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張勉學(xué)游宦湖南行跡及其詩文

      2021-11-30 14:15:48
      湖南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 2021年6期
      關(guān)鍵詞:長洲

      劉 瑤

      張勉學(xué)游宦湖南行跡及其詩文

      劉 瑤

      (上海師范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上海 200234)

      張勉學(xué)是明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曾任湖廣荊岳道僉事,又任湖廣參議,分守衡永道。他游宦湖南期間,在永州留下的榜書和詩文最多。文章主要考證張勉學(xué)在湖南的行跡,特別是在永州留下的榜書和詩刻及詩文。

      張勉學(xué);摩崖石刻;湖南;月巖;詩文

      一 張勉學(xué)生平概述

      張勉學(xué),字益甫,江蘇長洲人,又作吳郡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上進士,后選庶吉士。嘉靖二十八年(1549),改吏科給事中。而后,張勉學(xué)仕途幾起幾落。為官不久,就大義凜然,直言正諫,當(dāng)時明世宗沉迷于道學(xué)修煉之術(shù),寵愛方士陶仲文,加授他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兼支大學(xué)士俸。張勉學(xué)認(rèn)為旁門左道不當(dāng)列為朝臣,反對明世宗學(xué)道,因此忤逆了圣意,被奪去俸祿。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入寇,張勉學(xué)奉命到薊鎮(zhèn)審查整頓,核察軍隊受傷殘概況,以防備敵寇叛亂,寫有《勘邊疏稿》。張勉學(xué)另寫有《宦游集》《湖岳編》兩書,著述時間均不詳,今已散佚。薊鎮(zhèn),又名薊州鎮(zhèn),今名薊縣,是明朝九邊重鎮(zhèn)之一。庚戌之變,仇鸞以重金賄賂俺答,請求勿攻大同,然后諱敗冒功。張勉學(xué)因此受到牽連,被貶謫為吉安推官。后又提拔為南京刑部主事,轉(zhuǎn)為郎中。嘉靖四十一年(1562),張勉學(xué)任湖廣參議,分守衡永道。在任期間既能威德兼施,使苗民懾服。又能悉平稅額,為百姓減少負擔(dān)。

      《明代科舉與文學(xué)編年》記載:“張勉學(xué),貫直隸蘇州府長洲縣,匠籍,縣學(xué)生,治《禮記》。字益甫,行二,年三十五,十月初六日生。曾祖聰。祖珵。父欽。母許氏。永感下。弟輖。娶陳氏,繼娶湯氏。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三十六名,會試二十六名?!盵1]2108舊時應(yīng)試或入仕,須填寫履歷。上面即為張勉學(xué)的應(yīng)試履歷表。明代戶籍主要分為軍籍、民籍和匠籍,其中手工業(yè)者一律編入匠籍,稱為匠戶。永感,指父母雙亡,終生感傷。

      隆慶《長洲縣志》卷六《科第》:“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李春芳榜:張勉學(xué):湖廣參議?!?/p>

      康熙《永州府志》卷四《秩官志》上:“張勉學(xué),直隸長洲人,丁未進士,由庶吉士給事中,謫起壬戌年任。”

      乾隆《長洲縣志》卷二十:“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李春芳榜:張勉學(xué),益甫,吏科給事中,湖廣參議?!?/p>

      同治《蘇州府志》卷六《選舉》:“明進士: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李春芳榜:長洲張勉學(xué)。”

      《明世宗實錄》卷三百五十三記載:“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十月戊申:授庶吉士亢思謙、胡杰、汪鏜孫、張居正為翰林院編修,孫世芳、朱大韶、林燎、殷士儋、毛起為檢討。張勉學(xué)、謝登之吏科?!盵1]2154

      隆慶《永州府志》卷四《職官表上》:“分守上湖南道:嘉靖壬戌:張勉學(xué):直隸長洲縣人,丁未進士,庶吉士,給事中,謫起升任?!?/p>

      乾隆《江南通志》卷一百四十《人物志·宦績》:“張勉學(xué):字益甫,長洲人。嘉靖丁未進士,由翰林改給事中。方士陶仲文受封爵,抗疏駁之,出勘邊事。劾仇鸞濫殺冒功,謫內(nèi)黃丞。累遷僉事,分巡長沙,平藩府租額,聽縣征解,民便之。分守衡永,宣布恩威,苗民懾服。”

      乾隆《長沙府志》卷十八《職官志·巡道》:“自嘉靖乙未,始設(shè)巡道一員,分駐長沙。張勉學(xué),長洲進士。”

