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汶涵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干預運用在小兒拔牙中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進行診治的60例兒童患者作為對象,隨機分成兩組,一般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使用心理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以及焦慮評分等情況。結(jié)果:就護理滿意水平指標來看,觀察組情況明顯優(yōu)于一般組,統(tǒng)計學具有影響(P<0.05);比較兩組焦慮評分,存在顯著不同,有影響(P<0.05)。結(jié)論:對小兒拔牙患兒的護理,運用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更好地提升患兒在拔牙過程中的配合度,緩和患兒的焦慮情緒,值得臨床推薦使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小兒拔牙;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43
在小兒患兒拔牙過階段中,因為患兒自身的年齡非常小,在治療中,對于醫(yī)護人員的依從性并不是非常高,無法主動配合治療,拔牙對其帶來非常大的疼痛感,對拔牙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抵觸、恐懼情緒[1]。在傳統(tǒng)護理中,對患兒開展心理護理干預,對于患兒拔牙具備非常凸顯的護理成效。為了能夠更好地研究研究心理護理干預運用在小兒拔牙中的臨床護理效果。選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進行診治的60例兒童患者作為對象,隨機分成兩組,一般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使用心理護理,詳細資料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進行診治的60例兒童患者作為對象,隨機分成兩組,一般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使用心理護理,每組30例患者。入組患者都是主動參與研究,均滿足牙齒疾病相關疾病診斷標準;排除精神異常者,并發(fā)器質(zhì)性疾病者。一般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在4歲至10歲之間,年齡均值(6.4±2.3)歲;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齡在5歲至11歲之間,年齡均值(7.3±2.7)歲。兩組患者如上基本資料比較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不同(P>0.05),可以對比分析[2]。
1.2方法
一般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譬如詳細檢查患者體征等。觀察組運用心理護理干預,護理措施如下,首先就是心理干預:因為患者自身年齡相對非常小,護理人員最好需要充分熟知患兒病情信息和基礎性信息,非常重視患者情緒變化,強化和患者的充分聯(lián)系,依據(jù)患者接受能力,利用非常直白的方式,向患者介紹疾病的具體機制,譬如病發(fā)緣由,診治手段等其他內(nèi)容等,患者才可更加熟悉疾病的相關內(nèi)容,對于疾病的治療也更加深入,最終不斷緩和患者負面的情緒,同時更加安慰患者,向患者介紹以往成功案例,加強患者的信心,使患者運用更加積極地心態(tài),及早恢復身體。其次就是給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詳細闡述健康知識,治療方法和自我護理方法,采用視頻播放、講座等不同形式,使患者更加容易進行接受。然后需要把患者安置在舒服的病房條件中,充分隔離興奮躁動,以及行為紊亂的患者,避免發(fā)生誘發(fā)患者情緒的要素。治療中護理:在治療過程中,重視對于患兒情緒的改變,科學指導患兒在治療過程中,運用不同的姿勢主動配合治療,適度分散患兒注意力,其目的在于緩和緊張情緒,不斷鼓舞患兒主動應對,直到治療結(jié)束。最后就是治療后護理:因為患兒年齡較小,在拔牙后,極易出現(xiàn)畏懼心理,給患兒留下非常大的心理陰影,護理人員必須協(xié)助患兒提升自信心,告知患兒不久后,全新的牙齒又會長出,以此緩和患兒對拔牙的緊張焦慮情緒[3]。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以及焦慮評分等情況。運用SAS 焦慮狀態(tài)評分,低于40 分沒有焦慮,40~47 分屬于輕微焦慮,48~55 分屬于中等焦慮,超過56 分屬于嚴重焦慮。
1.4統(tǒng)計學分析
評定本文研究結(jié)果使用SPSS21.0進行,(x±s)表示計數(shù)資料,利用t檢驗;百分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x2檢測;通過分析如果P值小于0.05,則表示具有影響。
2 結(jié)果
就護理滿意水平指標來看,觀察組情況明顯優(yōu)于一般組,統(tǒng)計學具有影響(P<0.05);比較兩組焦慮評分,存在顯著不同,有影響(P<0.05)。如下表1,表2。
3 討論
拔牙在口腔治療中屬于臨床多見性操作,其會給牙齒局部組織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害,直接誘發(fā)口腔內(nèi)出血、腫脹等不良反應,由于拔牙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兒童對于拔牙治療產(chǎn)生緊張、抵觸心理,護理人員必須在傳統(tǒng)護理的前提下,對患兒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舒緩患兒的情緒,提升治療效果。為患兒營造出更加適宜舒適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最大程度的保證科室內(nèi)環(huán)境溫馨舒適性,通風情況非常良好,溫濕度適宜,可不斷緩和患兒的緊張焦慮情緒。在護理時對患兒保持一定的耐心,讓患兒感知溫暖,提升患兒對醫(yī)護人員的依從性,進而能夠讓患兒主動配合治療?;純杭覍僮詈每梢栽谝慌耘惆榛純?,給予最大程度的鼓勵與支持。在治療中,對患兒情緒變化進行監(jiān)測,同時進行指導,利用音樂等不斷分散患兒注意力,更好的緩和緊張情緒,科學引導患兒在治療中,主動配合治療,鼓舞患兒在發(fā)生疼痛時,更加堅強,面對直到治療結(jié)束,防止發(fā)生操作中斷情況。
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就護理滿意水平指標來看,觀察組情況明顯優(yōu)于一般組,統(tǒng)計學具有影響(P<0.05);比較兩組焦慮評分,存在顯著不同,有影響(P<0.05)。因此可得出相關結(jié)論,對小兒拔牙患兒的護理,運用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更好的提升患兒在拔牙過程中的配合度,緩和患兒的焦慮情緒,值得臨床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黎婷. 心理護理干預在社區(qū)小兒預防接種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健康必讀, 2020, 000(005):14.
[2]王娟. 心理護理聯(lián)合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心理月刊, 2020, v.15(20):132-133.
[3]劉本文, 趙世禮, 羅西. 舒適護理,針對性心理干預在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東方藥膳,2020,(10),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