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手撲牙簽三萬軸,不辭風(fēng)日坐檐廊”
      ——北宋雕版印刷技術(shù)的堂邑一脈及其與清代聊城木版書業(yè)的繁盛

      2021-11-02 00:21:48
      山東圖書館學(xué)刊 2021年5期
      關(guān)鍵詞:老殘東昌書業(yè)

      徐 雁

      (南京大學(xué)信息管理學(xué)院,江蘇南京 210023)

      自10世紀(jì)下葉開始,儒家經(jīng)籍和文人學(xué)士文集的出版開始采用雕版印刷技術(shù),從此往后的千年左右,木板書籍成為華夏文化學(xué)術(shù)的主要傳播和傳承方式。

      宋景德二年(1005)五月初一,祭酒邢昺(932—1010)在宋真宗檢視國子監(jiān)時奏言:“國初印板止及四千,今僅至十萬,經(jīng)、史、義疏悉備。曩時儒生中能具書、疏者百無一二,縱得本而力不能繕寫,今士庶家藏典籍者多矣,乃儒者逢時之幸也。”

      蘇軾(1037—1101)在《李氏山房藏書記》中也說到:“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歲市人轉(zhuǎn)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xué)者之于書,多且易致如此。”

      從儒生幸而得書,忙不迭地手抄筆錄,到儒家經(jīng)、史、義疏及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甚至士庶之家不乏典籍收藏者,邵、邢、蘇三人接續(xù)見證了雕版印書在當(dāng)時社會的應(yīng)用實況,以及這一新事物帶給當(dāng)日讀書人和藏書家的劃時代之便。

      1 金、元時代山西平水(陽)的雕版印書業(yè)

      蒙古太宗四年(1232)有令于平陽設(shè)置“經(jīng)籍所”,在燕京(今北京)設(shè)置“編修所”,據(jù)《元史·耶律楚材傳》云:“由是文治興焉。”但這些金、元代刊刻的書籍,遭遇后來的戰(zhàn)亂兵火幸存者極少。

      2 承續(xù)元代平陽雕版技藝的山東堂邑手民

      史載,洪武二十二年(1389)十一月,朱元璋(1328—1398)“以河南彰德、衛(wèi)平、歸德,山東臨清、東昌諸處,土宜桑棗,民少而貴地利,山西民眾地狹故多貧,乃命后軍督府柬事李恪等諭其民,徙者,驗丁佃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焙槲涠拍?1396)九月,據(jù)后軍督朱榮奏報:“山西貧民徙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千七十二頃?!表氈诒黄纫泼竦臅x南人群之中,或有掌握雕版印刷技藝的“手民”,成為后來堂邑以至聊城雕版印刷業(yè)興起的前因。

      按,在北宋之前,“手民”是指木工、木匠的書面稱謂。陶谷(903-970)《清異錄》云,有“運斤之藝”的“木匠”,又稱“手民”“手貨”。自雕版印刷技術(shù)普及運用之后,“手民”遂為從事雕版刻字工匠的專稱。如清代知名畫家汪昉(1799—1877)在《兩當(dāng)軒集序》中云:“亟為鳩工,集手民于廳事,自治饌具以供億之,命其子執(zhí)武朝夕監(jiān)視,幾及一年,剞劂完竣?!?/p>

      3 清代東昌府城的雕板書業(yè)——以“書業(yè)德”“善成堂”書莊為例

      由明及清,東昌府得益于“漕運”的興盛,很快發(fā)展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的九大商埠之一,民生發(fā)達(dá)、經(jīng)濟繁榮、文教昌盛達(dá)數(shù)百年之久。就木板書業(yè)而言,魯西民間曾經(jīng)流傳有一支名為《逛東昌》的俚曲,其中有唱詞云:“書鋪開了幾十處,刻版印書銷四方?!拇蠹摇曂ㄋ暮?,貿(mào)易遠(yuǎn)達(dá)黑龍江。首屈一指‘書業(yè)德’,‘寶興’‘有益’‘善成’堂……書店事業(yè)冠全省,各地書販奔東昌?!笨梢娗宕癜鎴D書印刷發(fā)行業(yè)在東昌府城的經(jīng)營盛況。且來具體看看其中頗有代表性的郭氏“書業(yè)德”及傅氏“善成堂”兩家書莊的業(yè)務(wù)發(fā)展史。