      道光《永州府志》卷十一上《職官表》:“分守衡永郴桂道:張勉學(xué):直隸長洲人,丁未進士,由庶吉士、給事中,謫起,壬戌年任?!?/p>

      光緒《善化縣志》卷十八《名宦》:“張勉學(xué),長洲人,嘉靖中分巡長沙。平藩府租額,聽縣征解,民便之?!?/p>

      張勉學(xué)的生平概況在同治《蘇州府志》、乾隆《長洲縣志》、乾隆《元和縣志》均有記載,三者大同小異,可以相互補充。

      乾隆《長洲縣志》卷二十四《人物三》:“張勉學(xué):字益甫,嘉靖二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改吏科給事中。疏駁方士陶仲文不當(dāng)封爵,忤旨,奪俸。二十九年,俺答入寇,奉勅勘邊,躬歷薊鎮(zhèn),核傷殘之?dāng)?shù)。上聞,并論仇鸞濫殺冒功,鸞銜之,被誣,謫內(nèi)黃丞。遷吉安推官,擢南京刑部主事,轉(zhuǎn)郞中,升湖廣荊岳道僉事。長沙大盜李萬克聚黨為亂,以計擒之。藩府莊田房租稅重,豪奴倍收,沒人子女為奴婢。勉學(xué)悉平其額,歲聽知縣征解。進參議,分守衡永。先是,道臣所鎮(zhèn)地?zé)o城,每山水溢,民登高以避。勉學(xué)檄郡縣發(fā)公帑,鳩工筑城,工始竣而水又至,民有寧宇,名其城曰‘永安’。會有修郄者,蜚語中傷,解任歸,林居十余年卒。著有《宦游集》《湖岳編》及《勘邊疏稿》?!?/p>

      乾隆《元和縣志》卷二十三《人物》:“張勉學(xué):字益甫,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由翰林出為吏科給事中。時陶仲文勸帝修煉,授封爵,勉學(xué)謂左道不當(dāng)列朝臣,右駁之,忤旨,罰俸。又嘗奉旨勘邊核奏,仇鸞戮中國人,冒斬級功,大學(xué)士嚴(yán)嵩與鸞表里誣其阻,抑邊功,謫內(nèi)黃丞。久之,量移吉安推官,遷南京刑部主事,轉(zhuǎn)郞中,升湖廣僉事,分巡長沙。長沙藩府莊田房租稅特重,豪奴倍收,有不能償,沒人子女為奴婢。勉學(xué)悉平其額,歲聽縣官征解,民咸便之。進參議,分守衡永。衡永鄰兩廣間,威德兼施,苗民懾服,政府恐其內(nèi)遷,以蜚語中傷,解任歸,林居十余年卒。初在內(nèi)貢時,大史重其文行,延主元城書院與諸生析經(jīng)義論治術(shù),造就甚多,時比趙德之在潮州?!?/p>

      同治《蘇州府志》卷八十六《人物·長洲縣》:“張勉學(xué):字益甫,嘉靖丁未進士,選庶吉士,改吏科給事中。疏駁方士陶仲文不當(dāng)封爵,忤旨,奪俸。二十九年,俺答入寇,后奉敕勘邊,躬歷薊鎮(zhèn),核傷殘之?dāng)?shù)。上聞,并論仇鸞濫殺冒功,鸞銜之,被誣,謫內(nèi)黃丞。遷吉安推官,擢南京刑部主事,轉(zhuǎn)郎中,升湖廣荊岳道僉事。長沙大盜李萬克聚黨為亂,以計擒之。藩府莊田房租稅重,豪奴倍收,沒人子女為奴婢。勉學(xué)悉平其額,歲聽縣官征解,民便之。進參議,分守衡永。先是道臣所鎮(zhèn)地?zé)o城,每山水溢,民登高以避。勉學(xué)檄郡縣發(fā)公帑,鳩工筑城,工始竣而水又至,民有寧宇,名其城曰‘永安’。會有修郄者,蜚語中傷,解任歸,林居十余年卒。”

      二 張勉學(xué)留在永州的摩崖石刻——月巖、澹巖、朝陽巖

      嘉靖四十一年(1562),張勉學(xué)升湖廣參議,分守衡永道。同年,張勉學(xué)在道州月巖和零陵澹巖均留下詩刻。

      朅來月巖游,恍疑到城闕。天門一竅通,洞口雙峰揭。是時值秋半,高天掛明月。巖虛因月勝,月白為巖發(fā)。明晦分西東,虛實異凹凸。乾坤俯仰間,萬象晰毫發(fā)。圖畫開端倪,天肰謝剞劂。獨對會予心,忘言坐超忽。

