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質疑意識,肯定學生的批判性觀點,運用閱讀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通過任務拓展不斷加強引導,促使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批判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9-0127-02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把技能訓練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側重知識點講解,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英語教學需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綜合開展,其中閱讀是最為重要的知識攝入方式,教師應該重視閱讀教學,科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一、批判性思維的內涵
批判性思維包括思維過程中洞察、分析和評估的過程。它包括為了得到肯定的判斷所進行的可能為有形的或者無形的思維反應過程,并使科學的根據(jù)和日常的常識相一致。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思維技能,也是一種思維傾向,能夠體現(xiàn)出個體的思維水平。批判性思維沒有學科的邊界,幾乎所有關于智力的論題都可以從批判性思維的角度來審查和思考。
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的、自我校準的判斷。核心批判性思維技能包括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和自我校準。其中,解釋是指對各種經(jīng)驗、事件、習俗、情景的理解;分析則是能夠準確識別主體意圖和陳述之間的關系,理解表達目的和表達形式;評估是評價陳述內容的可信性;推論是根據(jù)數(shù)據(jù)和陳述得出合理結論;說明是陳述推論的結果。擁有批判性思維,就是要對知識抱有真誠、客觀的態(tài)度,對各種不同的意見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能夠準確鑒定問題,進行理性分析,有目標地去解決問題,審慎地做出判斷。
二、培養(yǎng)初中生批判性思維的必要性
(一)促進雙向閱讀
初中英語閱讀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學生一方面需要通過閱讀了解文本內容,掌握篇章結構,然后理解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另一方面還需要對文本做出反應,根據(jù)自身的價值觀念和立場,結合經(jīng)歷做出判斷。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最為主要的部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批判性地看待閱讀材料,既要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贊揚,又要結合自身的理解,保持質疑、思考。批判性思維能夠促進學生從多個視角開展英語閱讀,促進雙向閱讀,加強閱讀質量和學習質量。
(二)更好地與現(xiàn)實生活連接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讓學生接受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教材中的每一篇英語閱讀課文都是編者經(jīng)過千挑萬選確定的,包含了一定的價值觀念、文化傾向,教師除了要鍛煉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批判性思維能夠讓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結合實踐內容進行思考,從而增強初中英語教學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有利于拓展閱讀的廣度和深度。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途徑
(一)激發(fā)學生的質疑意識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地引導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通過一些常見的問題,讓學生對照閱讀文章,深入思考。讓學生在面對一篇閱讀文章,首先要思考作者的目的、主題:“what is theauthors purpose for writing?”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閱讀文章,思考作者的論證基礎,探索作者運用的例子,找到作者強有力的觀點,探索作者的主觀想法。最后,從文章當中找出作者最終的寫作結果,以及立場態(tài)度,將作者的觀點進行肢解,掌握各部分之間內部的聯(lián)系。
人教版英語九年級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一文講述的是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學習者,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觀點是什么?作者在陳述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學習時提出了幾個策略:培養(yǎng)對所學內容的興趣、練習并從錯誤中學習、發(fā)展學習技能,以及提問題。為了論述這幾個方面,作者旁征博引,運用了舉例論證、比喻論證等方法。那么,這幾個論據(jù)選取得怎么樣?與生活是否緊密相關?具有怎樣的指導意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踐出發(fā),說說應該怎么樣提出問題,從錯誤中獲取了哪些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取得了怎樣的效果,從而讓學生大膽地質疑課文觀點,用英語組織語言。
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首先要幫助學生跳出課文束縛,從客觀的角度審視作者的觀點,抓住課文重點,了解課文主題,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思考。
(二)肯定學生的批判性觀點
提高批判性思維,首先要學會解決問題。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質疑,運用批判的眼光去學習,在批判的過程中學習他人的觀點、理論,從他人的想法中汲取營養(yǎng),并且能夠從容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比如,教學人教版英語八年級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教師可以就這個話題,引發(fā)學生討論:你想過擁有自己的機器人嗎?初中生對電影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關于機器人的科幻電影,如機器人承擔著人類仆人的角色,照顧人類的飲食起居,做家務、干臟活,還有些機器人專門從事危險性工作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你認為機器人在未來會不會像人類一樣會講話、能思考?這時有些學生會拿出課本上詹姆斯·懷特的觀點,認為機器人很難像人類一樣做事;有些學生認為機器人可以在未來幾十年達到人類的語言水平,像人類一樣做事。無論學生選擇哪一種,教師都要繼續(xù)問下去,促使學生一直心存疑問:機器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怎樣的?機器人是否會具備智慧?如果機器人擁有了語言,是否會主宰社會?他們最終會輔佐人類還是利用人類?最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甲乙兩方,讓學生就課文中的某一觀點開展辯論,采用查字典、列提綱等方法組織語言,展開激烈的辯論。
