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庭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教師在推進教學課堂模式優(yōu)化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到這是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挑戰(zhàn)和機遇。初中生物教學在進行課堂設計時要注意更新教學模式,加入創(chuàng)新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在初中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推動學生建立深刻的學習思考模式,引起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過程應加入生活化思考,幫助學生建立用生物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利用生活化信息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教師在參與教學設計時,將多樣、新穎、符合時代潮流的元素融入生物課堂,從而讓課堂效果更好,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大大增加,為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條件。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設計;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作用
初中生受身心發(fā)展因素影響,很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叛逆心理。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就是針對這種情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由教師科學制定課程計劃,融入貼合學生生活的理念,創(chuàng)造出平等、開放、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指導學習搭建生物知識體系。教師提高生物課堂有效性將知識和實踐有機結合,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教師要著重把握這個機會,通過提升課堂有效性,以帶領為主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指導為輔助,以培養(yǎng)為目的,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認識科學,為接下來的生物學習打下深厚的基礎。
初中生物不僅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思維,對學生了解身體構造也有很大影響。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能夠指導學生主動學習生物知識。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最大的動力,讓學生保持對知識的渴望,才能使生物知識教學的效果增加。傳統(tǒng)生物教學課堂沒有真正意識到興趣引導和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導致多數學生對生物學習態(tài)度散漫。為了能夠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弊端,教師需要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模式,引發(fā)學生對探索知識的好奇心。
二、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貼近學生生活 激發(fā)學習生物興趣
傳統(tǒng)生物教學課堂習慣于將課本知識傳遞給學生,忽視了初中學生的年齡特性,學生本身對于生物學科存在認知偏差,單純的教條式知識框架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的逆反心理導致初中生物教學任務進行不順利,課堂質量難提升。教師在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時,應該選擇貼近初中學生生活的角度,優(yōu)化課堂授課內容,帶動學生了解生物這門學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對待生物學科的觀念,讓學生了解學習生物的趣味,才能達到讓學生專心學習生物的目的。例如: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七年級生物上冊《生物園中的綠色植物》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如果單純依靠課本內容講解光合作用,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對教師解說內容沒有興趣,會導致學生難以構成生物思考模式。如教師從貼近學生生活的角度,利用學生家庭里養(yǎng)殖的植物做例子,讓學生去觀察植物,自主探索關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識,學生學習的興趣被大大激發(fā)。當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和課本教學有機結合后,學生參與到實踐觀察中,課堂教學有效性大幅提升,學生更有效率的理清知識。
2 結合智能媒體 建設新型生物課堂
打造有效課堂,需要生物教師豐富自身課堂模式,讓學生渴望學習生物知識,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在智能媒體快速發(fā)展的階段,生物教師要及時利用智能媒體所具有的優(yōu)勢,將生物課堂中的知識用立體化、多樣化的方式進行講解,學生在新穎直觀的知識結構中,增加自己對生物知識的探尋。例如: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七年級生物下冊《人體內的物質運輸》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展示血液循環(huán)的過程,利用動畫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多媒體課堂,讓紙片化的知識點變成動態(tài)畫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點記得更加牢固,而且學生也會利用只能媒體去查找不理解的知識點,拓寬自身的眼界,增加生物知識量,具有長遠的益處。
除了智能媒體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教學工具有助于提升生物課堂的有效性。例如攝像機、望遠鏡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拍攝觀察自然的短片,讓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界中的生物,植物,甚至可以介紹一個人體的器官等。通過新型趣味課堂,學生積極性增加了,自主探究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面對新的知識,學生會選擇主動探求真相。
(三)設立實驗小組 營造競爭學習機制
競爭具有拉動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將競爭學習機制作為教學手段融入到生物課堂,有效提升初中生物課堂質量。采用班級小組化的模式,融入競爭學習的概念,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狀態(tài),設立競爭標準,提供實驗工具,給予正向表揚。例如: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七年級生物上冊《形形色色的生物》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設立學習小組,在平等、自主的氛圍中,鼓勵學生去調查生活中的生物,調查結果可通過PPT、小視頻、圖文介紹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解說。設立競爭獎勵,比如小組獎、個人突出獎等,在學生調研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指導,調研后給予評價。小組調研的成立還有助于學生形成自我探索、合作學習的意識,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中保持對生物學科的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獲取成就感。
三、結束語
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對現存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將創(chuàng)新性思維融入到教學設計中,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無趣,通過增加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工具,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物學習觀念。有效課堂的進行有助于師生溝通增加,方便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準備把握學生學習情況,指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以自身為學習主體的思想,對學生的素養(yǎng)全面提升具有重大作用。
[1]林春瓊.基于深度學習理論的初中生物概念教學[J].文理導航(中旬),2021(11):55-56.
[2]錢媛媛.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讀寫算,2021(30):151-152.
[3]劉霞.淺談開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