      嘉靖壬戌秋,吳郡張勉學(xué)游月巖賦此。時道州判官孫世文侍游。

      詩刻長128公分,寬37公分,共105個字,字為行楷。下有明嘉靖陳塏“廣寒深處”榜書,右為明嘉靖三十九年陳仕賢“月到天心”榜書。

      此詩見于康熙《永州府志》卷二十二《藝文志五》、道光《永州府志》卷二下《名勝志下》、光緒《道州志》卷七《先賢》、李楨《濂溪志》,但無署款。今詩刻尚存,注明落款,可補書上遺漏。

      嘉靖壬戌,即為嘉靖四十一年(1562)。

      孫世文,時任道州判官。光緒《道州志》卷四:“道州:判官:孫世文,德興人,三十九年任。”德興在今江西。

      這是一首月巖紀(jì)詠詩。月巖,又名穿巖,位于道縣清塘鎮(zhèn)的濂溪故里。此地景觀奇特,一巖三洞,東西方向各有洞門,里面是一個巨大的天坑,正所謂“天門一竅通,洞口雙峰揭”。游覽者從洞口進去,隨著步步挪移,能欣賞到不同的景觀。而“作者來到月巖,先是描述所見,有一洞在內(nèi),又有兩峰在外,正值中秋,月巖之上升起一輪真實的皓月。而后作者心有所想,想到了月巖因為日月而盛、日月又為了月巖而明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以及由于東西位置的移動和洞內(nèi)小丘上下位置的升降而引起的景象變化原理。在用了比律詩超過一倍的篇幅之后,詩人最后說,他將不再說話。不再說話,卻已經(jīng)說了;已經(jīng)說了,卻要將它忘記?!浴鋵嵅皇遣灰Z言,而是超過了語言”[2]81。同年,張勉學(xué)在澹巖留有詩刻。澹巖,又名澹山巖,在今永州瀟水和賢水交匯處西南,是一個石灰?guī)r溶洞,北宋黃庭堅《題澹山巖二首》有“永州澹巖天下稀”句。

      隆慶《永州府志》卷七《提封》:“澹山:國朝張勉學(xué)詩:不謂觀風(fēng)地,悠然遇洞天。千巖蹲云豹,雙竇竅山川。絕壁鐘懸乳,陰厓石作田。地深應(yīng)有穴,屋覆卻無椽。紫翠紛難辨,幽奇遠更偏。景從空處得,聲向谷中傳。白石時流髄,丹砂許駐年。開尊秋氣爽,躡磴露華鮮。景勝渾忘世,塵牽豈解仙。高風(fēng)徒景慕,促駕未能旋?!?/p>

      光緒《零陵縣志》卷十四《藝文·金石》:“不謂觀風(fēng)地,悠然遇洞天。千巖蹲云豹,雙竇竅山川。絕壁鐘懸乳,陰厓石作田。地深應(yīng)有穴,屋覆卻無椽。紫翠紛難辨,幽奇遠更偏。景從空處得,聲向谷中傳。白石時流髄,丹砂許駐年。開尊秋氣爽,躡磴露華鮮。景勝渾忘世,塵牽豈解仙。高風(fēng)徒景慕,促駕未能旋。嘉靖壬戌秋,吳郡張勉學(xué)游此,賦并書,時零陵知縣郭自強侍游?!?/p>

      二者對比可知,《永州府志》有題詩地點,《零陵縣志》有署款?!百x并書”,即澹巖詩刻已經(jīng)上石,但今尚未見。1966年澹巖工廠施工,題刻多數(shù)被毀,張勉學(xué)澹巖詩刻或許已遭此劫。

      光緒《零陵縣志》卷六:“知縣:郭自強,潯州人,嘉靖四十一任?!?/p>

      張勉學(xué)到朝陽巖留有榜書“高巖幽窟”與“流香洞”兩幅,另有朝陽巖詩。此三者應(yīng)為同時期所留。

      榜書“高巖幽窟”在朝陽巖上洞,高140公分,寬62公分。署款為“明長洲張勉學(xué)題”??瑫笞?,尺幅宏闊。此榜書是磨舊碑而刻,現(xiàn)存“亭”“幽最”“見勝增”“嗟信美”“遲留淡”“口舉拂”“巖洞清幽自古奇”字句。據(jù)考證應(yīng)為《秋日陽巖》與《夏日陪游朝陽巖》兩詩。

