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只有順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學習活動中與教師展開高效配合,提高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促進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是提高學生知識儲備,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技能的重要科目,更是學生開闊視野,豐富情感體驗的重要載體。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教師不僅要認識到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的價值,更要在閱讀教學中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并且巧妙運用趣味教學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使學生在良好的情感體驗下既能獲取知識也能夠促進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
【關鍵詞】趣味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31-116-03
【本文著錄格式】趙旭琴.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21,20(31):116-118.
引言
當前社會背景下,應試教育理念對于教育教學活動依然產(chǎn)生著根深蒂固的影響,但應試教育的理念與當下社會的發(fā)展需求相脫離,難以適應當下社會的實際發(fā)展需要,并且成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和具有實踐能力人才培養(yǎng)的重大阻礙。因此,在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過程中即需要一種適應當下人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學等各個方面的全新教育理論和教學方式?;谶@樣的理論和現(xiàn)實需求,趣味教育理論應運而生。
趣味教育理論強調(diào)以學生的心理個性特征作為基礎,在教學活動中強調(diào)寓教于樂,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從自己的需求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學習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啟發(fā)和引導。基于這樣的教學思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采用趣味教學法,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閱讀策略,這樣才能夠使趣味教學法更好地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之中。但同時教師也要認識當前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對閱讀資源開發(fā)力度不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緊扣課程教學內(nèi)容,針對閱讀教學中的趣味性元素進行開發(fā),使之成為有效的閱讀資源,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閱讀情境中,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和效率。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教師在趣味性教學法應用的過程中,對于該教學方法缺乏正確認知,在教學活動中未能結(jié)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fā)出適合小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加之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只注重閱讀資源的教育作用,這導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難以擁有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對于閱讀活動參與性不夠,最終難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二)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的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這樣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趣味教學法應用與閱讀教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將好奇心和求知欲應用到知識學習中,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閱讀的效率,使學生在閱讀活動中能夠拓展自身的視野,獲得更多的知識與能力。但實際上,由于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未能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導致學生逐漸對閱讀失去興趣,趣味閱讀教學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不僅難以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也會成為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未能重視課外閱讀的整合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抓好課堂內(nèi)的語文課文教學,更要重視課外閱讀教學活動,利用課內(nèi)外閱讀的有效配合,為學生營造全方位的閱讀環(huán)境,使學生在這樣的閱讀環(huán)境下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并且具備觸類旁通的能力,從而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的綜合素質(zhì)?;谌の督虒W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教師也要根據(jù)學生課外閱讀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靈活的情境,使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趣味性,從而增強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教師只注重課內(nèi)的閱讀活動,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未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這導致課內(nèi)外的閱讀資源無法整合起來,也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二、趣味性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趣味性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最直觀的價值便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發(fā)揮趣味性教學的特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學資源與教學策略的融合,營造出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迅速地進入閱讀狀態(tài)。學生通過閱讀活動,學習到了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識,掌握了以前所不具備的能力,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情感,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的樂趣,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維持長期的閱讀熱情,使學生對閱讀活動充滿興趣。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閱讀氛圍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體驗是促使學生進行學習的關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趣味性教學法為學生營造輕松而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能夠暢所欲言,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談論自己的閱讀感受,也能夠與教師展開師生共讀活動。在這樣的閱讀課堂氛圍中,學生才能夠體現(xiàn)出自身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也能夠使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促進思維的碰撞,以此拓展自身思維的維度和寬度,進一步處理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任何一種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應用于閱讀課程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因此將趣味性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趣味性且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學習情境,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既能夠通過語文閱讀活動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也能夠通過閱讀活動在情感的引導下感受到閱讀文本包含的深層次思想和深刻內(nèi)涵。學生在掌握文章內(nèi)容、理解文章內(nèi)涵的過程中,可以以更加趣味性的方式看透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閱讀文本表達出來的含義。這樣的方式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
