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浩龍 胡亮
摘要:提升生產系統的可靠性,是保障安環(huán)、穩(wěn)定、高效運行的靈魂,建立有效的預防機制、容錯機制,從根本上實現預防,即利用先進的管理理念、科學的分析方法防止問題、故障的發(fā)生;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采取細致全面、精準可靠的措施建立容錯,利用冗余的零部件、設備去屏蔽故障對整套生產系統的影響,從而實現可靠、高質量運行的目標。
關鍵詞:生產系統;可靠性;預防;容錯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electrified mechanical equip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ll walks of life. The tobacco industry is grow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lectrical industry. In the processing of tobacco industry, electrical control equip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raw materials. In the winding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humidity, temperature and automatic processing process. Therefore, once th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of tobacco equipment has problems, it will seriously reduc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block the production timeliness. Therefor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various problems that are easy to occur in th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n the actual tobacco production, and gives specific and feasible solutions.
Key words: tobacco equipment; Electrical control; problem analysis
1概述
一臺設備、一個單元、一套裝置,無論其要生產的是什么產品、加工的是什么零部件、出于什么目的生產這個產品或增加這個工序,其過程的管控要求千篇一律、殊途同歸,都要求有穩(wěn)定安環(huán)的生產狀態(tài)、健康良好的運行模式、長周期高效的可靠性能,先進、功能全面、自動化程度高并不能完全和可靠性劃等號。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設備功能單一逐漸全面復雜,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等,隨之而來的很多未知、不可靠的因素增加,可靠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一旦發(fā)生故障往往比較隱蔽、難以追蹤,維修時間長、費用高,嚴重制約、降低生產裝置的可靠性。
2抽繭剝絲,追本溯源
從生產系統的項目可研、設計規(guī)劃、選用定奪、制造安裝、使用維護到修理報廢,追求可靠性始終是貫穿于整套流程中的靈魂,堅信在經濟與可靠性發(fā)生沖突時,大多數情況下第一選擇的是可靠性,既然前面的設計、安裝階段已經無法決定及改變,那么從使用、維護中發(fā)掘剩余可靠性變得尤為重要,是評價整套生產系統、設備管理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
一般提高可靠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檢查預防機制,即通過先進的管理理念、科學有效的分析手段、依據木桶效應,在故障將發(fā)生未發(fā)生階段有效的規(guī)避,做到防患于未然、杜漸于伊始。二是故障容錯機制,利用冗余的零部件、設備去屏蔽故障對整套生產系統的影響,一般可做到雙重冗余或三重冗余。
生產系統是一套能夠完成規(guī)定功能的綜合體,可簡單的分為幾個裝置單元,每個裝置單元不僅要完成各自的規(guī)定動作或功能外,還必須與其他幾個單元聯系起來,完成最終的生產目標。
3檢查落實,預防在前
生產管理中檢查預防機制可采取以下措施有效的規(guī)避風險。
1)加強人員管理。提前了解,及時的引導糾正,消除思想不集中、情緒不穩(wěn)定現象;提升人員業(yè)務能力,通過編制科學的、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在實際操作、責任心樹立、應急處置、主管能動性方面下功夫。
2)提升源頭質量管控。從工藝要求、效率優(yōu)良、成本合理、安全環(huán)保方面綜合考慮選擇技術先進、材質優(yōu)良、工藝合理,便于后期維護、維修的零部件及設備;特殊介質、特殊工藝應嚴格注明使用材質,避免原生缺陷導致使用壽命縮短、故障頻發(fā)[1]。
3)增強檢查力量、力度,重在發(fā)現、強在落實。根據自身的生產狀況不分時段、不分場合的開展大檢查工作,首先要提升檢查人員的技術力量,檢查發(fā)現問題的強度力度,不是老好人的蜻蜓點水、不看僧面看佛面,既要有效率、又要有深度。同時養(yǎng)成檢查發(fā)現、方案落實、隱患治理、記錄在案、預案編制、材料準備、消缺完成的閉環(huán)管理,做到未雨綢繆、有的放矢。
4)一流管理時時維護設備,三流管理天天維修設備。要避免生產崗位人員從組織生產的“戰(zhàn)斗精英”變成匯報搶修的“救火分子”,積極的變被動為主動,認真落實“預防”二字。根據設備、管道、易損件使用壽命,使用頻次、介質參數等依據“木桶效應”綜合考慮制定設備、裝置維護、保養(yǎng)、檢查、檢修計劃表,參考出廠保養(yǎng)周期表、同類設備運行狀況、歷史故障案例發(fā)生、材料備件使用壽命、使用介質沖刷磨損等,有計劃、有規(guī)劃的開展檢查、維護保養(yǎng)工作[2]。
4綜合考慮,建立容錯
作為一套獨立完善的生產系統,從高溫高壓、腐蝕沖刷、生產角色、反應儲存等方面綜合判斷,得出結論,哪些單元需要增加冗余設備、裝置并聯使用,哪些故障后對系統影響小可單臺運行。
提升生產系統的可靠性、容錯性可采取對應的措施:
1)在設計階段,力求結構簡單、實用為主、零部件少、人為因素干擾少的工藝及流程,獨立可靠、穩(wěn)定高效,便于后期的操作及切出維護。
2)提升零部件及設備質量的前提下,必須建立最低庫存,尤其是加工周期長的非標件,把握核心、必須原則。
3)在系統中擔任重點設備、重點裝置、重點操作儀控系統角色的必須建立冗余,雙重乃至三重。
4)建立完善、切合實際的設備、裝置維護保養(yǎng)及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操作人員業(yè)務技能及檢修質量,避免重復檢修和非計劃檢修,提升設備出力率及備用率。
5)明確點巡檢人員職責和標準,眼看、手摸、耳聽、鼻嗅來檢查、判斷、分析設備的運行狀況,優(yōu)化操作、強化管理,尤其是重點設備的管控更要升級管理[3]。
6)設置必要的監(jiān)控、監(jiān)測、報警、聯鎖等安全可靠的保護系統,包括溫度、壓力、振動、位移、液位等[4]。
7)設立綜合、全面的信息化采集平臺,包括生產狀態(tài)、風險研判、危險源分級管控、人員狀態(tài)、預警信息、車輛物流管理等,第一時間可以發(fā)現生產系統問題坐在,精準處置。
5結束語
提升生產裝置的可靠性既要從根本上預防有可能出現的缺陷、故障、事故,利用先進全面、科學有效的設計理念、分析手段,設計建造優(yōu)化、高效、穩(wěn)定的系統,貫穿實行高質量、超前預防的的管理理念,實現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同時又要建立容錯機制,對于已經出現的問題、故障通過強有力的措施可以有效的規(guī)避風險及造成的影響,全面統籌、綜合分析、細致考慮建立單臺設備、生產單元、整套系統的冗余,從而預防、規(guī)避風險,實現生產系統的安環(huán)穩(wěn)長滿優(yōu)運行。
參考文獻
[1]陳偉.泵的選用[M].機泵選用.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2.
[2]朱寶軒.化工生產過程管理[M].化工工藝基礎.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3.
[3]李建剛,楊雪萍.汽輪機的運行[M].汽輪機設備及運行.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