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舒寧 張繽月 王靜
摘要:毛線畫與掐絲畫都屬于手工藝術品,操作起來并不復雜且樣式齊全,能讓孩子們愿意去嘗試不同難易程度的手工作品?,F如今把它們引入到幼兒園的藝術教育中去,充分發(fā)揮了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并且促進了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不論是毛線畫還是掐絲畫,這些活動都離不開孩子的動手操作,它們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智力以及審美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幼兒的全面健康發(fā)展,為幼兒的美好的生活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毛線畫;掐絲畫;藝術教育
一、毛線與掐絲畫的界定
(一)概念
毛線畫[1]是一種具有現代性和現代品質的手工藝術,它采用了現代材料,是現代觀念,審美要求與手工制作技術、制作興趣相統(tǒng)一的產物,其工藝技術雖保留了傳統(tǒng)工藝,但其藝術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卻與舊有的工藝形態(tài)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種屬于現代社會與現代環(huán)境和現代審美情趣相吻合的工藝新品類。手工毛線畫有著廣泛的生活基礎,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多元化,現在手工毛線畫成為了孩子們“愛不釋手”的工藝品。
掐絲畫[2]是一種傳統(tǒng)工藝美術品,利用金銀或氧化鋁等金屬絲在木板、塑板等平板媒介上鑲嵌出各種圖型,用彩砂等原料點藍著色,最后將畫面做拋光處理得到的,其畫面清晰、色彩豐富艷麗,粒粒彩砂晶瑩剔透,閃閃發(fā)光。既有工筆畫的精巧細致,又有油畫的實景質感,也有水彩畫的空靈透明。主要有繪畫、掐絲、著色、上漆、裝框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而這就鍛煉了制作者的繪畫基礎和審美能力。
(二)制作方法及材料
毛線畫的制作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鉛筆在紙上畫圖稿,畫好后在紙上涂膠水,選好一種顏色的毛線開始按一定的規(guī)律粘貼,最后裝裱一下就完成了;第二種很明顯比第一種的難度略高一籌,首先還是需要用鉛筆在紙上畫出圖稿,然后放在網格板上進行固定,之后拿出一根針和若干顏色毛線,把毛線穿在針孔里,最后按照畫出的圖稿進行縫制。
制作掐絲畫就是先用筆在紙上畫圖案,然后再掐絲,用金絲把筆構的線條全部壓住, 然后上釉,就是把色沙灌入金絲圖里,最后輕輕晃幾下顏色就變得均勻了。
二、毛線與掐絲畫在幼兒藝術教育中的發(fā)展
藝術教育是幼兒全面發(fā)展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fā)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3]。而在《綱要》中,不僅強調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边€強調“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蹦敲催@時候我們就可以把毛線與掐絲畫帶到幼兒的活動中,比如大班的藝術活動《有趣的線條》,我們就可以把制作毛線與掐絲畫的工具拿來讓幼兒動手操作,并且讓她們任意挑選或自己構圖,從而豐富她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
三、毛線與掐絲畫對幼兒的價值
隨著藝術教育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滲透,毛線與掐絲畫在幼兒情感、態(tài)度、審美情趣、人格成長中起著積極的作用。
(一)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不論是毛線畫還是掐絲畫,這些活動都離不開孩子的動手操作。每周班級安排固定的藝術教學活動時間,各年級各班根據本班制定的活動計劃,引導孩子們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幼兒從小班開始就鍛煉手指的肌肉群,中班的孩子手指靈活性大大提高,因此大班的孩子對細微的彩繪部分也都能夠很好的完成。通過反復的實踐與經驗的積累,孩子們已逐步熟練掌握繪畫、粘貼、拼折、掐絲等技能。而動手能力的提高直接影響到孩子們其他學習方面能力提高。
(二)發(fā)展了幼兒的智力
腦科學關于大腦左右半球分工的研究表明,左腦善用語言和邏輯分析,擅長抽象思維和計算,而右腦則為非語言的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如果幼兒大腦左右半球的功能存在著不對稱,勢必影響幼兒智力發(fā)展。由此要想幼兒智力發(fā)展好,就必須想方設法促進幼兒大腦左右半球的均衡和諧發(fā)育,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實踐證明,手工毛線與掐絲畫藝術教育對幼兒大腦左右半球的均衡發(fā)育、左右半球功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毛線畫手工活動中,幼兒首先要發(fā)揮左腦功能,策劃即將進行的毛線畫活動的目的、需要準備的材料以及是否需要同伴合作等等事項,在綜合考慮之后才能開始動手制作;其次要調動幼兒的形象與直覺思維按預先籌劃好的圖案繪制毛線畫初圖,并用毛線沿著預先畫好的線條手眼一致進行粘貼圖案,最后完成活動。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手腦并用”的理論也強調了手指的充分運動與幼兒智力發(fā)展息息相關的重要性。
(三)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
通過欣賞毛線與掐絲畫的成品,幼兒會帶著自己的感情色彩,經歷感知、聯(lián)想、想象的心理歷程,形成具有個人色彩的一種獨特理解。也就是說當幼兒美術欣賞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時,幼兒才能理解藝術作品的內涵,審美想象才會得到充分釋放?;蛘弋斢變簜儼炎约褐谱鞯拿€、掐絲畫作品與別人的對比,會使自己的視野和思路開闊起來,從而有利于幼兒在創(chuàng)作時放開膽子發(fā)揮想象,表現自己的審美情趣。
綜上所述,毛線與掐絲畫在幼兒藝術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智力以及審美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幼兒的全面健康發(fā)展,為幼兒的美好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臻.毛線畫[J].早期教育,2005,(08):24-25.
[2]高勇.景泰藍掐絲工藝——金絲畫[J].文化產業(yè),2020(16):48-50.
[3]曾小蘭.民間美術藝術造型色彩在現代高等美術藝術教育中的應用[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21,42(04):243.
校級大創(chuàng)項目《“錦絲萬縷”綾絲舫》,項目編號x0202010166217
作者簡介:鞏舒寧,女, 2000年7月26日,學生,沈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張繽月,女,1999年12月24日,學生,沈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王靜,女,1978年9月30日 (通訊作者)教師,副教授,沈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