學生在辯論過程中,能夠從正反兩方面看待問題。教師要善于肯定學生在辯論中產(chǎn)生的批判性觀點,讓學生敢于質疑,不斷地完善、充實自己的觀點,從而進一步提高批判性思維。一般而言,初中生已經(jīng)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獨立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為了強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運用閱讀分析強化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離不開生活實踐,教師要抓住閱讀文本的主題,深度分析課文主題與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點,讓學生結合生活實踐,運用批判性的觀點思考問題。
比如,人教版英語九年級中有一篇文章是Can you please...?這篇英語閱讀課文講的是如何禮貌地請求別人,“Where are the restroom?”和“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這兩句話都是詢問衛(wèi)生間在哪里,但是第二句明顯要委婉一些、禮貌一些。在英語中,禮貌用語要長一些,“Could you please...?”“Can I ask?”這樣的語言都是比較有禮貌的,如果面對陌生人,在尋求幫助之前甚至要先說一句話作為鋪墊。
在教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英語和漢語做比較,這樣的說話方式是否合適,是不是用的禮貌詞語越多越好。如果在國內,我們又會如何請求別人的幫助。學生要在文章當中找出作者的最終觀點,分析理由,也就是為什么委婉的語氣更加有禮貌,分別找出論題和結論,分析作者這樣說的理由,從生活當中舉例子。初中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開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利用課文中的內容指導實踐,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然后用英語描述自己的觀點。此外,在閱讀教學中,很多時候需要學生分小組探討問題,這時教師要格外注意那些靦腆的學生,要給這些學生充足的發(fā)言時間,鼓勵這些學生在小組內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當學生回答問題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也不能一口否定,可以采用建議性的語氣,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觀點,不斷修改自己的答案。
(四)在拓展任務中鍛煉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維是素質教育理念所推崇的重點教育內容和培養(yǎng)目標,教師應該結合課內外實踐,開展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增加閱讀訓練任務,提高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和批判性。在完成閱讀教學任務后,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安排一定的閱讀拓展任務。
初中生正處于思維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面對一些社會問題,教師要讓學生開動腦筋,使學生時刻想著遇到某些問題應該怎么做,這樣是否可行,并想到相應的對策,學會探討對策的可行性。比如,應對環(huán)境污染問題,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對策,現(xiàn)有的對策有哪些,垃圾分類、生產(chǎn)環(huán)保材料、禁止工廠排污等,這些對策有哪些弊端,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這些問題都可以作為課后的拓展性任務。教師在設計拓展任務的時候,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見,勇敢表達觀點。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思辨能力,是一種審辨式的思維概念。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當中,批判性思維強調的是基于標準的評價和判斷,從本質上看是一種對觀點的評價活動,但是這種評價并不是隨意的,也不是完全出于個人情緒和觀念的,而是有邏輯、有標準的。初中英語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評價,闡述課文的主題,明確作者的觀點,依附于普遍性的觀點,理性地去評價、判斷。
經(jīng)過素質教育體制改革,初中英語教學以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提高為根本教學目標,變得更加全面化,不但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進行文化滲透,還要求教師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yǎng)和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性,將閱讀教學文本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給學生更多思考和發(fā)言的機會,讓學生視野開闊,深化閱讀內容,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江琴花.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校園英語,2020(2).
[2]黃慧燕.基于批判性思維的初中高學段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3]李林.試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中學生英語,2019(8).
[4]崔黎.基于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例談[J].新課程(中學),2018(12).
[5]艾禮崗,王尤怡.批判性思維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yǎng)[J].知識文庫,2018(7).
【作者簡介】梁宏圖(1984— ),女,漢族,廣西玉林人,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一級教師,現(xiàn)就職于玉林市玉州區(qū)第一實驗初級中學,研究方向為初中英語教學及研究。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