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難度、復雜程度和邏輯性相對較強,對學生數學素質也提出更高、更嚴格要求,學生即便在數學課堂中有著良好學習狀態(tài),在課后練習或者考試時也有可能出現錯題較多問題,對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應用程度不高。需要教師及時針對學生常見錯題展開糾錯教學,引導學生對出錯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以此來增強初中學生解題動力和自信心。本文主要將初中數學錯題糾錯當做切入點,通過對初中數學易錯題出現原因展開分析,來從不同角度探索錯題糾錯教學在初中數學中實際應用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錯題糾錯;教學方法
引言:錯題糾錯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初中教學手段,其主要就是引導學生正確面對自己所出現的錯誤,并將這些錯誤進行改正,以此來幫助、推動學生提高自己學習成效。然而,在錯題教學實際開展中,錯題資源極易被教師和學生所忽視,造成錯題價值和成效流失。需要教師在有效數學教學基礎下,積極開展錯題資源開發(fā)工作,將錯題當做重要載體來有效訓練學生,確保學生在做題時出錯率能夠大幅度降低,實現增強學生成績和能力的目標。
一、初中數學錯題出現原因研究
(一)初中數學概念沒有清楚理解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知識點和概念都有著相似特征,例如: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兩者性質、判定有著較大相似性,學生在學習這兩節(jié)知識時很容易出現混淆或者遺忘問題。初中數學對概念定義具有嚴謹、規(guī)范特征,對詞語使用、情況界定有著嚴格要求,但學生在理解這些字詞時較為薄弱,數學概念所擁有的使用情況極易被學生遺漏這主要就是因為學生對知識概念理解不清楚而造成的。不能清楚地理解數學概念會造成學生在使用數學原理、性質時即便做題計算流程、做題步驟都正確,但受到做題方式和題目影響而導致出現錯誤結果[1]。
(二)審題不夠嚴格從而出現錯題
數學題目為讓學生觀察、分析能力能夠得到提高,會將題目條件委婉表達出來,部分題目為使學生受到迷惑會將不同條件放置到題目當中,如果學生在做題時不仔細、認真地進行審題,就會造成學生無法恰當運用題目所給出的條件。一些題目雖然難度相對較低,但易錯問題較多,學生一旦被題目誤導,錯誤理解題目所具有的含義,就算將題目完整解答出來也會對分數產生影響,對解題時間和成效也會產生問題。
(三)思維定勢問題
初中學生在不斷針對數學問題展開練習時,學生會逐漸受到題目和解題方式影響,產生一定程度思維定勢問題。在接觸到數學題目時受到肌肉記憶、思維定性影響學生會迅速形成固定、專屬解題思路,誘導學生越過題目所給出的條件要求,從而使得固定思維和題目之間差異、區(qū)別被忽視,最終造成解題錯誤問題出現[2]。思維定勢情況大部分都是在練習數學題中形成的,這也使得很難有效將思維定勢進行修改。
二、初中數學錯題糾錯教學方法實際運用措施
(一)增強和培養(yǎng)學生嚴謹解題習慣和思維習慣
數學錯題資源對學生來講是十分重要的財富資源,對數學錯題資源高度重視可有效增強學生素養(yǎng)和對的思維。在實際解題時,學生依據數學錯題來開展分析與研究,找出數學錯題出現原因,這樣可使學生數學思維得到有效鍛煉,避免學生在繼續(xù)做題時再次犯同樣錯誤,有效避免錯題,讓數學思維能夠更加嚴謹。例如:在學習和解決全等三角形證明題時,要有效針對全等三角形性質以及判定定理兩者之間的差異和聯系來增強學生記憶,全等的三角形證明題通常有著較強邏輯性,要將加強記憶、判定定理當做重要基礎和前提來進行證明。例如:在做三角形計算題或者證明題時,題目從會將三角形性質、判定規(guī)范結合,以此來進行考查,教師在數學教學時利用錯題講解來培養(yǎng)、增強學生邏輯思維,為學生提供能夠參考的學習范本[3]。在選擇三角形做題證明方式時,要結合錯題內容,利用邊角邊、邊邊邊等實際判定來有效將證明方式進行排除,最終確定和掌握判定方式,以此來增強實際解題效率和錯題糾錯率,避免出現混亂解題問題。
(二)積極針對錯題展開歸納工作
