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才
【摘要】科學這門學科自開設以來,就以實驗為教學基礎,與其他大多靠文字講解的學科有很多地方不一樣。因而單單靠老師講解并不能完全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那么要想使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學習并且能夠認真聽從老師講解,從而學到、掌握相關知識點,演示實驗顯然是個非常好的方法。那么,初中科學該如何開展演示實驗呢?
【關鍵詞】演示實驗;初中科學;問題
一、演示實驗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通過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
初中科學課本中已提出多個生動形象且易操作的演示實驗。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對水的轉化及化學藥品的研碎進行演示實驗,從而使學生明白:在實驗前后,盡管物質的狀態(tài)改變了,但其本質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學生理解“物質是不會消除的”這一道理;也可以通過伽利略比薩斜塔、伽利略的斜面滾球這兩個演示實驗讓學生明白科學實驗的目的是通過不斷動手操作以檢驗真理;學生還能夠通過紙片的燃燒以及無水硫酸銅的加熱,明白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差異及本質。教師通過演示這些具有對比性的實驗,使學生明白科學的本質及內容,而且,教師通過對“紙片的燃燒”“無水硫酸銅的加熱”“化學藥品的研碎”等進行演示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初中科學的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科學,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取知識,開拓視野。
(二)通過演示實驗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
以初中化學課本中氫氣的燃燒為例。在課本中有明確標注:進行氫氣的燃燒試驗前,一定要檢測氫氣的純度,以確保實驗能夠正常進行,不出意外。但是很多學生顯然并沒有注意這一點。為此,教師可以對此進行演示實驗,即分別進行精純氫氣的燃燒和不精純空氣的燃燒兩種實驗以作對比。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教學時,可以準備兩種同樣大小的容器,然后分別往其中注入純氫氣和與空氣混合的氫氣。在燃燒純氫氣時,沒有過于明顯的現(xiàn)象;而在燃燒與空氣混合的氫氣時,學生會聽到明顯的爆炸聲。通過對比實驗,使學生記住在氫氣燃燒實驗中檢測氫氣純度的重要性,學生也因此會對“氫氣和空氣混合氣體進行燃燒會發(fā)生爆炸”這一知識點有深刻記憶,從而為學生學習氣體的燃燒打下理論基礎。
二、演示實驗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
初中的演示實驗教學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就是學生的學習對象。初中生心智不夠成熟,能力尚有欠缺,因而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過程中所用的操作方法及實驗理論的正確性就極其重要,教師稍有出錯,學生也會出錯。例如,實驗要求用試管量取液體時,不得超過試管體積的2/3。若是教師在進行實驗時,不小心量取體積時超過了2/3,學生就會下意識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教學時,為保證學生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教師自己應做到規(guī)范操作。規(guī)范操作的標準不只針對學生,更針對教師。因為只有教師操作規(guī)范了,學生才會有一個規(guī)范操作的模板,從而提高自身操作的動態(tài)性。
(二)科學演示實驗教學需要發(fā)動學生參與
演示實驗與其他實驗方式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演示實驗的主體是教師,演示實驗講究教師負責全部實驗,學生觀察教師做實驗,但學生也不可以完全脫離實驗,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1.初中生對科學研究知識點的了解比較少,他們想要理解某一科學研究內容就需要對相關演示實驗進行反復觀察。因而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向學生提供條件以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點。
2.教師在進行科學演示實驗時具有引導作用。因而在進行具體實驗教學時,教師應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分析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從而總結科學結論。教師雖是演示實驗的主體,但學生不能僅僅只做觀看者,不能只看熱鬧而不思考。
(三)教師在進行科學演示實驗時,應充分做好實驗準備
教師在進行科學演示實驗時,若是結果沒有達到預期設想,又或者是因為不當操作發(fā)生了實驗意外,那么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點時,將會產(chǎn)生一種懷疑心理。此時非但達不到演示實驗的目的,反而使學生無法接受相關知識點。例如,在進行稀鹽酸使石蕊溶液變藍的實驗中,由于稀鹽酸濃度不夠,石蕊溶液沒有變成藍色的。此時學生將會產(chǎn)生疑問:為何石蕊溶液沒有變成藍色?這個知識點是不是錯的?這樣一來學生就對這個知識點起了疑問,更別說掌握這個知識點了。因此,教師若是想要提高實驗的效果,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上課前做充分準備,以免犯低級錯誤,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三、加強課外興趣活動的指導
科學實驗是一門與現(xiàn)實緊密相連的學科,因而課外興趣活動對學生也十分重要。比如,對于愛好電腦技術的學生來說,學校應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這門特長,讓學生有計劃地參加課外興趣活動。課外活動作為教學的一種延伸知識,可分為程序制作和電腦設計。
(一)程序制作小組
程序制作這一類課外興趣活動,可以與相關的中學生計算機競賽相結合。在成立程序制作小組時,要注意培訓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安排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等。
(二)電腦技術小組
電腦技術小組與程序制作小組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進行學習電腦技術的課外興趣活動中,學生不僅僅可以學習學科知識,還可以把電腦當作學習工具,從而進行多方面學習。例如,可以學習動畫制作、電腦模擬實驗等技術。教師要適當對學生進行鼓勵,從而激起學生繼續(xù)探索的興趣。另外,還可以推薦學生參加電腦技術比賽,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
當今社會已成為信息社會,數(shù)字信息化時代已經(jīng)到來,因而信息技術教學在教育中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綜合信息素質,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也要注意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才會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總之,實驗本應該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中小學的實驗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增加對科學知識興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科學,用科學的世界觀認識自然,為社會培養(yǎng)后繼人才。
參考文獻
[1] 胡清.淺談初中科學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