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尿常規(guī)檢查診斷尿路感染的準確性及臨床價值分析

      2021-11-25 05:22:52董洪爽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21年20期
      關鍵詞:尿常規(guī)尿路感染亞硝酸鹽

      董洪爽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尿路受到病原菌感染而引起,如長期使用導尿管、感染源未及時控制等,屬于臨床泌尿系統(tǒng)常見、高發(fā)疾病。通常早期無明顯癥狀,中后期會導致尿膿、菌尿等,嚴重影響患者泌尿系統(tǒng)功能,且隨著病情病程增加,易造成急性腎功能不全、菌血癥等,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因此對于該病臨床需早期準確診斷、及時開展治療干預,是患者早期康復、改善預后的關鍵。以往臨床多采取尿液細菌培養(yǎng)方式進行診斷,但操作相對復雜,所需時間長,無法廣泛普及,易延誤病情。采取尿常規(guī)檢測診斷尿路感染,操作便捷、耗時短,成本相對低,更易推廣[1]。本次研究分析尿常規(guī)檢查對尿路感染的臨床診斷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9 年10 月~2020 年9 月尿路感染患者50 例為研究組,同期健康體檢者50 例為對照組。研究組男女比為28∶22;年齡最小28 歲,最大60 歲,平均年齡(44.35±5.48)歲;發(fā)病部位:上尿路感染20 例、下尿路感染16 例、慢性腎盂腎炎14 例。對照組男女比為27∶23;年齡最小25 歲,最大62 歲,平均年齡(44.35±6.48)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研究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急、尿頻、尿痛等癥狀;②研究組患者部分存在發(fā)熱、血尿癥狀;③研究組患者均與臨床診斷標準相符;④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支持;⑤所有受檢者均事先知曉研究內容及風險性,取得配合。

      1.2.2 排除標準 ①心肝腎等功能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②入組前接受抗生素治療者;③處于妊娠和哺乳期的女性;④意識、精神、認知嚴重障礙者;⑤臨床資料殘缺、無法配合及中途脫落研究者。

      1.3 方法 取研究對象10 ml 中段、無污染尿液分別置于無菌試管中,為保證檢測結果準確性,尿液采集受檢者中段尿液。女性采集時應避開經期,并對外陰進行清洗,保證無污染,將尿液放入試管后將其混勻。采用全自動尿常規(gu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嚴格參照操作標準進行操作,檢測中嚴格質控,并取尿液樣本制作涂片,利用高倍鏡觀察涂片尿液中細菌、白細胞。尿液采集完成后應立刻進行尿常規(guī)檢測,整個過程<3 min,通常由具有豐富經驗、高年資檢驗醫(yī)師完成各項操作。細菌培養(yǎng):采集受檢者清晨中段尿液,利用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使用瓊脂平板接種,并置于恒溫35℃溫箱內孵育,時間18~24 h,統(tǒng)計菌落數。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亞硝酸鹽;②將細菌培養(yǎng)結果作為金標準,判定尿常規(guī)檢驗的準確性。

      1.4.2 判定標準[2]①尿常規(guī)檢驗陽性:細菌計數≥3000 個細胞/μl;白細胞計數>20 個細胞/μl,亞硝酸鹽呈陽性。②細菌培養(yǎng)陽性:革蘭陰性桿菌菌落數≥1×105CFU/ml;革蘭陽性球菌菌落數≥1×104CFU/ml。如檢測出≥2 種雜菌,則表明標本被污染,需要重新進行菌株鑒定和細菌培養(yǎng)。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亞硝酸鹽對比 研究組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亞硝酸鹽呈陽性,對照組亞硝酸鹽呈陰性。見表1。

      表1 兩組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亞硝酸鹽對比()

      表1 兩組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亞硝酸鹽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2 尿常規(guī)檢驗的準確性 研究組患者經細菌培養(yǎng),結果均為陽性。將細菌培養(yǎng)結果作為金標準,白細胞計數診斷準確39 例,診斷準確率為88.00%(44/50);細菌計數診斷準確38 例,診斷準確率為86.00%(43/50);亞硝酸鹽診斷準確38 例,診斷準確率為86.00%(43/50);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亞硝酸鹽聯(lián)合診斷準確46 例,診斷準確率為92.00%(46/50)。

      3 討論

      尿路感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上皮炎癥反應,是一種院內感染表現(xiàn),具有較高發(fā)病率,有數據顯示[3],尿路感染在院內感染中占據第二位,多數是由細菌入侵導致,因為女性具有特殊的生理結構,故相較男性發(fā)生尿路感染的風險更高。多數尿路感染患者是由單一細菌感染引起,對于先天性畸形、留置導尿管者可能與多重細菌感染有關。尿路感染根據感染部位的不同有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之分,臨床主要癥狀有菌尿、膿尿等,若患者未能及時予以診斷、治療,隨著疾病持續(xù)進展,可能會引起慢性尿路感染,不僅影響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同時造成嚴重心理負擔。故早期、準確診斷疾病對疾病康復具有重要的作用[4]。

