治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具體的、真實的體驗,它其實可以看作是事實活動型學科課程的社會大課堂。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視域下,從高中生的成長需要、知識需要和生活需要出發(fā),結合人們喜聞樂見的社區(qū)資源,圍繞思想政治學科內容主題,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志愿活動、社會調查和參觀訪問,可以加深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與公民意識,對于高中生的人格品質與世界觀的形成,甚至未來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構建校外活動型思想政治課模式可以圍繞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課程模塊中的核心議題,引導學生聯(lián)系社區(qū)資源,如晉江市五點市傳統(tǒng)街區(qū),草庵的人文資源,陽光街、萬達金街的經濟資源,市鎮(zhèn)街道黨政機構、社會團體的組織資源等,開展各種類型的思維探究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逐漸把握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等多重復雜關系。學生在參與運用社區(qū)資源的實踐活動后可以進行自我記錄和小結,教師也可以同時記錄實踐活動全過程,并在單一主體實踐活動結束后進行交流、分享和總結。如以社會調查為例展開實踐活動:首先,確定調查主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分配任務;其次,收集信息資料,進行妥善保存,以備后續(xù)活動;然后,再進行整理、歸納資料,撰寫調研報告;最后,各組交流分享調研報告,師生共同評價調研結果。而這些,既能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學科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從而更好地達成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的課程目標與學科使命。
綜上所述,建構社區(qū)資源融入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的模式,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及其多樣的設計,把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社區(qū)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并且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使社區(qū)資源融入課堂,課堂內容依托活動、活動過程發(fā)展素養(yǎng)的理念真正得到了落實。
(本文系2020年泉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社區(qū)資源在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的應用研究》 (課題編號:QJYKT2020-11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戴宵玲,方軍.以活動型課程建設推進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J].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2017(06):13-16.
[2]陳式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活動型教學”模式建構[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06):77-81.
[3]朱志平,向永知,楊春玉.思想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建構與實踐[J].基礎教育課程,2018(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