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艷
摘要:近幾年來,科學技術(shù)不斷地在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shù)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之下,將微課運用到教學中就變得非常有必要,其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能熟練地運用微課輔助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應(yīng)用策略
在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課堂主體實際是教師,而不是學生,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知識,學生在下面聽講,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效率低下,課堂氛圍比較枯燥,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而在新課標實施的背景之下,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需要教師營造更加活躍的教學氛圍,在提高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微課作為近幾年來興起的教學形式,除了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語文知識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一、將課堂內(nèi)容精簡化,合理地控制教學時間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作教學安排的時候,常會把課程安排得比較滿,一節(jié)課45分鐘中盡可能地安排更多的知識點,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不能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出現(xiàn)走神等現(xiàn)象,從而使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變得低下。而利用微課的教學方式,能夠?qū)⒄n程內(nèi)容精簡化,分解成5到10分鐘的小視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一直處于高度注意的狀態(tài),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同時,微課將語文的知識重點濃縮成一個視頻,學生在復習語文知識的時候會更加輕松。
例如,在課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一課中,教師可以以微課教學的形式,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一課文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進行教學。在制作微課視頻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出現(xiàn)與課文內(nèi)容無關(guān)的話語。如開場的時候,可以簡單地介紹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有一個大致的印象,知道接下來的內(nèi)容是什么,而不是盲目地觀看視頻。利用微課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師在開場的時候就對黃河進行一個簡單介紹:“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黃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國的母親河之一。在數(shù)千年以前,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帶自然條件更好,但是后來黃河就變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黃河變化的原因?!蓖ㄟ^簡單介紹,學生了解這幾個微課視頻的大致內(nèi)容是什么,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大致的印象。開場白結(jié)束之后,教師可以將第一個視頻制作成介紹黃河在變化之前的內(nèi)容,第二個視頻制作成介紹黃河變化之后的內(nèi)容,第三個視頻介紹黃河變化的原因。講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要注重主次分明,對于重點的內(nèi)容可以進行著重講解,可以放慢講解的速度或者是多次重復講解;對簡單的內(nèi)容可以一句話帶過。通過三個視頻,循序漸進地學習這一課文,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結(jié)合情景教學,活躍教學氛圍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文章中的知識,還要能夠感悟文章中作者傳達的感情和蘊含的人文精神。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比較枯燥乏味,并且部分課文所描述的情景過于依賴學生的想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閱歷不足,對于這一部分課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無法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含義,而且也沒有辦法感悟文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微課的教學方式恰恰彌補了這一不足,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輔助教學,如一些有趣的動畫視頻、動聽的音樂,來活躍教學氛圍;還可以加入大量的情景,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更有代入感。
例如,在《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文章描寫的人物離學生過于遙遠,學生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而通過微課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更好地讓學生了解文章蘊含的人文精神。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的過程中,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動畫視頻,活躍教學氛圍。與枯燥的文字內(nèi)容相比,生動活潑的動畫視頻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代入到課文描述的故事中。在故事高潮部分,教師可以加入一些激昂慷慨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到那個時代英雄的偉大。同時,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加入大量的情景,如教師扮演文章中的一些人物進行表演,增進與學生的親近感,同時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自己扮演文章中角色時的情景,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要表達的感情。
三、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制作多個學習視頻
在小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雖然都是跟著同一位教師進行學習,但是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能很快就能理解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和知識點,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可能無法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而微課的教學方式,可以讓教師錄制適合不同學生學習的視頻,有效地減少學生在學習時出現(xiàn)的差異情況,真正地做到有教無類。
例如,在課文《少年閏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來制作不同的教學視頻,讓學生進行學習。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的時候,對一些基礎(chǔ)的知識可以簡單略過,對一些重點知識進行著重講解,同時在微課視頻中還可以對課文進行一些簡單拓展,如介紹一些魯迅先生其他的作品,讓學生逐漸地了解作者,同時加深對于課文的理解。針對一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的時候,需要將課文內(nèi)的一些生僻字、通假字進行講解,對學生理解困難的知識點進行著重講解,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更加地輕松。通過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別制作微課視頻,有效地降低了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讓學生都能參與到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來。
結(jié)語
雖然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和科學技術(shù)比較發(fā)達,但是利用微課視頻進行語文教學的教學方法還不是特別成熟。對此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不斷地去研究如何運用微課視頻進行教學,做到與時代共同進步,促使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智慧.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2017.
[2]廖風.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中),2016:31-31.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