初中時期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會受到不同因素危害而出現錯誤問題,教師要結合錯題糾錯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糾錯能力,讓學生可以針對錯誤問題展開歸納,引導學生養(yǎng)成錯題歸納習慣。通過強化學生糾錯方式和意識,來讓學生可以積極掌握做題過程中錯誤出現原因,這樣就可讓學生在后續(xù)學習時獲得積極促作用,避免學生在做題時出現相同錯誤問題。歸納錯誤也是有效挖掘犯錯原因流程,利用完善知識體系,解決思維誤區(qū),針對性開展練習活動,從而促使學生更加深入、規(guī)范的了解數學知識和數學內容。例如:學生在學習因式分解時,會出現公因式漏項或者字面平方不夠健全的錯誤問題,學生利用錯誤歸納在錯誤位置備注原因,在復習時就可避免出現相同錯誤。
(三)重點關注錯題指導和批改工作
錯題糾錯中一個非常重要方式就是注重錯題展開后續(xù)處理工作,簡單來講就是針對這個錯題將其研究透徹,重新針對錯題進行思考。在開展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幫助學生來梳理錯誤知識,有效對學生展開錯題指導,在課堂中針對錯題展開講解,進行糾錯教學,以此來指導學生了解下一次遇到這種題目可使用的處理措施。不過在實際糾錯時,主要解題思路并不會發(fā)生轉變,只需要轉變幾個關鍵、重點參數問題,然后讓學生結合糾錯思路來重新做一篇錯題,觀察學生這次正確答題率,以此來了解學生對這道題實際理解程度,掌握學生數學知識水平[4]。這也是錯題糾錯教學中十分重要方法,可讓學生真正掌握極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爭取增強學生成績和數學分數。
(四)轉變學生引導方式,改進糾錯教學體驗
在初中數學教育學習時,教師可利用有效、規(guī)范糾錯方式來增強對學生糾錯能力、糾錯意識培養(yǎng)工作,利用糾錯方式轉變來推動學生對錯題體驗,確保學生可準確掌握錯題知識。學生在做題和學習數學知識時必然會出現錯誤問題,如何將數學課堂和錯誤有效結合是教師必須要重視的問題,同時也是學生數學知識理解、應用有效強化的重要途徑。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學生要構建糾錯情境,以此來促使學生可以形成嚴謹、規(guī)范數學思維,確保糾錯能力可以得到持續(xù)提高。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數學內容時,為使學生對不等式理解能力和糾錯能力可以得到強化,可依據所有數的符號差異、不等號方向轉變來加深學生理解與認知,這時教師可結合案例,例如:1-x<0,x-1<0等,以此來讓學生利用針對性算式來展開解題,在解題同時學生能夠正確了解不等式知識點,推動錯題糾錯能力增強和錯題糾錯教學效率提高。再例如:2(x+1)=36題目當中,一些學生極易將2(x+1)轉變成為(2x+1)來展開計算。為此,在教學時期教師要讓學生將這些錯題記錄到糾錯本當中,教師為學生提供相對應的題目來讓學生展開練習,促使學生規(guī)范、正確規(guī)避錯誤解題習慣、思維。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解題同時難免會出現錯題,這種錯題是一種非常重要教學資源,需要教師高度關注和掌握錯題糾錯應用,有意識增強、培養(yǎng)學生數學糾錯意識、糾錯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問題探究、分析能力,增強學生錯誤糾正能力,以此來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數學錯題糾錯環(huán)境和發(fā)展環(huán)境,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持續(xù)進步。
參考文獻:
[1]李國章.初中數學作業(yè)糾錯教學研究——由一道習題的錯解引發(fā)的思考[J].名師在線,2020(15):74-75.
[2]龔國福.淺談初中數學作業(yè)糾錯教學策略——由一道習題的錯解引起的思考[J].知識文庫,2019(22):139-140.
[3]陳敏.初中數學解題中培養(yǎng)學生糾錯意識的策略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26):29-30.
[4]鐘冬梅.及時糾錯,演繹精彩——錯題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