      3.1 “書業(yè)德”書莊

      “書業(yè)德”創(chuàng)辦于清康熙年間,其資東為山西靈石縣郭姓人氏。原鋪址在東昌府東大街與安樂巷相交的丁字路口稍西路南,后遷南順成街路西,成為當(dāng)?shù)刈畲髸?。臨街有五間門面,大門有楹聯(lián):“書藏二酉,業(yè)積三多?!焙笤河袕d堂、作坊、倉房、宿舍等百余間。

      “書業(yè)德”書莊“資本雄厚,書板達(dá)千余種,在紙張、印刷、裝訂等各方面都十分講究。特別在校對上更為重視,專設(shè)??毕壬濉⒘?,雕刻工七、八人,負(fù)責(zé)校對、改補工作,所以‘書業(yè)德’的書錯字極少,雕板精良,字畫清晰。因而經(jīng)營范圍日益擴大,生意興隆。據(jù)其末任經(jīng)理、山西祁縣人陳繼先說,當(dāng)年的‘書業(yè)德’最興隆時,有職工百余人。除聊城總號外,還在山西太原、祁縣、忻縣、介休、平遙及山東濟南等地,設(shè)有十多個分號和代銷處,大量推銷其書?!?/p>

      如今在古舊書市場上,尚有以“書業(yè)德記”“書業(yè)德梓行”“東昌書業(yè)德記”之類牌記發(fā)兌的《增刪卜易大全》等。如《注釋分體試帖法程》封面,還加鈐有陽文木刻印語:“書業(yè)德自在江浙蘇閩采選古今書籍發(fā)兌”。

      3.2 “善成堂”書莊

      據(jù)聊城地方史志文獻記述,“善成堂”書莊“開業(yè)于清乾隆初年(1736年后),正當(dāng)聊城歷史繁榮的鼎盛時期。善成堂的資東姓傅,落籍四川,原為舉人。大比之年,進京趕考,落第而歸。路過聊城,見聊城書莊林立,書院滿城,商業(yè)繁榮,文運大開,為他地所罕見。遂生戀意,于是立志在聊城經(jīng)營書業(yè)。乃輦運大批資財,在聊城開辦‘善成堂書莊’。并在北京開設(shè)‘天成堂書店’,在濟南、濟寧、菏澤、張家口、包頭等地設(shè)‘善成堂分號’,規(guī)模相當(dāng)可觀?!睋?jù)說在位于北京琉璃廠東街路南的鋪面門前,有一副楹聯(lián):“善言善行,其則不遠(yuǎn);成己成物,斯文在茲”,其上、下聯(lián)首字,嵌有“善成”二字。

      那么上述諸說孰是孰非?因文獻不足征的緣故,姑且存此一疑,以待識者方家來日的深細(xì)考證。

      開業(yè)以后,它看好的是當(dāng)年科舉士子大量需要參閱的“闈墨”,為此,先后積累了《順天闈墨》《直隸闈墨》《山東闈墨》等書版100余種。還投資選刻了經(jīng)、史、子、集,以及小說、醫(yī)書、畫譜、棋譜、善書、術(shù)數(shù)、啟蒙讀物等,如《官板四書》《五經(jīng)備旨》《十三經(jīng)注疏》《說文解字》《史記》《漢書》《資治通鑒》《三國志》《繡像水滸傳》《千家詩》《古文觀止》《明儒學(xué)案》《西游記》《聊齋志異》等自有書版400余種,如《五柳仙宗》有“東昌善成堂書局藏板”牌記。