      榜書“流香洞”在朝陽巖下洞,高56公分,寬130公分。署款為“明吳郡張勉學(xué)書”。流香洞在朝陽巖下洞內(nèi)。明隆慶《永州府志》卷七范之箴《流香洞記》云:“永城之右,大江之西,愚溪之南,有所謂朝陽巖者,郡之形勝最佳處也。巖下風(fēng)磴盤空,轉(zhuǎn)折而下,路盡洞見。洞口虛敞,泉出其中,扁曰‘流香’。”

      長洲,在今蘇州。吳郡,蘇州舊稱。張勉學(xué)兩次署款不同,一方面應(yīng)是避免重復(fù),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故鄉(xiāng)長洲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張勉學(xué)另有朝陽巖詩,記載于隆慶《永州府志》卷七《提封》、康熙《零陵縣志》卷十三《古今名賢詩序》、道光《永州府志》卷二上《名勝志》。詩曰:“丹丘何處所,突兀俯湘潯。磴轉(zhuǎn)孤亭出。江連古洞深,紅窺海日曙,碧覆石蘿陰。水近樓臺入,天低星斗臨。云峰攢繡棋,風(fēng)壑亂瑤琴。翠靄常舍雨,幽香不斷林。澗流行曲折,石室坐嵚岑。佳景逍遙得,奇觀次第尋。天涯開絕境,物外凈煩襟。從來丘壑意,為爾欲抽簮?!?/p>

      澹巖詩、月巖詩署款均為“嘉靖壬戌秋”,即嘉靖四十一年(1562)。兩幅朝陽巖榜書與詩均未署時間。張勉學(xué)分守衡永道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嘉靖四十三年(1564)分守衡永道為周京,故張勉學(xué)在此任期約兩年,榜書與朝陽巖詩應(yīng)作于1562-1564年期間。

      三 張勉學(xué)湖南行跡

      張勉學(xué)在湖南期間,威德兼施,政績斐然。先任湖廣僉事,分巡長沙,后升湖廣參議,分守衡永道。到過湖南長沙、益陽、衡陽、永州等地,留有詩文及榜書若干。

      在長沙,當(dāng)時藩府莊田房租稅非常重,百姓不堪重負,甚至以子女相抵,張勉學(xué)知曉后,為百姓減輕歲額。又有大盜李萬克結(jié)黨作亂,張勉學(xué)采用妙計,智擒李萬克。

      在長沙岳麓,作《告先師文》:“昔我先師,自楚反衛(wèi)。睠茲靈區(qū),圣駕所稅。俎豆輝光,千有余歲。巍巍宮墻,久而漸敝。樵蘇來侵,大壞厥制。勉學(xué)等摳趨升堂,悚惶無地。乃協(xié)僉謀,乃期共濟。丹雘是新,爰資講肄。江漢余波,庶接洙泗。求教丕宣,永矢弗替。卜吉經(jīng)始,用申虔祭。尚饗?!盵3]94拜謁岳神廟后,作《告朱張二先生文》:“維岳之麓高高無極兮,是惟二先生之德。維湘之流淼淼無窮兮,是惟二先生之風(fēng)。不然,何創(chuàng)道茲土,已歷數(shù)百年之遠,而正脈流衍,猶曠世而相通?緬昔晝夜之所講者,今雖不獲聞其謦咳,而德性問學(xué)之奧,昭然于后世者,孰不賴其啟聵而發(fā)蒙!是宜覿德者瞻高山而仰止,聞風(fēng)者睹逝水而思功。勉學(xué)等,待罪茲土,觸目興衷。悵祠宇之日廢,閔文教之將壅。爰葺頹而補敝,乃聚才而鳩工。補經(jīng)營兮伊始,愿默相兮成終。尚享?!盵3]95

      岳麓書院,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是中國古代著名四大書院之一。告“先師”,即告孔子。告“朱張二先生”,即宋儒晦庵朱熹、南軒張軾,二先生曾講學(xué)于岳麓書院。“岳神廟:在崇圣祠后高阜,舊為六君子堂,道光元年改為今廟?!盵3]529據(jù)明吳道行、清趙寧《岳麓書院志》記載,岳麓存在“告先師文小碑”和“告朱張二先生文小碑”。

