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婷婷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這是我們經常說的的一句話。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面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物,更難長時間的維持學習的動力。所以,以興趣為導向進行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主要的教學內容,學生只有掌握寫作的技巧,才能高效地進行寫作,可以說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诖?,本文以問題為導向,探究幾點小學語文寫作技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興趣教學 小學語文 寫作技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14
一、以興趣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積極作用
興趣教學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尤其是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的核心地位更是能得到體現(xiàn),以興趣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其主動參與寫作活動
以興趣為導向實施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熱情,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小學生的層面來講,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對于寫作知識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到寫作的魅力,進而積極學習寫作的技巧,最終將興趣轉化成為積極的學習行為。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寫作營造有益環(huán)境
只有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懊夏溉w”的故事告訴我們,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在寫作教學中,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實施教學措施,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學習,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促進發(fā)展,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三)讓學生對語文產生熱愛之情,具有長久學習的動力
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對于語文知識會產生探索的欲望,進而逐步產生對語文課程的熱愛之情。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教師越發(fā)重視“快樂學習”理念的發(fā)展,但是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還采用以往的教學理念,傳授學生寫作技巧。在興趣的引導下,教師的教學模式也開始發(fā)生變化,對學生積極地進行引導,促使學生逐步形成對語文課程的熱愛之情。
二、以興趣為導向的小學語文寫作技巧的教學策略
(一)以生活為切入點進行寫作,拉近知識距離
很多小學生對寫作產生抵觸心理的原因是“沒有內容可寫”,“胸無點墨”怎么能完成高質量的寫作呢?小學生的寫作知識積累較少,自身也較為缺乏生活閱歷,導致學生在寫作時,沒有寫作的材料可以選擇,自然對寫作也就失去了興趣。而生活中的寫作素材是無限的,教師就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導學生對寫作材料進行有效選擇,這樣可以拉近學生與寫作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廣泛存在于自己的身邊,進而產生寫作的興趣。在寫作教學中我們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在寫“暑假的一天”時,就只是簡單羅列一天的事情,如“我早晨和小朋友一起玩跳皮筋,休息一會后和小伙伴一起丟沙包,下午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一天過去了,我們都非常的開心?!边@種流水賬式的寫法,很難寫出高質量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生活中的某一件事為切入點進行寫作,這是一種貼合學生實際的寫作技巧。
例如,在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很多寫作的主題,但是有些作文話題的范圍較大,如“我的動物朋友”,到底是什么樣的動物?怎樣成為朋友?這樣的寫作題目讓部分學生難以把握主題,不知曉從哪里下筆,最好的方式就是“化大為小”,將較為寬泛的話題變?yōu)椤靶≡掝}”,轉化成具體的地點、對象、事件等,這樣從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入手,寫作的質量也會更高,如“我的動物朋友”可以轉化成“我的動物朋友——一條忠心的小狗:寫作對象是小狗,為什么成為朋友,是因為這條小狗非常的忠心,這樣學生會找到切入點,寫作也會更加的順利。”再如,部編教材寫作主題“我學會了”可以轉化成為“我學會了尊重——為什么學會了尊重,是因為看到清潔工叔叔凍紅的雙手,所以我學會了尊重勞動成果;我學會了尊重生命——為什么尊重生命,是因為在新冠疫情防控的過程中,一個個白衣天使,舍棄小家,保護了我們,我們應該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边@些具有針對性的主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只有舉出一個例子,學生就可以迅速聯(lián)想,找到寫作的技巧,完成高質量的寫作。
(二)找準興趣點積累詞語,掌握寫作技巧
1.抓住課本興趣點,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
語文教材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中設計了很多優(yōu)秀的文章,對這些文章進行學習,并對文中詞語進行積累,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有較大的意義。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對課本中的詞語進行高效積累,這樣才能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鞏固學生的語文知識。
例如,在部編四年級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寶葫蘆的秘密》,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的內容本身就非常有趣,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需要帶領學生走進童話的世界中,讓學生主動對詞語進行積累,自己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首先,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一個葫蘆的圖片,問學生: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生:是葫蘆。教師: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葫蘆哦,它是一個寶葫蘆,寶葫蘆非常的神奇,下面讓我一起來見證關于寶葫蘆的故事。(同時展示多媒體課件關于課本的內容)。其次,文章內容學習完成后,教師可以將重點詞語以及相關的解釋用課件進行展示(如下),讓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有效積累。最后,進行課堂總結,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說一說自己對奇妙童話的感悟,再以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編一個童話故事。
在以上的教學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葫蘆的視頻,這種現(xiàn)代化課堂導入的方式,本身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教師以開放性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高。最后學生完成積累后,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創(chuàng)編寫作,編寫童話故事。通過這種有趣的故事學習,有趣的詞語積累方式,有趣的寫作內容,可以讓學生完全融入寫作的氛圍中。
2.立足學生興趣點,應用合適的課堂用語
“言傳身教”是小學教師必須要具備的教學品質,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善于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從教師的語言中學習詞語也成為小學生主要的積累方式。基于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從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fā),設計合適的課堂用語,讓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話語中,積累詞語知識,掌握高超的寫作技巧。例如,在課堂教學時,曾發(fā)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教師走進課堂時有位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你的扣子系錯了”,面對學生的這個提問,教師隨機應變“同學們這就是我要告訴你們的,做事不能慌慌張張,遇到事情一定要沉穩(wěn)應對,同學們以后不要像教師一樣”。于是學生們對“慌慌張張”這個詞語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在后續(xù)的寫作中,很多學生對這個詞語進行了靈活應用。由此來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找到學生的興趣點,使用合適的語言,可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詞語,且能對這些詞語進行靈活應用,掌握寫作的技巧。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以興趣為引導實施教學措施,更能促進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讓學生對寫作產生學習的興趣。本文主要立足學生興趣,從生活選材、詞語積累等方面探究了幾點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牛啟龍《興趣為導向的教學法結合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新課程(教育學術)》2018年第7期。
[2] 孫振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探究》,《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18年第4期。
[3] 萬紅利《興趣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讀與寫》2017年第25期。
[4] 彭華《興趣教學法在寫作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年第4期。
[5] 謝春橋《“作文先導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究》,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貴陽會場)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