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榮浩
摘要:在當今新時代發(fā)展中,針對黨史黨建理論研究要給予更多重視,并對其未來發(fā)展進行分析。這樣才能使得黨史黨建能夠在推動我國社會發(fā)展中,將自身價值與作用發(fā)揮出來,從而增強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地位。
關鍵詞:新時代;黨史;黨建;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今已經進入到新時代發(fā)展中,新時代要做到新氣象、新作為,自十九大會議召開以來,使得中國共產黨的黨史黨建理論研究,朝著更好方向發(fā)展。為新時代當?shù)慕ㄔO工作,以及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想起到良好推動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黨史黨建也會發(fā)生一定轉變。研究內容不斷增多,同時研究深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拓展,推動我國社會朝著更好方向發(fā)展。
1、新時代黨史黨建理論研究分析
1.1黨建研究分析
對于黨建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與分析:
(1)黨建研究成果在近幾年得到顯著增長,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黨建研究成果。在中國知網(wǎng),關鍵詞檢索“黨建”“習近平黨建思想”相較于去年同期得到增長,而且在各個出版社有關黨建的叢書也逐漸更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黨建學科地位不斷提升,人們也給予黨建更多關注度。同時也說明習近平新時代黨建思想在我國具有良好指導作用,能夠獲得更多人的認可,成為學術界研究的重點。
(2)有關黨建不同領域中的問題能夠得到深化。有關新時代發(fā)展下的新目標、新要求以及新任務等具體問題得以深化,并且形成很多不同重要觀點,例如,在政治建設中要將黨的領導凸顯出來;在思想建設中要體現(xiàn)出理想信念;作風建設需要全面體現(xiàn)反腐機制。
(3)黨建中的熱點問題,以及前沿問題能夠得以聚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在2018年黨建研究熱點內容發(fā)生一定轉變,一般情況下會集中在習近平黨建思想體系研究等方面中。也就是說,有關黨建研究的內容逐漸增多,這對于我國社會發(fā)展能夠起到良好推動作用。
(4)學術活動不斷完善。很多活動在社會發(fā)展中廣泛舉辦,比如,全國黨建研究會非專委會活動、高校黨建師資培訓班活動,這對于黨建學科的發(fā)展與研究能夠起到良好推動作用。
1.2黨史研究分析
對于黨史研究分析,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中:
(1)黨史研究中的重點是改革開放史。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當中,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理論界,都開始加強對改革開放史的研究與分析[1]。促使很多出版社針對改革開放史開放很多專業(yè)研究叢書,在不同領域開展不同主題學術會議,比如,在全國高校范圍、社科院系統(tǒng)、其他研究機構等,這使得論文、著作取得較多優(yōu)秀成果。
(2)有關黨史任務以及黨史時間的學術活動逐漸增多。在如今社會快速發(fā)展背景下,人們的愛國意識、愛黨意識不斷強化,因此,會圍繞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召開不同學術活動。針對劉少奇、周恩來、陳云等歷史任務,在黨史界舉辦紀念學術會議,并且進行一系列學術成果發(fā)表,這對于黨史研究能夠起到了良好推動作用。
(3)很多黨史文獻被不斷提出與發(fā)展。有關部門出版很多不同文選冊集,比如,《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推動新時代黨史研究文獻的更好發(fā)展,為未來黨史文獻研究提供保障。
2、新時代黨史黨建理論展望
對于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黨史黨建理論展望,具體分析如下:
(1)黨建方面。在黨建內容研究中,需要有關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意識到,中國共產黨建設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已經進入新時代,隨著改革開放工作的不斷落實,以及市場經濟發(fā)展,使得中國共產黨在自身建設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政治建設問題、思想建設問題、紀律建設問題等,此類問題也是黨建研究的重點與關鍵。在未來黨建理論研究中,要將黨建在實踐中的指導作用凸顯出來,從當前黨建研究工作的開展中不難看出,很多部門與工作人員都會參與到黨建研究工作中,并且也能夠取得相應成果,但是怎樣才能更好實現(xiàn)成果的轉化,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2]。對于黨建研究的學術性與實踐性要給予更多重視與關注,基于此,需要有關部門能夠及時做好調查研究與統(tǒng)計分析工作,確保研究成果等內容可以經受實踐的考驗。除此之外,對于學科黨建、工作黨建、學術黨建、理論黨建要進行全面區(qū)分,對于彼此之間的關系還要有正確認識,對于不同黨建本質、特點與作用要有全面認識與了解。
(2)黨史研究。對于歷史虛無主義的負面作用要有全面認識,意識到這一主義屬于黨史研究中的一個“毒瘤”,在黨史研究工作的落實中,不可避免需要面對歷史虛無主義這一問題。在歷史虛無主義的反對中,有著相應的方式與方法[3]。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無的放矢等情況出現(xiàn)。對于歷史虛無主義現(xiàn)象的產生以及動機等進行全面分析與了解,這樣才能從理論方面對其進行批判。在法律行政手段選擇過程中,要做到出手就可以攻擊其要害部位,使得歷史虛無主義的大本營能夠被攻破。從對歷史虛無主義的研究與了解中可以意識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實際上屬于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在此背景下,針對先進的大數(shù)據(jù)技術、心理技術以及分析技術等要進行合理應用,使得歷史虛無主義能夠被更好打破。
結束語:
綜上所述,黨史黨建理論研究是當前社會發(fā)展中的一項重點工作,針對該項工作需要相關部門以及有關工作人員能夠加強重視程度。對于黨的政治建設內涵、體系方法等內容進行全面分析與了解,要打破歷史虛無主義。在社會發(fā)展中能夠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強化憂患意識,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這樣可以為社會發(fā)展提供保障,促使人們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賈姝.新時代背景下的黨史教育前景初探[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2(03):48-51.
[2]裴澤慶,楊志遠.四川省馬列·科社(含黨史·黨建)學科70年發(fā)展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8(05):1-13.
[3]李閻.陳云黨建思想的特點、歷史貢獻和時代價值[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9,41(02):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