      在益陽,張勉學(xué)寫有《益陽縣署夜坐》。乾隆《長沙府志》卷四十八《藝文》詩曰:“策馬長途汗?jié)褚?,停驂小憩坐忘歸。病虛案牘嗟無補,夢繞莼鱸詠式微。返照映林高鳥過,大江臨戶亂帆飛。靜中解得無言趣,可奈風(fēng)塵未息機?!庇稍娍芍瑥埫銓W(xué)應(yīng)是途經(jīng)益陽,在益陽縣官署小憩。長途奔波之后,身體不適之時,每每引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此時此景與陸游“故鄉(xiāng)歸去來,歲晚思鱸莼”若合一契。然而小憩之后,張勉學(xué)又得“策馬奔騰”,不能享受這靜謐的意趣。

      在衡陽,張勉學(xué)曾登合江亭,有詩《登合江亭》。萬歷十七年重刻本《石鼓書院志》載:“二水分流石一拳,山川奇秀此中偏。高人賦詞留千古,我輩登臨繼昔年。影落空江山翠濕,風(fēng)飄幽壑鼓聲傳。秋林搖落乾坤肅,高閣憑虛對遠天?!盵4]77“合江亭”為石鼓書院合江亭,在今衡陽市石鼓區(qū)?!岸至魇蝗敝傅氖窍嫠驼羲粎R處,合江亭一峰突起?!案呷恕睘轫n愈,韓愈在此留有《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一詩,其中“瞰臨渺空闊,綠凈不可唾”兩句為千古名句。

      在永州,張勉學(xué)奉上命分守此邦,巡視城郭,到過零陵朝陽巖、澹巖、鎮(zhèn)遠樓;道縣月巖、濂溪故里;寧遠紫霞洞等地,留有榜書“高巖幽窟”和“流香洞”兩幅、月巖詩刻一幅,詩文若干。張勉學(xué)在永州期間施行惠政,造福百姓。建永安門子城,重修城樓,并撰有《重新記》。

      隆慶《永州府志》卷八《創(chuàng)設(shè)·重新記》云:“我昭代之制,凡天下城郭,當(dāng)其門,必設(shè)子城蔽其外,岑樓跨其端,中州皆然,況邊郡乎?然樓特壯形勢,供瞭望而已,乃若子城,無事可以御水火,其有事則又屯軍伍、防沖突、御炮石,所系尤重。永州當(dāng)五嶺百粵之交,蓋邊郡也。城凡七門,門各有樓,有子城。而永安門介在城西瀟水之間,民夷雜揉,百貨群聚,地?zé)o遺隙。先是,化居者私據(jù)官城為利窟,沿襲累世,視為常。以子城獨缺,而火患亦多。嘉靖壬戌秋,予奉上命分守此邦。巡視城郭,至所謂永安門者,而其制未備,將圖之。是年冬,郁攸復(fù)熾,始自民居,千百萬焚,延藝城闉,不可撲滅。予視災(zāi)斯地,亟憫焉,而究厥所由,則以外失其蔽致焉耳。會耆老若干人遮道號泣,愿創(chuàng)子城以圖經(jīng)久。予乃進郡大夫、將衛(wèi)指揮以下,告之故,僉謂宜然。已乃復(fù)集眾議,申請兩臺,報曰可。于是檄委指揮高紹輩,執(zhí)度渡地,訊別公私,凡地延袤共得一十四丈有奇,私據(jù)百年者一旦皆復(fù)于官,士民猶快。乃鳩工庀材,卜吉從事。又分委千戶蔡堂、主簿蔡守毅等,各司其責(zé),而督勤惰。紀(jì)出入者,則同知蕭縉專焉。版筑具舉……因其余力,遂構(gòu)岑樓,以復(fù)舊觀,而各門之圮壞者,亦拆修葺。由是棟宇并揭以齊云,重門環(huán)拱而偃月。品式煥然,規(guī)制悉備。利窟不能為之據(jù),水火不能為之災(zāi),即砲石突沖亦不能為之患。蓋一事舉,眾患息,而永安之勝遂甲諸門矣。是役也,經(jīng)始于壬戌季冬念又四日,落成于次年仲夏之望。石用五千七百零,灰十萬六千三百斤,磚瓦四萬八千七百片,木大小五百四十株,匠作一千七百,工役者不在是限,大率用銀三百五十兩有奇。其七取諸府,三取諸衛(wèi),而民罔知費,役罔告勞,又善之善者也。向非郡大夫為民之切,綜理之周,即成功,豈能若是速耶?工既完,知府黃君翰、同知蕭君縉、通判王君仕任、推官王君可輩,乃合士民之情,而謬歸功于予,且請一言以記之,則應(yīng)之曰:吁!是固諸君子之力也,予何能為?顧其事有不可泯焉者。嘗讀《春秋》,凡興作必載,如城郎、城中丘,皆書以致譏。今斯役也,勞費亦大矣,然城不踰制,役不傷民,而又群情孚焉,眾善集焉,無《春秋》之譏,而有防御之益,憫一時之災(zāi),而遂遺千百年之固,則予安得以小嫌而泯大役乎?乃不揆谫陋,綴其巔末,爰付有司,用刻堅珉,寘諸城隅,告后之守土于茲者。”