      與其他書莊相比,“善成堂”最為講究書籍的裝幀,以及內(nèi)葉版式、字體的美觀。其書板,多由堂邑縣雕板能手進行原刻或翻刻,并高價聘請有“圣手書生”之稱的該邑名家劉鳳藻寫書簽,而由其寫樣后刊刻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昭明文選》,融柳公權(quán)、歐陽詢筆法于一體,美輪美奐。有的書則由當(dāng)?shù)貢倚て烟飳憳雍蟾吨T刊刻。不僅講究封面、扉頁及正文用紙的選擇,而且對多冊成套的書,還裝幀以精美雅致的“書套”“書夾板”或“書匣”。其業(yè)務(wù)鼎盛時,先后在濟南、濟寧、菏澤、張家口、包頭、成都、漢口、重慶,以及江西滸灣、湖北沙市等地設(shè)有分號,在京城設(shè)有“天成堂書莊”。

      善成堂除自己印書以外,還販賣其他各家出版書籍。

      3.3 劉鶚《老殘游記》中老殘涉足訪談的書莊

      大凡讀過劉鶚(1857—1909)所寫《老殘游記》者,閱到第七回《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閑訪百城書》中的一段描述,都會對作品主人公老殘的東昌府(今山東聊城)府城之行留下深刻印象。

      按,劉鶚譜名震遠(yuǎn),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公約,別署老殘,筆名有“鴻都百煉生”。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他承襲家學(xué),但嘗試科場不利,而棄絕科舉之業(yè),廣泛研習(xí)水利、算學(xué)、醫(yī)學(xué)、金石、天文、音律、訓(xùn)詁各種學(xué)問。而立之年,曾引進西方石印技術(shù),在上海開設(shè)石昌書局,但不久倒閉。清光緒十四年(1888)至二十一年(1895),先后入河南巡撫吳大澄、山東巡撫張曜幕府,幫辦治黃工程,成績顯著,被保薦到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以知府任用。光緒二十九年(1903),他46歲時開筆寫作小說《老殘游記》,先后連載于上海《繡像小說》及《天津日日新聞》。作品中的主人公老殘,是個搖個串鈴浪跡南北方的行醫(yī),足跡所至,可見清末山東一帶民情社貌。

      據(jù)書中的敘述,老殘雇車經(jīng)陸路官道進到東昌城內(nèi),找了一家干凈客店安置停妥。次日早飯后,便走上街去尋覓書店:

      尋了許久,始覓著一家小小書店,三間門面,半邊賣紙張筆墨,半邊賣書。遂走到賣書這邊柜臺外坐下,問問此地行銷是些什么書籍。

      那掌柜的道:“我們這東昌府,文風(fēng)最著名的。所管十縣地方,俗名叫做‘十美圖’,無一縣不是家家富足,戶戶弦歌。所有這十縣用的書,皆是向小號來販。小號店在這里,后邊還有棧房,還有作坊。許多書都是本店里自雕板,不用到外路去販買的。你老貴姓,來此有何貴干?”

      老殘道:“我姓鐵,來此訪個朋友的。你這里可有舊書嗎?”掌柜的道:“有,有,有。你老要什么罷?我們這兒多著呢!”一面回過頭來指著書架子上白紙條兒數(shù)道:“你老瞧!這里《崇辨堂墨選》《目耕齋》初、二、三集。再古的還有那《八銘塾鈔》呢。這都是講正經(jīng)學(xué)問的。要是講雜學(xué)的,還有《古唐詩合解》《唐詩三百首》。再要高古點,還有《古文釋義》。還有一部寶貝書呢,叫做《性理精義》,這書看得懂的,可就了不得了!”

