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 健 李建軍
(北京京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北京 101499)
為推動職院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頒布了相應的提升職院教學發(fā)展政策,極大地推動了職院教學水平的提升。職院要實現高質量教育,進而幫助學生實現綜合發(fā)展,提升學生就業(yè)競爭能力,就需要職院將提升教科研水平作為學校發(fā)展的重要任務。教科研水平的高低代表著學校的綜合競爭力,加強教科研工作可以有效提升職院教師教學水平。但是,我國職院學校的教科研水平普遍較低,無法適應當前社會對職院學校的發(fā)展要求,對職院學校的發(fā)展造成嚴重阻礙。如何提升職院學校教科研水平,調動職院教師和教科研人員工作積極性是大家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次對提升職院教科研水平的途徑和對策的研究,對提升職院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教科研是職院學校發(fā)展的關鍵,職院學校開展教學改革工作、提升教學師資隊伍專業(yè)水平等一系列工作就是為了提升自身教科研水平。職院學校為提升自身辦學實力,通過開展特色化教學、精品課程、提升教學效率的方式來提升學校教科研隊伍的科研能力,這已經成為職院學校提升競爭力的核心手段,而且對人才培養(yǎng)和社會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缺少教科研意識是導致職院教科研水平低的關鍵,這主要是由于職院學校領導對教科研工作不夠重視。很多學校領導為了擴大辦學規(guī)模,獲得更多效益,將辦學重點放在招生方面,從而忽視了教科研工作。甚至還有很多領導認為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書,教科研對學校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并沒有很大作用,將過多精力投入到提升教科研水平的工作上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正是因為很多職院學校領導存在這種思想,才導致學校教學研工作只是停在表面。除此之外,還有職院教師沒有意識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教師認為教科研與自己沒有關系,自己只要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就可以的。
我國的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史,有其特殊性。除了一部分新建的職業(yè)技術學院,很多職院都是一些中專學校升格為職院或是技校通過合并而形成的。職院領導和教師對教科研工作缺乏全面認識,人們普遍認為教科研工作應該是教育學者的工作,而教師就是教書育人,在教學中只需要按照教育部門指導開展教學工作就可以了,平時也不需要研究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還有一些教師片面地認為教師職稱高低就代表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高職稱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也比較高,這種片面認知導致職院與其他本科院校的教科研水平呈現很大差距,教科研水平提升也受到很大限制。職院教學資源來自當地,只有明確職院教科研定位,依照職院所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趨勢明確辦學方向,獲取適合學習發(fā)展的教學資源才能使教科研工作具有實效性,進而滿足職院特色化教學。
職院缺少專業(yè)教科研人員,從而限制了教科研水平的提升。職院現有的教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在閑暇之余沒有過多的精力參與教科研工作,再加上很多教師長期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學工作當中,在參與教科研工作時思維受到限制,思考問題和判斷較為遲緩,再加上缺少專業(yè)教科研人員帶領,職院教科研工作開展非常困難。
職院教科研隊伍整體較為松散缺少集體意識,許多科研成員過于追求個人功利,一些課題都是由個人獨立完成的,久而久之導致教科研隊伍人員科研能力差距不斷加大,而整體水平卻沒有提升。一些研究課題看起來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并且有很強的實用性,但是研究成果僅僅發(fā)表幾篇論文了事,研究的成果并沒有具體應用到實際教育教學中去。有的課題很有使用價值,但剛剛有一些初步研究成果,下次就更換課題,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淺嘗輒止,缺少深入研究和延續(xù)性。職院教科研隊伍成員并不穩(wěn)定,參與教科研的成員大多都是需要參與職稱評定的教師臨時構成的,科研團隊成員不固定,缺少團隊合作精神,導致職院教科研水平難以提升。
教科研成果來自實踐當中,其研究也是為了對實際教學進行有效指導,然而缺乏實用性的教學指導就是一個空殼。一些職院在教科研工作中只是盲目開展課題研究,在浪費大量時間、人力和財力后研究成果卻對學校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沒有什么實際指導作用,教科研成果缺少實用性。此外,很多職院教師為了評職稱,并沒有結合自己平時教學中的問題和改進策略寫論文,而是從網上找一些類似的稿子拼湊發(fā)表,對提升教學水平沒有非常有限。