      《重新記》寫于1563年完工之后,論述了建設(shè)與重修的必要性以及建設(shè)的時間、過程、經(jīng)費等,并說明了寫作緣由。子城樓始建于壬戌(1562)季冬,落成于次年仲夏之望,費時近半年。此舉既有防御之益,又可御水火,未曾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故深得民意。

      文章所提“黃君翰”即黃翰,字可憲,號小川,嘉靖四十一年任永州知府?!笆捑N”即蕭縉,江西吉水人,嘉靖三十九年任永州府同知?!巴蹙巳巍奔赐跏巳?,江西安福人,嘉靖四十一年任永州府通判?!巴蹙伞奔赐蹩?,滿城人,嘉靖三十八年任永州府推官。

      四 張勉學(xué)其他詩文考證

      除上文所提到的澹巖詩、月巖詩、朝陽巖詩、《益陽縣署夜坐》《登合江亭》《告先師文》《告朱張二先生文》《重新記》,張勉學(xué)其他詩文有《謁濂溪故里祠》《入紫霞洞》《鎮(zhèn)永樓》《祈晴后登樓志感》《謁程祠》《謁元公祭文》以及未命名的詠菊詩和存疑的《零陵初度與集朝陽巖》。這些詩文大多為行旅之作,或寄情山水、陶然忘機,或登臨詠懷、自勉自許,或思故里,或憂蒼生。

      濂溪故里祠位于道縣清塘鎮(zhèn)樓田村,始建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祠左為豸嶺,右為龍山,兩山對峙,綿延5000米。祠旁有五星墩,祠西南方道山下,有濂水之源“圣脈”,泉流經(jīng)文塔、大富橋,注入濂溪河[5]579。張勉學(xué)曾游覽于此,作詩《謁濂溪故里祠》,見于李楨《濂溪志》、康熙《永州府志》卷二十三《藝文志六》、道光《永州府志》卷二下《名勝志下》、光緒《道州志》卷七《先賢》。詩曰:“溪上懸明月,年年草色深。山川鄒魯脈,俎豆歲時心。水潔纓時濯,亭虛風(fēng)自吟。拜瞻猶未已,瀟灑絕塵襟?!?/p>

      在鄒魯之地,就應(yīng)承接著孔孟之道,常懷孔孟之禮。而此地,溪還是當(dāng)年的濂溪,明月還是那輪明月,草木年復(fù)一年都在生長著。周敦頤承接孔孟之后,周敦頤之后也應(yīng)薪火相傳。水潔則濯纓,風(fēng)只吹虛亭,一切都該為時而為。張勉學(xué)行至此,拜謁濂溪故里祠,緬懷圣人之道,正是合乎時宜,所以頓生超脫之感,忘卻了世俗。

      李楨《濂溪志》載有張勉學(xué)《謁元公祭文》:“于維先生,實產(chǎn)此拜。秀鐘九疑,期應(yīng)九星。豈偶然哉?其所以蘊之為道德,發(fā)之為圖書者,固已上繼孔孟,妙契六經(jīng)矣。自宋迄今,五百余年,凡四海內(nèi)有志之士,孰不欲一入其鄉(xiāng),又孰不欲一睹其遺容,以慰仰止之思也!顧茲舂陵介楚西南二千里外,山川遼逖,宦轍罕經(jīng),則夫慕蓮池、纓亭之勝,跂月巖、舂水之奇者,吾不知其幾何人矣。勉學(xué)不敏,自結(jié)發(fā)即知誦習(xí)先生之書,三十年間每思一闖其門而不可得。乃今承乏守土,觀風(fēng)名邦,遂得奉謁祠宇而肅拜焉。夫海內(nèi)人士,入其鄉(xiāng)者鮮矣,況得睹其遺容乎!即睹遺容者亦鮮矣,而況既睹其容,又得窺其宗廟之美乎!洋洋乎!灑灑乎!光霽如見其胸襟,謦欬若聞于俎豆。此殆縉紳之罕遇,而實為勉學(xué)生平之至幸也。但念筮仕以來,習(xí)氣欲除而尚存,希賢有志而未逮。以故跂前躓后,坎坷無成,懲創(chuàng)之余,動輒愧悔。則夫箴砭愚蒙之功,默啟心源之妙,誠不能不于先生是賴矣。爰酌蓮尊,式酹庭草,而且述其自幸之私,與夫愿學(xué)之意如此,惟先生其降鑒之。尚饗!”