      老殘笑道:“這些書我都不要?!蹦钦乒竦牡溃骸斑€有,還有。那邊是《陽宅三要》《鬼撮腳》《淵海子平》,諸子百家,我們小號都是全的。濟南省城,那是大地方,不用說,若要說黃河以北,就要算我們小號是第一家大書店了。別的城池里都沒有專門的書店,大半在雜貨鋪里帶賣書。所有方圓二三百里,學(xué)堂里用的《三》《百》《千》《千》,都是在小號里販得去的,一年要銷上萬本呢。”

      老殘道:“貴處行銷這‘三百千千’,我到?jīng)]有見過。是部什么書?怎樣銷得這們多呢?”掌柜的道:“噯!別哄我罷!我看你老很文雅,不能連這個也不知道。這不是一部書,‘三’是《三字經(jīng)》,‘百’是《百家姓》,‘千’是《千字文》;那一個‘千’字呢,是《千家詩》。這《千家詩》還算一半是冷貨,一年不過銷百把部;其余《三》《百》《千》,就銷的廣了。”

      老殘說:“難道‘四書五經(jīng)’都沒有人買嗎?”他說:“怎么沒有人買呢,《四書》小號就有?!对姟贰稌贰兑住啡?jīng)也有。若是要《禮記》《左傳》呢,我們也可以寫信到省城里捎去。你老來訪朋友,是那一家呢?”

      老殘涉足的這家“半邊賣紙張筆墨,半邊賣書”有三開間門面的書店,所指或是聊城老字號書莊之一“善成堂”。

      4 清代東昌府城木刻書業(yè)對近代聊城文教活動的促進

      據(jù)地方史志記載,東昌府城的雕版印書行業(yè),主要興盛于清康熙年間到光緒年間的200年左右的歷史時段。當(dāng)年,東昌府城在古樓東大街及東門內(nèi)外,先后或同時存在包括“書業(yè)德”“善成堂”在內(nèi)的“東昌書莊四大家”的(另兩家為“寶興堂”和“有益堂”),還有“二酉堂”“敬文堂”“文英堂”“文蔚堂”“文筠堂”“錦文堂”“崇文堂”“聚文堂”“聚錦堂”“聚和堂”“聚盛堂”“書業(yè)成”“寶書堂”“經(jīng)余堂”及“葉氏書林”等。其所刊刻、刷印、裝訂、銷售的木板線裝書在南、北方都大有市場。

      4.1 清代木刻書業(yè)與東昌府的書院

      雕版印書業(yè)的繁盛,對東昌府城的文教活動產(chǎn)生了極其有益的影響。

      據(jù)清宣統(tǒng)二年(1910)《聊城縣志》記載,明、清以來,東昌府有東林書院、光岳書院、龍灣書院、陽平書院、啟文書院、攝西書院,設(shè)有書齋(屋、庫),所藏書有數(shù)千卷,也有達(dá)萬余卷者,大多來自購置、有關(guān)官員捐贈,以及書院自刻書籍及交換所得,也有朝廷御賜者。到清末明初,書院大都改為新式學(xué)堂,進而改稱學(xué)校。

      4.2 清代木刻書業(yè)與東昌府的私家藏書

      楊兆煜字炳南,一字熙崖,清聊城縣(今屬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人。嘉慶戊午年(1798)考中舉人,銓任即墨縣教諭六載,篤嗜文史,性喜搜羅古書。曾走訪當(dāng)?shù)孛鞔醢钪?1513—1600)、清郭廷翼(1692—1759)等藏書之家,遂立意從事藏書,大力搜求地方文獻,得宋、元古槧數(shù)十種。于嘉慶二十三年(1818)乞養(yǎng),辭官返回聊城。家有“厚遺堂”,書齋名曰“袖海廬”。其所藏書,鈐印有“古東郡厚遺堂楊氏藏”“東郡楊氏厚遺堂珍藏”等。