教科研是提升職院教學質量的關鍵,對提升職院的競爭力有著積極推動作用。要想提升職院教科研水平首先需要轉變教科研理念,擺脫傳統(tǒng)教科研理念的束縛。作為職院學校領導需要提高對教科研工作的重視,加大對教科研工作的投入,鼓勵職院教師積極參與到教科研工作當中,堅持走科研強校道路,使教科研成為職院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為教科研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教育教學與教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育教學是教科研的根本,教科研推動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職院的內涵發(fā)展。所以教科研工作要結合實際教學來開展,并且要分析相應學科最近研究動態(tài),以便教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教科研工作研究的對象應當是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具有實踐性的課題,具有較強專業(yè)性的課題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來解決研究方面的問題,將教研工作重點放在創(chuàng)新開發(fā)以及研究成果轉化上面,將提升職院教學質量、實現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當作教研工作指標,有目的地進行教科研工作,而不是盲目研究發(fā)表研究論文,同時要嚴格遵循教科研工作制度,不簡單地將科研結果的數量作為評判標準,應重視教科研結果的質量和實用性。此外,職院還要結合自身辦學特色,以實用性為目標進行技術開發(fā)應用研究,結合不同學科實現學科專業(yè)技術與教學研究相結合,進而提升職院學校競爭力。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推動職院教科研工作規(guī)范開展,并為教科研工作提供指導,對提升職院教學水平也有著重要作用。教科研管理制度的完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明確教科研工作參與制度??梢砸蠼處熋繉W期參與一次科研工作、每年提交一篇本專業(yè)教育專著閱讀心得、每兩年在正式期刊上發(fā)表一篇教研論文,教科研團隊核心骨干每年要完成一項校級課題研究,三年內要完成市級課題研究;第二,完善科研項目選題管理制度,避免盲目選題而導致課題研究缺乏實用性,教科研團隊負責人要從規(guī)定的課題中進行選題,如果規(guī)定選題中沒有合適的題目可以申請選題,申請通過之后才可以進行課題研究;第三,明確教科研項目的考核標準和獎懲制度,如:校級科研成果的考核要從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成果質量進行評價,如果教科研成果對學校教學質量和水平提升、對學校發(fā)展都有著重要價值作用就要給予相應獎勵和肯定,并且參與研究的相關成員可以優(yōu)先考慮評級,對于沒有依照規(guī)定和參與制度完成教科研工作的教師或是核心成員要給予相應的處罰,并且不能參與評優(yōu)和評職稱,這樣才能調動教師和骨干的積極性,使教科研工作完成質量得到保證,進而提升職院教科研水平。
職院教科研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資金支持,充足的資金可以為提升教科研水平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職院教科研團隊的科研能力不僅會受到自身專業(yè)水平的影響,還會受到外部物質條件的影響。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可以提升科研效率,良好的教科研條件可以提升工作熱情。為了提升職院教科研水平,要加大教科研資金投入,職院要結合自身情況適當提升圖書資料的采購費用,豐富紙質教學資源和電子教學資源,增加科研經費,并提升教科研團隊成員薪資待遇,如:在學校連續(xù)教學達到N年可以享受定期的學術休假等等。此外,還可以成立教科研工作室,適當減少參與教科研教師的其他工作,構建輕松的教科研工作環(huán)境。
職院教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專業(yè)人才的支持。為此,職院學校要注重教科研人才培養(yǎng)工作,尤其是對教科研骨干人員的培養(yǎng),鼓勵教科研團隊成員積極參與教學講座和探討會議,并為他們提供再學習和進修機會,進而提升教科研隊伍的科研能力。在日常工作當中教科研人員可以結合學校實際教學情況和辦學理念進行課題研究,并參與到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當中,這樣就可以提升教科研隊伍能力。除了對現有的教科研人才培養(yǎng)之外,還可以通過引進專業(yè)人才的方式提升教科研隊伍整體水平。職院可以聘請專業(yè)的教科研學者或是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來對學校教科研工作進行指導,并針對教科研團隊成員開展教科研講座,在專家學者的帶領下提升成員的教科研能力。針對成員不穩(wěn)定的問題,職院可以構建成由固定成員和兼職成員組成的教科研隊伍,使教科研團隊既有核心骨干,還有兼職人員的助力,進而提升職院科研水平。
提升教科研水平是職院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關鍵,為此職院領導必須要轉變理念,給予教科研工作足夠的重視,創(chuàng)建專業(yè)的教科研團隊,通過完善相關制度和加大資金投入的方式推動教科研工作順利進行,這樣才能使職院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而且有利于職院教師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高水平教育教學,提升職院教育教學綜合實力,促進職院內涵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