      “蓮池”“纓亭”均在濂溪故里。“纓亭”即“濯纓亭”,“舂水”又叫“舂陵江”。此詩與文應(yīng)都是在拜謁濂故里時所作,至于時間先后,考究不詳。蓋詩短不能盡其意,而后有文。張勉學(xué)先是肯定周濂溪在道統(tǒng)的重要地位,然后講述濂溪故里偏遠,游覽者罕至,此次前來實為平生幸事。在游覽之后,感觸良多,并反思自我“習(xí)氣未除,有志未逮”,因而以周敦頤自勉。

      在永州另有《入紫霞洞》一詩:“舜源峰下紫霞開,有客探奇策馬來。高下石田懸澗壑,參差玉柱拱樓臺。乳泉天外晴飛雪,陰洞空中地隱雷。仙境攀躋悵幽獨,只疑身世在天臺?!贝嗽娫诳滴酢队乐莞尽肪矶端囄闹玖?、嘉慶《寧遠縣志》卷九《藝文志下》、道光《永州府志》卷二下《名勝志下》均有記載。湖南師范大學(xué)出版湖湘文庫《湖南紀(jì)勝詩選》記為“張勉學(xué),明長沙人”[6]398有誤。

      紫霞洞、舜源峰在今湖南寧遠九嶷山。“紫霞洞”即紫霞巖,又名重華巖、斜巖。徐霞客《楚游日記》稱紫霞巖為“楚南十二名洞之首”。張勉學(xué)以“客”的身份,從外到內(nèi)描繪了紫霞巖,紫霞巖在舜源峰下,巖外石田級級相承,水從石頂一瀉而下。巖內(nèi)石鐘乳千奇百態(tài),有水流喧嘩之聲,如雷聲陣陣。張勉學(xué)孑身一人,在攀爬過后,如臨仙境,而如此美景竟無人與共,不覺有些惆悵。

      隆慶《永州府志》卷八《創(chuàng)設(shè)》記載張勉學(xué)《鎮(zhèn)永樓》:“山郡孤懸百雉圍,萬家春樹藹晴暉。瀟湘繞地?zé)熤斜M,嶺嶠蟠空鳥外微。保障未能虛厚祿,行藏?zé)o定合初衣。登樓直北遙凝睇,彷佛云霞捧禁闈?!庇钟小镀砬绾蟮菢侵靖小罚骸凹诜w波漂嘆陸沈,登樓州望總關(guān)心。靈壇屢叩情逾切,民瘼將殘病轉(zhuǎn)深。秋水天高歸遠壑,暮山云凈失輕陰。閭閻歌舞皆神力,落日危欄思不禁?!?/p>

      鎮(zhèn)永樓,舊址在永州鷂子嶺,又名轉(zhuǎn)角樓。舊志載:“鎮(zhèn)永樓在府城北隅雉堞之上,舊名鷂子嶺?!泵鞔尉敢宜饶辏?545),永州知府彭世濟建于府城北隅雉堞之上[6]363。抗日戰(zhàn)爭時期已被炸毀。舊址已毀,惟詩能略見當(dāng)年之景。這兩首詩一首寫于春天,一寫首于秋天。春天萬物初始,一切都是未定,張勉學(xué)登上鎮(zhèn)永樓,遠望著北邊的宮城,暗自期許。秋日登樓,憂國憂民。久雨過后盼來了天晴,可是農(nóng)民的莊稼陷于水患之中,雖已天晴,仍生憂心。

      康熙《黃陂縣志》卷八《二程志》:“《謁程祠》:僉事:張勉學(xué),長洲人。上程祠畔松十圍,祠下流泉接魯沂。滿目云山空縹緲,前川花柳自芳菲。臺高盼望清風(fēng)遠,塢曲藏春白日暉。趣駕欲行還佇立,澗蘋溪藻自依依?!?/p>