      楊兆煜長子楊以增(1787—1855),字益之、至堂,別署東樵。自幼得覽家藏群籍,道光二年(1822)進士。三年后,他開始收藏宋、元珍本?!跋蚵匋S蕘圃陶陶(室)故事,心艷羨之而不可得也?!钡谀戏綄W(xué)人包世臣(1775—1855)、錢儀吉(1783—1850)、梅曾亮(1786—1856)、吳熙載(1799—1870)、高均儒(1811—1868)的先后幫助下,終于得償素志。他們先后幫助鑒別古書版本及古書畫,因此,楊氏所購書籍大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在他們的幫助下,還??塘恕逗T撮w叢書》數(shù)十種。

      “海源閣”藏書計達(dá)3236種,20余萬卷。先后獲得了“清末四大藏書樓”和“南瞿北楊”的美譽。

      5 清代東昌府城書文化活動在現(xiàn)代的不幸終局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在清廷結(jié)束科舉考試選拔各級文官的制度后,善成堂的“闈墨”市場一落千丈。而辛亥前后,西式新學(xué)堂、學(xué)校的興起,以及石印、鉛印書籍大行其市,中華書局、振動書局及攝西書局先后入駐聊城,使得所有各家各鋪傳統(tǒng)木板書業(yè)的市場份額不斷減少。再加上20世紀(jì)上葉軍閥、土匪、日寇接連侵?jǐn)_,善成堂勉強撐持到1945年,終于不得不宣告停業(yè)。

      至此,自明洪武以來,從山西平水一脈相傳到堂邑,然后在清康熙年間開始,至東昌府城里日益發(fā)展繁盛起來的雕版印書業(yè)終至衰竭,令人扼腕唏噓。長達(dá)約五六個世紀(jì)的東昌書業(yè)史,只能在擁有該地刻本收藏的海內(nèi)外圖書館里一睹其真容了。

      注釋

      ①⑧李瑞良《中國出版編年史(增訂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6-237頁,第376頁。

      ②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36頁。

      ③鄭振鐸《“中國印本書籍展覽”引言》,見《鄭振鐸文博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91-192頁。

      ④羅樹寶《中國古代印刷史》,北京:印刷工業(yè)出版社,1993年,第203-206頁。

      ⑤魏隱儒《中國古籍印刷史》,北京:印刷工業(yè)出版社,1988年,第80頁。

      ⑥葉德輝《書林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第89-90頁。

      ⑦孔天監(jiān)《藏書記》,見李希泌、張椒華《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25-26頁。

      ⑨趙萬里《從簡牘文化說到雕版文化》,見冀淑英、張志清、劉波主編《趙萬里文集》第1卷,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第183頁。

      猜你喜歡
      老殘東昌書業(yè)
      書業(yè)再次盯上開團
      出版人(2022年5期)2022-05-25 08:32:40
      書業(yè)如何擁抱新渠道?
      出版人(2021年11期)2021-11-25 07:34:04
      2020書業(yè)年度評選揭曉
      出版人(2021年2期)2021-04-01 07:15:32
      對書業(yè)的30個預(yù)判
      出版人(2020年5期)2020-11-17 01:45:18
      自由與羈絆
      ——神性與人性的統(tǒng)一
      新生代(2019年9期)2019-11-14 08:30:17
      自由與羈絆
      ——神性與人性的統(tǒng)一
      新生代(2019年8期)2019-11-13 13:56:33
      藏東昌都盆地沉積構(gòu)造演化及油氣遠(yuǎn)景分析
      顧尹賢??《節(jié)錄·老殘游記》
      記我美麗的家鄉(xiāng)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東昌湖污染研究
      白山市| 高陵县| 罗江县| 罗田县| 宁晋县| 黑水县| 雷山县| 海丰县| 长治县| 肇庆市| 济源市| 瓦房店市| 绿春县| 奉节县| 莱西市| 黄骅市| 紫金县| 葫芦岛市| 钦州市| 清徐县| 孝感市| 文安县| 公安县| 宜春市| 天峨县| 凉山| 武安市| 富裕县| 新干县| 香港| 台北县| 新安县| 林周县| 南投县| 瑞昌市| 年辖:市辖区| 阜宁县| 尤溪县| 长汀县| 杭州市|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