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瑞菊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城東中心小學,福建莆田 351200)
《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技能的目標要求是:能認讀所學詞語;能根據(jù)拼讀規(guī)律,讀出簡單的詞;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好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1]。
如今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深入發(fā)展,教師應(yīng)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王薔教授認為,閱讀素養(yǎng)包括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閱讀能力包括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文化意識;閱讀品格包括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
總體來看,2020年市小學畢業(yè)班英語質(zhì)檢命題涵蓋了看圖識詞、短語的基礎(chǔ)知識、圖文檢索綜合語用和繪本知識創(chuàng)新運用等。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要熟練識記、背默、運用小學階段學的720 個高頻詞。
例如,本次試卷第三大題:Read and choose.Paul didn't go to school today.Linda is making a phone call to him.
( ) Linda: This is Linda.May I speak to Paul?
Paul:________________
A.Speaking.B.Which one?
( ) Linda: I didn't see you at school today.Where did you go?
Paul:__________________
A.I listened to music.
B.I went to hospital to see the doctor.
( ) Linda: What's wrong with you?
Paul:__________________
A.I made a DVD for our class.
B.I have a fever.I can't go to school.
( ) Linda: I'm sorry to hear that.
Paul:__________________
A.I feel better now.But I'm worried about my lessons.
B.You're welcome.I will give you some medicine.
( ) Linda: Don't worry.I can help you with your English.
Paul:__________________
A.Why not climb a famous mountain?
B.Thanks.I hope I can go back to school soon.
Linda: You will.See you next week.
Paul: See you.
本題運用對話問答形式,創(chuàng)設(shè)情境,旨在考查學生對情境中對話含義、固定回答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文本基礎(chǔ)知識,對情景對話比較熟悉,并且對每題兩個選項設(shè)置的短語非常熟悉,如果學生僅僅以字面意思翻譯情境中的句子就很容易錯選。本題各小題之間、知識點之間相互關(guān)聯(lián),交織成網(wǎng),全面考查學生的語用能力;采用了打電話、在醫(yī)院看病這些貼近生活的素材,從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fā),延伸教材的學習價值;基于文本,合理創(chuàng)設(shè)打電話的情境,設(shè)置新穎的試題呈現(xiàn)方式和設(shè)問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找到新規(guī)律、得出新結(jié)論。在本題閱讀活動中,學生需要根據(jù)上下文提供的信息進行推理,如推斷作者未明確說明的事件或活動的原因。
1.激發(fā)興趣,增強自信心,獲得成就感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yīng)先引導學生把課內(nèi)、外英文積累作為每日、每周的重要工作,抓住文章主旨,研究句子,再在語篇語境中弄清單詞的意思,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有效的速讀、精讀、泛讀的方法。接著,教師開展單詞訓練活動,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并靈活運用在小學階段學的720 個高頻詞。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教師精心把元音下的單詞(小學階段學的)歸類,要求學生每天記誦一個元音下的6 個單詞;其次,教師講解元音及單詞的發(fā)音方法,并把有趣的單詞串編成學生熟悉的歌曲(“英語大咖”劉杏華老師把小學階段學的720 個高頻詞串編成10 首動感歌曲),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單詞;最后,教師可組織學生自由配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其積累詞匯、句篇。
2.師生互動,互相學習
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學習進行長期的指導,和學生分享閱讀成果,并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如一個簡單的表情包(微笑、大拇指等)、一句簡練的評價(Excellent!Well done!等),都能讓學生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收獲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累,還會養(yǎng)成好習慣,汲取前行的力量,自信地走在更廣闊的路上。
1.培養(yǎng)正確讀通、讀懂的技巧
理解詞匯是閱讀理解的基礎(chǔ),學生應(yīng)能辨識句子及語篇中詞語(單詞、短語或固定搭配)的意義或指代關(guān)系,能夠通過上下文判斷詞語在特定語境中的具體含義;要避免錯誤的閱讀方法,如逐個生硬地學習詞匯,為學詞匯而學詞匯,而應(yīng)將詞匯學習融入閱讀語篇的情境中,根據(jù)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jīng)過等推測詞匯在上下文中的意思。
2.檢索、理解插圖語篇大意
例如,本試卷第三大題“Read and choose.Paul didn't go to school today.I didn't see you at school today.Where did you go? What's wrong with you?”可以作為檢索語篇對話大意的線索。
3.獲取基本信息(知識、文化等)
很多教師將閱讀教學分為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閱讀前導入和閱讀后的拓展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獲取重要信息,包括不同知識、文化等。比如,在教學閩教版英語三年級下冊Spring Festival 時,閱讀前,教師可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說說過春節(jié)時的所見所聞。學生可以基于自己已知的知識、文化背景來分享自己的見聞。閱讀后,學生可根據(jù)文本圖片,掌握make dumplings,watch programmes on TV,get pocket money,goto the fair 等短語??傊處熢陂_展閱讀教學時應(yīng)有效運用閱讀策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其深度參與各項活動,深入理解所學知識。
在平時的課內(nèi)、外文本學習中,學生要多聽閩教版英語及其他課外資源的原音、原調(diào),多聽讀、多模仿、多配音。
分意群是一種科學的閱讀方法。例如,試比較:(1)We/often/go/to/bed/at/night.(2)We often/go to bed/at night.其中(1)為逐詞讀,(2)為按意群讀。應(yīng)用此閱讀方法,學生可以快速捕捉文本信息,迅速對文本內(nèi)容做出判斷、推理,抓住主題句。
很多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會使用猜測法,達到“未睹先知”的目的。例如,本試卷第三大題第三小題,根據(jù)What's wrong with you,學生就能推理出下文要出現(xiàn)fever, feel better 等在生病情境中運用的詞句。
總之,教師要依托教材,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閱讀教學模式,尤其是發(fā)揮“read and write”部分的教學功能,挖掘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渠道,從聽、說、讀、寫、看等方面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