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兵
摘 要 古詩詞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高中語文學科的重點教學內容,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融匯其他藝術形式開展教學,引領學生進行古詩詞創(chuàng)作,以此提升學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從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古詩詞;賞析能力;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著較多的古詩詞教學內容,古詩詞也是高中語文學科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因此,提升高中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并采取適宜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得到提升,從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提升學生古詩詞賞析能力的重要性
1.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豐富多樣的優(yōu)秀古詩詞內容。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學藝術形式,古詩詞的內容承載著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知識。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魅力,領悟古詩詞的內涵;還要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有助于拓展高中生的思維廣度和思維深度,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同時也促進學生的智育發(fā)展水平,為高中生的文學知識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長期的詩歌鑒賞活動中,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也會得到全面發(fā)展。
2.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中華民族具有著漫長悠久的歷史,在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積累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其中古詩詞便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項重要形式,古詩詞中蘊含了豐富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質。隨著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已經(jīng)逐漸邁入了全球化的社會發(fā)展歷程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的外來文化走進了中國人民的視野,而高中生更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許多影響,導致高中生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較為薄弱。近年來,國家逐漸意識到了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性,因此開始大力提倡弘揚傳統(tǒng)文化。在這種形勢下,在高中語文課堂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就成為語文教學重要的教學任務。在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的賞析能力便是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手段。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有助于使高中生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得到強化,使學生感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后繼有人,增強我國整體的文化軟實力。
二、當前高中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
新課標、新教材逐漸強化了對古詩詞賞析教學的要求,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古詩詞賞析教學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和弊端,制約了高中生古詩詞賞析能力的提升。首先,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對教師的教學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高中階段,學生都面臨著高考的嚴峻壓力,因此學生的語文學習都直接服務于高考,教師為高考而教,學生也是為高考而學。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課堂教學形式存在著模板化和形式化的弊端。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陳舊和老套,教師往往帶領學生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隨后引導學生完成古詩詞賞析的習題。同時,教師還會給學生安排大量的古詩詞賞析練習,導致學生的賞析思維逐漸被答題模式所固化,以致使許多學生失去了古詩詞賞析的學習興趣,從而降低了古詩詞賞析教學的教學效率,這非常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
2.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
高中古詩詞賞析教學存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這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逐漸高漲的學習需求。因此,傳統(tǒng)的古詩詞賞析教學無法為學生提供高效的教學,阻礙了學生古詩詞賞析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的古詩詞賞析教學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于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過多地干預學生的學習過程,想方設法向學生灌輸教學內容,因此,學生無法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對教師形成依賴思想,總是指望教師的教學指導,自己缺乏單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在面對陌生的新作品時,往往束手無策。
三、提升學生古詩詞賞析能力的策略
1.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古詩詞賞析教學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信息技術逐漸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人們的生活帶去了便捷,同時也進入到了語文教學的課堂。因此,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古詩詞賞析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手段便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重點形式之一。多媒體技術具有鮮明的教學優(yōu)勢,它可以將古詩詞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在以往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形式過于單調和枯燥,無法調動學生對于古詩詞賞析的興趣。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更加生動直觀的課堂,為學生展示古詩詞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開展語文學習的主要動力,通過興趣的調動和激發(fā),有助于高中生展開積極自主的古詩詞賞析,從而提升學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一語文教材必修3中的《蜀道難》時,這首古詩是唐代杰出詩人李白所作,詩中描寫了古蜀道地形地勢的險峻,表現(xiàn)了李白對自然山河的熱愛及對世道人心險惡的慨嘆。為了使學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蜀道難》表現(xiàn)的意境,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我國西南地區(qū)的險峻地形和雄偉壯麗的風景視頻,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學生對《蜀道難》描繪的情境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這種教學形式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詩詞內涵和體驗文本情感。
2.在古詩詞賞析中融入其他藝術形式
古詩詞蘊涵著豐富的文化,是中國古代文人智慧和才情的體現(xiàn)。古詩詞不僅普遍采用描寫的手法,同時更注重對意境的營造。因此教師在開展古詩詞賞析教學時可以融入其他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首先,教師可以將古詩詞賞析教學與朗誦藝術進行結合。古人在寫古詩詞時講究韻律,因此我國的古詩詞中往往蘊含著豐富多樣的聲音美感和節(jié)奏美感。教師在開展古詩詞賞析教學時可以抓住古詩詞的這一特征,將朗讀教學與之結合。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對古詩詞的內容和意境進行分析,同時教師指導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使學生富有情感地完成對古詩詞的朗讀。在朗讀古詩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如豪邁之情、婉約之情等等,使高中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顯著提升。第二,高中教師可以將古詩詞賞析與繪畫的藝術形式進行結合教學。水墨畫與古詩詞自古以來便是交融在一起,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完成對古詩詞的閱讀,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水墨畫繪畫。在繪畫的過程中,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進行了重新賞析,使學生的賞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4中的《雨霖鈴》這一首古詩詞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婉約式朗誦,使學生感受到“寒蟬凄切”的意境。在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豪邁式朗誦,使學生感受到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指導學生嘗試進行古詩詞創(chuàng)作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并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進行古詩詞賞析教學時,教師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嘗試進行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教材中的《聲聲慢》時,教師可以對學生講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以及李清照寫這一首詞的背景,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李清照的思想感情。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聲聲慢》為詞牌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在嘗試進行模仿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的賞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
總之,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賞析能力,可以使高中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這將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通聯(lián):江蘇連云港市東海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