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蓮
【摘 要】 小學是學生為今后的學習生涯中打下基礎(chǔ)的一個重要階段。盡管我國已經(jīng)逐漸在推進素質(zhì)教育,但應試教育依然是許多地方的教學現(xiàn)狀,學生的成績?nèi)匀皇墙處熀图议L關(guān)注的焦點。當然提升學習成績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學習成績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直接的體現(xiàn),同時也是學生順利進階更高教育的基礎(chǔ)。小學的學習成績對學生之后的學習影響非常大,在小學成績優(yōu)異,可以給學生良好的自信心。同時,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能夠幫他們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提高成績? 熟練掌握重點? 規(guī)范卷面書寫? 養(yǎng)成檢驗意識
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是每一個語文教師都在追求的目標。同時,學生也非常注重自己的語文成績。但是同一個班級學生的語文成績往往存在很大差異,有非常好的學生,也有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所以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傳授課本知識,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考試技巧、答題方法、書寫規(guī)范以及對文字的閱讀力和寫作能力。本文從三個方面提出了建議:首先,熟練掌握重點知識;其次,規(guī)范考試卷面書寫;最后,養(yǎng)成考試檢驗意識。
一、熟練掌握重點知識
任何科目的學習都應該首先著眼于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掌握好基礎(chǔ)才能在此基礎(chǔ)上做更進一步的學習。沒有良好的學習基礎(chǔ),語文成績是很難提高的。部分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會出現(xiàn)成績忽高忽低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對基礎(chǔ)知識掌握得不夠全面,不夠牢固。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打好小學語文的基礎(chǔ)知識,會為以后更好地學習語文做好鋪墊。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把考試大綱里面的基礎(chǔ)知識作為教學的重點,要反復地跟學生強調(diào)基礎(chǔ)知識的重要性。
例如,在一年級上冊《秋天》的學習中,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的重點,和本課程的基本內(nèi)容。從本課的生字開始,要求學生正確地牢記重點字的筆畫結(jié)構(gòu)、發(fā)音、書寫順序以及組詞造句等,然后是對文章的誦讀,對文章結(jié)構(gòu)、主旨思想的分析,并在寫作方面認真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技巧,為學生日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學生掌握了本課內(nèi)容的基本知識也就把握住了考試的重點知識,不要小看這些最基礎(chǔ)的知識,越是最基本的東西我們就越要牢固地把握,才能在變化無常的考試中找到考點,做對題目。每個課程中的基礎(chǔ)知識構(gòu)成了整個學期的語文重點知識體系,該重點知識的掌握程度決定了語文成績的高低,平時教學中抓好這些知識點,學生的語文成績才能得到提升。
二、規(guī)范考試卷面書寫
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書寫習慣的重要時期。針對小學生的考試卷面書寫,首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針對小學生的書法進行訓練。在小學時期培養(yǎng)好學生的書寫習慣會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工作起很大的幫助。書法是一個人的門面,它不僅在考試中是閱卷老師對學生的第一印象,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是別人對自己評價內(nèi)容中的一項。在校學生剛接觸漢字的筆順結(jié)構(gòu)時,就應該為書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例如,一年級下冊《春夏秋冬》這一課的生字詞的學習中,教師首先要指導小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握筆習慣,寫字時要端正坐姿,要求學生在專業(yè)的田字格中練習寫字。針對每一個字中的基本筆畫,每一個筆畫都要起筆、運筆、收筆,嚴格的筆畫指導為今后的寫字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另外大部分漢字都是有偏旁的,而這些偏旁的書寫都有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掌握了偏旁書寫,就可以帶到有這些偏旁的字里,讓這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要更合理美觀。無論是考試還是平時的書寫過程中,教師都應該注重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認真學習筆順結(jié)構(gòu)和書法技巧,那么他們往往在以后的學習中是很難改正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好這個關(guān)鍵時期,注重對小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
三、養(yǎng)成考試檢驗意識
檢驗是保證題目正確率的有效手段,同時檢驗不僅僅是應用在計算類型比較多的數(shù)學考試中,在語文考試中檢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在平時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重視檢驗的重要性,把檢驗這一步作為做題中的必要步驟。針對不同的題目,教師應該教授學生不同的檢驗方法和技巧,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檢驗的意識,減少做題中不必要的錯誤,不要因為馬虎和省略檢驗步驟而導致丟掉分數(shù)。
例如,二年級上冊第八課《古詩詞二首》,教師可以針對本文的古詩《登鸛雀樓》進行背誦和默寫。在默寫后,教師要求學生認真地檢查自己有沒有出現(xiàn)字詞的錯誤。并讓學生之間互當閱卷人,彼此敲一個警鐘。在本單元的測評考試后,教師可以選出一兩個有針對性的,因沒有檢驗而導致錯誤的案例,計算整個試卷中因忽略檢驗而丟失的分數(shù)。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樹立目標,爭取在下一次考試過程中,不因為忽略檢驗而丟掉不應該丟的分數(shù)。教師也可以開展以“檢驗的重要性”為主題的班會,鼓勵學生分享檢驗帶來的好處,以及學生實際考試中的案例分析,這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檢驗意識,讓學生意識到檢驗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一個提分數(shù)的過程。
總結(jié),針對小學生的學習,教師應該有更多的耐心來指導,引導學生在考試前積極地復習基本知識,在考試中運用教師指導的答題技巧,認真規(guī)范地對待卷面書寫,答完題后重視檢驗步驟。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無論是在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上,還是考試技巧的應用上都應該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小學語文考試成績的提高,能大大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小學生語文知識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魏周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甘肅科技,2014(09).
[2] 王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對策探索[J].才智,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