三、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應用多種創(chuàng)新形式進行課程導入
好的課前導入是一堂成功閱讀課程的關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程導入階段采用趣味教學法,能夠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閱讀熱情和閱讀注意力,并且能夠通過教師的課前導入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閱讀教學活動。而教師在閱讀課程導入的過程中,首先要深入研究本節(jié)課程的內(nèi)容及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積極整合相關元素,并且采用趣味教學法的相關原理將這些元素應用到課堂之中,借助教學策略實現(xiàn)整合,從而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達到課前導入的目的。
以小學語文課文《海上日出》為例,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沒有到海上觀看日出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學生很難具體想象出這種抽象的畫面?;趯W生這樣的現(xiàn)狀,教師在利用趣味教學法進行閱讀教學導入的過程中,直接利用多媒體教學視頻為學生展示了壯麗的海上日出景象,將課文中描寫出來的內(nèi)容具象化,用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先大致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接下來教師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從題目著手看一看題目交代了些什么,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將自己觀看的畫面與課文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進而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在接下來的探究活動中不斷地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二)借助趣味性問題加強師生互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實施趣味性教學,教師應當做好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課堂的建設者。在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的過程中帶給學生良好的閱讀體驗,同時教師要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此基礎上通過有效的問題為引導,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趣味性的問題,能夠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在閱讀活動中,不斷地通過閱讀進行探索,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而教師在以趣味性問題為導向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問題教學的相關原則。首先教師提出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針對教師提出的趣味性問題產(chǎn)生思考。其次,教師提出的問題應當為閱讀活動服務,使學生能夠通過思考和探究,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最后,教師應當將趣味性的問題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能夠?qū)崿F(xiàn)知識的遷移和應用,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意義。
以小學語文課程《白樺》為例,教師在這篇現(xiàn)代詩歌閱讀的過程中,首先引導學生比較古詩和現(xiàn)代詩之間的不同,讓學生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詩歌的特點,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使學生能夠?qū)⑺季S集中到現(xiàn)代文閱讀中來。接下來,教師讓學生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詩歌閱讀,學生閱讀結(jié)束之后,教師讓學生想象一下:閱讀完這首詩歌之后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體會到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通過分析詩歌描寫的意象,感受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在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與學生之間加強互動,使學生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詩歌的趣味性和詩歌的魅力,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提高趣味性教學方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三)整合趣味性課外閱讀資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抓住課堂閱讀教學活動,更要為學生整合更多的課外閱讀資源,使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實現(xiàn)所學知識的遷移和拓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教師在趣味性教學方法的理念指導下,應當為學生整合更多趣味性的課外閱讀資源,使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維持長期的閱讀熱情,從而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考慮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著手,為學生選擇相應的閱讀資源,這樣能夠使學生將課堂內(nèi)所學的閱讀知識應用于課外閱讀,并且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擴展自身的視野,也能夠感受到閱讀活動的趣味性。
(四)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營造情境
趣味性教學方法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多種素材和形式為載體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互聯(lián)網(wǎng)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為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閱讀課堂,使學生在這樣的閱讀課堂中擁有趣味性體驗。在接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營造情境的過程中,教師立足于課程教學內(nèi)容,將文字性的閱讀內(nèi)容以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能夠帶給學生豐富的視聽體驗。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使趣味性教學方法能夠與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這樣既增強了教學方法的適應性,也給學生帶來了良好的學習體驗,使趣味性教學方法能夠發(fā)揮出更大的價值。
以小學語文課程《山居秋暝》為例,這首詩不僅具有豐富的韻律,還有豐富的意象,很好地體現(xiàn)了王維詩歌的特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詩歌的特點,教師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趣味性教學方法的應用。首先讓學生通過自讀古詩找出詩歌中的意象,然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詩中描寫的山、雨、月、松、泉、浣女、漁人等意象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這些意象。接下來,再引導學生齊讀古詩內(nèi)容,每當學生讀出一句古詩詞時,教師便利用信息技術呈現(xiàn)出相應的畫面。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詩歌和畫面同步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在這樣的趣味性閱讀情境中進一步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采用趣味性教學策略,順應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要。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要想有效運用趣味性閱讀教學方法,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立足于課程教學內(nèi)容,并且運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維持學生的熱情,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趣味性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逸冰.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10).
[2]王小麗.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神州,2020(4).
[3]李虹潤.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7).
作者簡介:趙旭琴,女,1982年生,甘肅舟曲人,本科,從事近20年的語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