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生 冀麗霞
山西平路中學
對于高中生來說,歷史學習內(nèi)容較多,而高中學習任務較重,學生在學習歷史時總是由于壓力與緊迫感而缺少了一定的學習樂趣。但歷史學習是學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斷探索該如何調(diào)整教學思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帶領學生感受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認識一些被廣泛評判與認定、且已被刻板化對待的歷史人物時,學生讀到有關這些歷史人物的史料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帶著主觀色彩,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歷史是不夠客觀的,也不能夠從工程的角度去評判與認識歷史事件。而作為歷史教師,教師個人有責任與義務引導學生認識應站在什么樣的角度,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學習研究歷史。在歷史面前,每個人都是觀眾,觀眾可以有自己的喜怒哀懼,但歷史工作者就要盡可能的在研究中以客觀的觀點與態(tài)度來對待不同的歷史人物。如有的學生由于觀看過很多《三國演義》的影視作品,對于曹操這一形象難以提起正面情緒,認為曹操是一個破壞江山社稷的亂臣賊子,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這部分歷史時不由自主的處在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中,而忽視了這一歷史人物身上的光輝。實際上,曹操之所以被譽為一代奸雄是有自己的文韜武略與人格魅力的,他雖狡詐且多疑,但在軍事方面有著杰出的才能,在政治方面的謀略也令人贊嘆。綜合來看,曹操是一位優(yōu)秀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學生們大都被送過他的作品《龜雖壽》等,能夠從他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其野心與才干。通過這個例子,學生能夠明顯認識到該如何在歷史學習中端正態(tài)度,在研究與學習歷史人物時,在對歷史材料進行審讀時可以帶有自己的感情,但應盡量避免過多的偏見。通過學習歷史,學生會逐漸培養(yǎng)出一種基于事實說話、腳踏實地的思想品德,同時在面對各種人事物時,學生能夠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做到公平公正,學會不帶偏見的認識各類事物。
高中歷史學習不僅僅是簡單的讀與背,在高考歷史中,學生所面對的題目知識涉及范圍更廣,所考察的方向更為全面,可以說,高考歷史習題涉及政治、地理等多方面因素,這也體現(xiàn)了歷史作為人文學科核心的本質(zhì)。高中歷史學習的這一特點就決定了學生在學習歷史時不能死記硬背,而應保持思考,對每一個自己感到疑惑的歷史問題,或者具有探究價值的歷史難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思考與總結(jié)。因此,教師應注重高中歷史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教學中,針對教學重難點,創(chuàng)設一個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總結(jié),鼓勵學生加入到對問題的探究中來,爭取不讓學生毫不費力地獲取知識,而是讓學生享受探究的過程,并帶領學生感受如何從歷史問題中挖掘真相,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例如,再帶領學生學習《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內(nèi)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各種歷史圖片,在觀看這些圖片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明顯感受到工業(yè)革命帶給英國民眾的影響。教師則鼓勵學生思考:為什么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發(fā)生在了英國?當時的英國具有哪些不可或缺的條件?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學生結(jié)合自己之前學過的關于英國政治、航海發(fā)現(xiàn)等知識基礎,拼湊出一些答案,此時,教師則鼓勵學生利用這些答案來規(guī)劃與整合自己的思路,并嘗試在小組討論中用自己的觀點來說服對方。學生則在翻看課本、回憶舊知識、與同伴討論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答案。問題澄清了,創(chuàng)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思考,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歷史雖然是在翻故紙堆,大學生仍應保持創(chuàng)新與探索的精神,堅持科學探究,保持思考,提升歷史素養(yǎng)。
對于歷史這種人文學科來說,思路的啟發(fā)不僅僅依靠于在課堂上一點一滴的學習與積累,也不是局限在史料的翻閱中,學生也需要互相激發(fā)靈感,在交流與討論中逐步揭示歷史現(xiàn)象與本質(zhì)。因此,在歷史學習中,合作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及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環(huán)境,并營造合作氛圍,利用各種歷史課題來帶動學生在小組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例如,在學習“自然經(jīng)濟”時,教師不妨將對本部分知識的探索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課本中的史料記載以及教師競選的PPT 內(nèi)容來總結(jié)自然經(jīng)濟的概念與特點。該部分知識的該可以總結(jié)比較簡單,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學生們則可以主動參與到交流與討論中去,不斷整合與完善小組內(nèi)獲得的答案,同時學著運用簡練的語言將其進行表達。通過合作探究,學生的團隊精神得到培養(yǎng),學生也會更加真實自己與同伴之間的友誼。
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以立德樹人為己任,一邊傳播知識,一邊熏陶思想,在豐富學生知識同時,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啟迪,真正發(fā)揮了歷史這門人文學科的光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