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清
摘要:體育課堂教學中隊列隊形的運用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和流暢性。隊列隊形的運用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基礎,合理運用隊列隊形,對一堂體育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教師往往會忽略教學隊形的細節(jié),而導致精心準備的整堂課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為此,我收集各種已有隊形進行歸納與分類,舉例比較各種教學隊形的優(yōu)劣。
關鍵詞? 常態(tài)體育課? 隊列隊形?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研究起源
筆者發(fā)現在自己常規(guī)的體育課中,學生對體育課的一些單一的教學隊形,練習隊形都很熟練,越到高段,學生的興致越低,對于這一現象,筆者與一些同行交流討論,發(fā)現我們在學生的隊形或隊伍的調動設計上都比較隨意,忽略了學生的情緒和隊形的排列和隊形的合理轉變,筆者試圖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不適應
在常態(tài)體育課中,正是因為教師平時對隊列隊形教學的淡化,學生接觸的隊形、口令都比較簡單、單一,所以當遇到相對復雜的隊形與口令時,明顯可以從學生的反應狀態(tài)看出他們非常的不適應,不理解。需要教師很詳細的講解、示范或者帶領下才能完成隊伍的調動,整個課堂變得不連貫。
第二:不高效
在常態(tài)體育課中,也正是因為教師平時對隊列隊形教學的淡化,教師對隊列隊形的教學與練習不夠重視,從始至終的隊形過于簡單,學生不接觸新的隊形,練習少,在課堂中對隊列隊形的練習與運用不多,學生對調動時的口令不清楚,不明確,導致學生不理解,需要教師一一指導說明,隊形轉變不迅速,導致時間浪費,課堂效率低。
第三:不合理
體育課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流暢是評價一堂體育課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要素,而體育課堂教學是否流暢則取決于這節(jié)課的隊形安排是否合理。如果體育教師在隊列隊形的設計中,該隊形的設計并不適用于該教學內容,從而產生隊形散亂,浪費教學時間,教學效果不佳,學生混亂無序的現象。
二、問題分析
(一)教師對隊列隊形重視度不高,將教學淡化
在常態(tài)體育課中,教師只注重教學是否講解示范是否到位,學生的練習是否有效,有意無意地把隊列隊形教學淡化了。教師在課堂隊伍的調動時,比較隨意,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不注重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因為教師對學生狀態(tài)的放縱,導致了學生在隊伍調動時行為隨意不規(guī)范的狀態(tài)。
(二)教師擔心隊形復雜學生難以理解,時間利用率低
教師對隊列隊形的教學與練習不夠重視,從始至終的隊形過于簡單,學生不接觸新的隊形,在課堂中對隊列隊形的練習與運用不多,學生對調動時的口令不清楚,不明確,導致學生不理解,需要教師一一指導說明,導致時間浪費,課堂效率低。
(三)隊形的設計安排不合理
一堂體育課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流暢是評價一堂體育課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要素,而體育課堂教學是否流暢則取決于這節(jié)課的隊形安排是否合理。隊列隊形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果體育教師在隊列隊形的設計中,該隊形的設計并不適用于該教學內容,從而產生隊形散亂,浪費教學時間,教學效果不佳,學生混亂無序的現象。
三、研究過程與運用
(一)教師重視隊列隊形的教學與練習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征,學習隊列隊形應該遵循容易—困難,簡單—復雜,并不要使用過于分散的隊形,因為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如果他們不能受到控制,就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習。相對中高段的學生或已掌握易懂技術動作的學生可以分組或散點的組織隊形進行學習。相對技術環(huán)節(jié)比較簡單易見的技術動作可以是圓形,三角形和其他封閉型的隊形。此時,教師背面或正面示范可以使學生理解教學動作的概念,并且不會因為示范面的影響而形成誤解。
2 教師了解各種適用的教學隊形類型,并明確該隊形的優(yōu)缺點與適用范圍
1.開放形
開放形的組織教學隊形在分組練習中比較常見。每個小組相對獨立,團隊成員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所以,組織這種隊形時,一般需要規(guī)定各小組的具體活動范圍與位置,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使用符號和標點符號來標記地面,以避免組之間的負面影響。
2.封閉形
封閉形的組織隊形安排的特殊之處在于,老師被包圍在學生中間。 每個小組中學生之間的距離很大,并且老師位于學生的中心位置。 學生便于接受老師的指示。這有利于一般的體育動作的集體學習,是一類效率較高的組織隊形。缺點是有些學生看不到正面的示范,老師需要通過多個方位位置來示范,以便所有學生都能看到完整的示范,而且老師在所有學生的中間,這會讓教師不容易觀察到全體學生學習狀況。
3.半封閉形
半封閉形的組織隊形安排的特殊之處在于學生比較集中,教師站在所有學生的前面,能夠很容易的看到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況。 這些隊形通常是在教師集中進行統(tǒng)一講解和示范時會采用的隊形設計。則缺點是學生人數過多, 存在學生之間相互干擾,橫隊面對形、V字形、扇面型可相對解決學生的極其密集的問題并減少相互干擾。
4.特殊形(散點)
當練習的內容需要一個或一個較小的小組自己練習時,最經常使用分散型的形式,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是分散的,沒有指定學生固定位置練習。這個隊形的設計,充分反映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相互學習變得更加方便,并發(fā)揮了體育骨干傳幫帶的作用。
四、小結與思考
1.教師示范講解正確。在運用教學隊形時,教師的示范講解尤為重要。教師必須要以身作則,精神飽滿,語言準確清晰,動作熟練,才可使學生明確動作,也是調節(jié)學生情緒的重要手段,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有效性,也可以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2.提高課堂的嚴密性和密度。教學中的各個部分,場地的變換、教學方法的實施、時間的嚴格利用,都需要隊列隊形的貫穿。教師通過研究合理的隊列隊形,充分發(fā)揮有限的教具和場地的作用,使課堂嚴密有序、科學合理。
3.切合實際,循序漸進。小學體育教材中隊列隊形的練習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并且隊列隊形貫穿整個教學的始末,在傳授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要注意鍛煉學生的身體,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五、參考文獻
[1]張力,論轉型時期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結構特點[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
[2]毛振明.《體育教學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