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的打造逐漸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構建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诖耍疚膶μ岣咝W數學生態(tài)課堂中師生互動質量的方法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生態(tài)課堂;師生互動;小學數學;課堂氛圍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5-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5.048
作者簡介:薛溦(1994.8— ),女,漢族,山東淄博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生態(tài)課堂教育理念認為在課堂中教師、學生、課堂三者之間所存在的關系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構建出一個高質量的關系,那么就可以有效地實現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而這也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師生互動質量的提高方式進行不斷的探索,以此來改變現如今小學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創(chuàng)設生態(tài)課堂氛圍,提高互動積極性
在生態(tài)課堂的理念中課堂是一個生態(tài)場,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就要對數學課堂的布置予以重視,營造出一個和諧溫馨的氛圍。這樣,學生在一個更加輕松的環(huán)境中才能夠放松心情,進而才能夠更加積極地與教師進行互動,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數學技能以及數學知識進行掌握,實現數學素養(yǎng)的培育[1]。首先,教師要對課堂布置的方式進行改進,為課堂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氛圍。這樣,學生在其影響下就能夠實現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而且其注意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吸引,進而實現數學思維的有效培養(yǎng)。而在班級環(huán)境的構建中有著很多需要教師予以重點關注的因素,如多媒體屏幕的使用方式、室內亮度的調節(jié)以及授課音量的大小等,使得學生處于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這樣,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才能夠不被學習中的無關因素所影響。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還要對情境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建進行學習,將教學內容與情境進行一定的結合,促使學生在相應的環(huán)境中實現自身情感的調動,進而就可以提高其知識學習的效率。而且在情境中學生也可以對相關知識進行運用,這樣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進而其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能夠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有利于其數學應用能力的提高。而教師在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時要保證其與教學內容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并可以此為契機來實現生生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例如,在教學《慶元旦——時、分、秒的認識》這一內容時,教師在教學活動的一開始就可以播放大家在元旦時進行“3、2、1”跨年倒計時的視頻。而在視頻播放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視頻中的3、2、1指的是什么”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回答問題,進而保證師生互動的活躍度。
二、優(yōu)化師生關系,確?;佑行?/p>
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保證知識講解的質量,教師還要對師生互動質量的提高予以重視。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言行舉止進行規(guī)范,并且還要對眼神、表情以及語言進行充分的利用,如此一來學生從教師的表情中就能夠感受到其對自己的期待與關注[2]。在實際的授課時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當發(fā)現學生的回答較為優(yōu)秀時,教師就可以使用眼神對其進行鼓勵。這樣,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也可以更好地實現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的保持,并且這也會為其克服數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提供動力。同時,教師要時刻保持微笑,如果教師的表情較為嚴肅,那么學生往往就會膽戰(zhàn)心驚,在這種較為沉悶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效率必然會受到不良的影響。學生只有發(fā)自內心的親近教師,實現師生關系的優(yōu)化,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并長時間保持學習的熱情。除此以外,教師在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在自身能力、個性特點以及數學水平等各方面的差異予以重視,并且還要根據其他學習能力、學習方式上的不同來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的設計,這樣才能夠對以往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進行突破,進而班級中的每個學生也都能夠在課堂上獲得一定的收獲,實現數學水平的提高。而且教師在進行互動時還要對學生給出的信息反饋進行分析,并根據其對相關問題的思考角度來引導學生實現問題的解決。這樣在更加個性化的教學中學生就能夠不斷地實現自身潛力的挖掘,有利于其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由于小學生往往具有好奇心旺盛、對未知事物具有強烈探究欲望的特點,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對其這些特點進行利用,而將其為切入點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師生互動的質量,進而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例如,在教學《巧手小巧匠——認識多邊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可用洋洋得意的語氣來告訴學生:“在一個三角形中,你們告訴我其中任意兩個內角的度數,我就能說出第三個內角的度數,不信就試試看!”如此一來,學生的好奇心就得到了充分的調動,而且當發(fā)現教師能夠正確地給出答案后學生自然而然也就會對三角形內角和的規(guī)律產生學習的興趣。
三、問題引導,體現互動目的性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往往并沒有對學習的重要性產生一個深刻的認識,而且由于其有活潑好動的天性,所以當其被約束在課堂上進行枯燥乏味學習時自然而然會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而生態(tài)課堂的提出則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了重視,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要善于對實驗、觀察、驗證、猜測、推理等活動進行運用,并在互動中實現其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也有利于其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并可以促進其終身學習意識的產生。其中,問題引導的方式是教師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問題引導可使學生在師生互動中進行思考,進而實現相關知識的學習。要想保證問題引導式教學的質量,教師在進行數學問題的設計時就要保證其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思考問題能力相符合。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夠在其引導下產生理想的學習效果。與此同時,問題的設置還要能夠實現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強化,這樣問題引導式教學的作用才能夠得到更明顯的體現[3]。此外,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細致的觀察,當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時則可以有意識地對其優(yōu)勢進行開發(fā)和鍛煉,進而學生的潛能才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挖掘,而且這也是生態(tài)課堂的要求之一,并且可以有效促進和諧課堂氛圍的構建。例如,在教學《立體的截面》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提出“用一個平面去截一個正方體時會得到什么形狀的截面”的問題。在這一問題提出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其結果進行猜測,然后讓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并使用教具進行操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
四、開展實踐活動,豐富互動形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實踐活動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實踐就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而且其也可以有效豐富師生互動形式,進而實現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在師生互動時就要在生態(tài)課堂理念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的體現進行探索,并以此為切入點實現其知識掌握程度的加深。同時,實踐活動也是實現生態(tài)課堂構建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帶領學生來到相應的情境中對知識的運用進行探索。如此一來,這就打破了以往數學教學偏重理論的局限性,使教學活動開展的形式更加多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教師在進行實踐活動的組織時要對小學生的意見進行詢問,選擇那些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其個性特點的實踐活動,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的參與中去。同時,在實踐活動中,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共同進行實踐探索,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現實問題,逐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例如,在教學《摸球游戲——可能性》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有三個面標有數字4、其他三個面分別標有數字1、2、3的骰子,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反復的拋擲,然后教師就可以與學生就實踐中的發(fā)現進行探討。這時,有的學生可能給出“數字4正面朝上的次數較多”的答案。由此可以看出,實踐活動可以推動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五、提倡學生質疑,深化互動成效
在進行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以及師生互動質量的提高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質疑的方式來與學生共同進行數學問題的探討。如此一來,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就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4]。新課程改革給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教師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且要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改變,促進小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然而,現在的小學生習慣于通過網絡尋找答案,這導致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無法得到培養(yǎng),不利于他們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對數學公式、概念以及應用題等合理應用來引發(fā)學生質疑,促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其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例如,在教學《包裝盒——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對校園中長方體花壇的表面積進行計算,而在學生計算的過程中則要有目的性地啟發(fā)學生,讓其產生“花壇的表面積是否應該去除頂面的面積”這一質疑。當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后,就會對相關知識產生一個更加深刻的記憶,有利于其數學素養(yǎng)的培育。
綜上所述,為了在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中提高師生互動的質量,教師要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實現其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這樣,學生才能夠產生數學學習的動力,進而更加高效、高質量地實現對教學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王莉.構建生態(tài)課堂,煥發(fā)小學數學課堂活力[J].文理導航(下旬),2020(12):36.
[2]丁睿.淺談小學數學生態(tài)化課堂的構建與開展策略[J].家長,2020(33):26.
[3]余愛萍.芻議基于師生互動的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構建[J].學周刊,2020(33):135.
[4]丁蘇淮.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小學生(中旬刊),202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