      “程祠”應(yīng)為“黃陂二程祠”,在今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前川街,明正德年間更名為“二程書院”[7]111。此詩描繪了當(dāng)時二程祠周圍的環(huán)境。青松環(huán)抱,泉水潺潺,春光明媚,萬物悠然。張勉學(xué)沉醉其中,故有感而發(fā)。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卷八記有“雅竹又貽余唐子畏菊枝一幀。有題語。錦里先生日醉眠,瓶中無粟榻無氈。酒資盡在東籬下,散貯黃金萬斛錢。蘇臺唐寅。秋色盈盈何處好,黃花數(shù)朵傍東籬。壺觴獨對忘言處,正是淵明寄傲?xí)r。長洲張勉學(xué)”[8]526。

      李日華,字君實,號竹懶,浙江嘉興人,明萬歷二十年進士。這是一首詠菊詩,無題。張勉學(xué)詩前為蘇臺唐寅的《菊圖》,李日華引張勉學(xué)之詩,意在詠畫中之菊。

      光緒《零陵縣志》卷十四《零陵初度與集朝陽巖》:“浮生初度又零陵,濫跡頻年息未能。正訝衰容明鏡改,漫勞詞客壽觴稱。巖花氣暖先春發(fā),江水痕高過雨新。共醉流霞寧□晚,山中日月自長升。嘉靖癸未孟冬,前翰林庶吉士自吳郡張勉學(xué)書,右大楷十五行?!?/p>

      “共醉流霞寧□晚”,湯軍《零陵朝陽巖小史》補為“共醉流霞寧去晚”[9]114。

      由上述記載可知該詩當(dāng)時已上石,但今朝陽巖未見。嘉靖癸未孟冬,即1523年冬。此署款所記與本文張勉學(xué)初到達永州時間相差39年,筆者推測是時間記載有誤。

      1547年,張勉學(xué)考中進士,選庶吉士。因此1523年張勉學(xué)尚未考中進士,不能說前翰林庶吉士。1562年,張勉學(xué)升湖廣參議,分守衡永道,并在永州留有月巖詩刻,署款為“嘉靖壬戌秋,吳郡張勉學(xué)游月巖賦此”。且詩刻尚存。如果說這個“張勉學(xué)”另有其人,也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一是兩處署款同為吳郡。二是正德到嘉靖年間,不見有兩個張勉學(xué)先后中進士。三是地方志亦無記載。故筆者疑為時間記載有誤。

      [1]陳文新.明代科舉與文學(xué)編年:中[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9.

      [2]張京華,陳微.道州月巖摩崖石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3]吳道行,趙寧,等修纂.岳麓書院志[M].長沙:岳麓書社,2012.

      [4]戴述秋.石鼓書院詩詞選[M].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2007.

      [5]王邦杰,王衛(wèi)方.湖南古今名勝詞典[M].長沙: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0.

      [6]熊治祁.湖南紀(jì)勝詩選[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2.

      [7]生云龍.中國古代書院學(xué)禮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 2014.

      [8]李日華,屠友祥.味水軒日記[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9]湯軍.零陵朝陽巖小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1.

      K820

      A

      1673-2219(2021)06-0019-05

      2021-07-28

      湖南省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濂溪故里石刻文獻整理與開發(fā)利用研究”(項目編號20JD032)。

      劉瑤(1997-),女,湖南衡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文獻學(xué)。

      (責(zé)任編校:周欣)

      猜你喜歡
      長洲
      長洲怡生源記貨單考論
      廣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贊船工
      大連海逸長洲居住區(qū)景觀設(shè)計探索與實踐
      選拔賽
      長洲水利樞紐建成“船舶吃水智能化檢測與預(yù)警系統(tǒng)”
      珠江水運(2019年24期)2019-02-24 06:56:27
      太平清醮
      且行長洲路
      虎門長洲要塞佚名炮臺考
      廣州文博(2016年0期)2016-02-27 12:48:56
      魅力長洲
      西江月(2014年9期)2014-11-15 06:04:24
      基于社區(qū)營造的青少年志愿服務(wù)組織模式探討
      会东县| 增城市| 和静县| 德江县| 吴江市| 涡阳县| 博罗县| 峨山| 西畴县| 额敏县| 武鸣县| 丰原市| 育儿| 芒康县| 兴海县| 咸阳市| 绍兴市| 专栏| 马边| 阿坝县| 恩施市| 怀安县| 凯里市| 孝感市| 金坛市| 山阴县| 加查县| 砚山县| 来安县| 枣阳市| 黄大仙区| 广汉市| 博野县| 郓城县| 囊谦县| 瑞丽市| 乳山市| 阿勒泰市| 安多县| 汉源县| 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