      此外,尿路感染的發(fā)生與尿道侵入多種原微生物有關,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腸道革蘭陰性桿菌,利用亞酸鹽、細菌還原法可判斷疾病。尿路感染患者可能存在腎性蛋白尿或腎后性蛋白尿癥狀,原因是腎臟遭到病原菌逆行侵犯,從而造成腎小球基底膜損傷,血液中白漿蛋白被濾除,腎小管重吸收能力超出從而出現(xiàn)蛋白尿。尿路感染伴有炎癥患者,其白細胞計數和紅細胞計數明顯升高。目前臨床將細菌培養(yǎng)作為診斷尿路感染的金標準,具有較高的準確率,但耗時較長通常需要2~3 d,無法滿足快速診斷的需求,且費用較高,不適合廣泛推廣,故在臨床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

      尿常規(guī)檢測作為臨床檢驗的基礎手段,對于診斷尿路感染具有顯著的價值,相對而言其操作便捷、快速準確、價格低廉,更容易被臨床醫(yī)師、患者接受,在臨床應用頻率較高。尿常規(guī)檢測可以對多種疾病進行診斷鑒別,針對尿路感染患者,還需要結合患者臨床相關癥進行綜合診斷,并分析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進而有效判定尿路感染情況。此外實施尿常規(guī)檢測能對尿路感染部位進行有效判定,不同感染部位其白細胞及細菌培養(yǎng)計數存在差異性[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亞硝酸鹽呈陽性,對照組亞硝酸鹽呈陰性。研究組患者經細菌培養(yǎng),結果均為陽性。將細菌培養(yǎng)結果作為金標準,白細胞計數診斷準確39 例,診斷準確率為88.00%(44/50);細菌計數診斷準確38 例,診斷準確率為86.00%(43/50);亞硝酸鹽診斷準確38 例,診斷準確率為86.00%(43/50);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亞硝酸鹽聯(lián)合診斷準確46 例,診斷準確率為92.00%(46/50)。提示在尿路感染診斷及篩查中尿常規(guī)檢測較為適用,聯(lián)合白細胞、細菌計數、亞硝酸鹽診斷準確率較高。臨床尿路感染診斷中尿常規(guī)檢測是一種有效可行的方法,但上述3 項指標單獨診斷時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故在臨床實際診斷時需將3 項指標聯(lián)合,可提高診斷準確率,為疾病診斷提供有效參考[7]。需注意,在尿常規(guī)檢驗中,應對患者近期用藥史進行詳細了解,近期是否使用抗生素,否則會降低檢測準確率,因此檢測前向患者詳細問詢,了解其疾病及用藥情況,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進行綜合診斷,可提高診斷準確率,進而為臨床醫(yī)師提供可靠的數據參考,有助于疾病診療工作的有序開展[8]。

      綜上所述,在臨床尿路感染診斷中尿常規(guī)檢測診斷價值顯著,利用該檢測手段可以快速、準確診斷疾病,進而為臨床疾病診療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故推薦臨床應用。

      猜你喜歡
      尿常規(guī)尿路感染亞硝酸鹽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誘因之一
      羊亞硝酸鹽中毒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防治措施
      尿常規(guī)與尿沉渣對尿液檢驗的影響及分析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應用
      高位池亞硝酸鹽防控
      當代水產(2019年6期)2019-07-25 07:52:16
      冬棚養(yǎng)殖需警惕亞硝酸鹽超標!一文為你講解亞硝酸鹽過高的危害及處理方法
      當代水產(2018年12期)2018-05-16 02:49:52
      影響檢驗科尿常規(guī)檢驗的因素及改進管理措施分析
      家畜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中毒的診斷、鑒別和防治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尿常規(guī)干化學檢測結果準確性及影響因素分析
      仙居县| 峨山| 衡山县| 旌德县| 金平| 大名县| 遂溪县| 上犹县| 津南区| 冷水江市| 庆元县| 宾川县| 称多县| 云安县| 聂荣县| 东兰县| 老河口市| 兰考县| 义马市| 桐梓县| 梁山县| 怀仁县| 沁源县| 宜君县| 江安县| 庆阳市| 台江县| 武鸣县| 靖远县| 济阳县| 巫溪县| 龙川县| 景宁| 黑龙江省| 张家口市| 克拉玛依市| 库尔勒市| 马尔康县| 祥云县| 玉溪市| 金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