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張銀翠
2021全國卷試題的命制體現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的“一核”“四層”“四翼”,其中有些主觀題集中體現了“四層”中學科素養(yǎng)的思維方法——人文思維的指標要求,即運用歷史的、辯證的、審美的、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應對各種問題,能夠根據對問題情境的分析,從多元性、情境性、關聯性、層次結構性、動態(tài)平衡性、開放性和時序性等方面把握問題與事物的本質。綜合運用聯想、類比、引申等思維方法,組織、調動相關的知識與能力,解決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情境中的各種問題。
2021年全國卷主觀題亦體現了“對于語言類學科而言,語言解碼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是知識獲取能力群中的考查重點”。
下面,筆者結合2021年高考全國卷中的主觀題進行分析。
首先,要明確什么是回溯推理?;厮萃评硎且环N邏輯推理方法。它源于條件推理,在條件推理的若干種形式中,有一種無效而又常見的推理形式:如果P,那么Q。
這種推理是人們在生活中常犯的錯誤,但在很多時候用這種推理卻得出了合理的結論,甚至有些結論后來得到了證實。這種推理經改造后成為一種或然性的有效推理,被稱作“回溯推理”。這是一種逆向思維,從結果追溯原因,即以果溯因,不過要使此推理更嚴密,須設法排除與結論不相關的原因。
(2021年全國甲卷第8題)作者訪問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為什么會聯想到達吉雅娜?請談談你的看法。
題干中提到的結果是作者聯想到達吉雅娜,用回溯推理分析原因如下:
結果:聯想到達吉雅娜。
追問1:既然是在訪問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時,聯想到達吉雅娜,那么村子與達吉雅娜就有聯系。
得出原因1:原文第三段中“他在這里完成了《葉甫蓋尼·奧涅金》的重要章節(jié)”,小說的“女主人公”是“達吉雅娜”。
追問2:既然作者渴望訪問米哈伊洛夫斯克村,那么作者與這位女性就有著某種聯系。
得出原因2:原文第三段中作者“大學中文系讀書的時候,曾經為了書中的女主人公達吉雅娜與同學們爭論”,“我卻以為她……雖不合時宜卻具有永久的魅力”。
追問3:既然是作者在訪問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時有以上聯想,那么村子里應該有與達吉雅娜有關的東西。
得出原因3:原文第四段“一位年輕女子款款地走來”,仿佛是達吉雅娜,但回過神來,發(fā)現“不是幻覺,也不是達吉雅娜”。
細加分析,原因3就帶有很大的偶然性、隨機性、臆想性,與結論——作者聯想到達吉雅娜聯系不太緊密,因而可以刪去。
有了上面的分析推理,答題的層面就一目了然了。這種回溯推理是對文學類文本中人物與環(huán)境,人物與作者,人物與其他人物等層面進行聯想、引申,有文學的審美寓于其中,因而可以說是一種審美的回溯推理。
(2021年全國乙卷第8題)王超杰為什么選擇《秦瓊賣馬》的唱段,且唱得壯氣不足?請簡要分析。
題干中點明了結果,王超杰選擇了《秦瓊賣馬》的唱段,且唱得壯氣不足。這里有兩個結論,呈層遞式,下面用回溯推理進行分析。
結果:選擇《秦瓊賣馬》的唱段。
追問1:秦瓊賣馬講的是什么故事?
得出原因1:從原文第七段“店主東拉過了黃驃馬,不由得秦叔寶珠淚灑下……”“秦瓊秦叔寶蓋世英雄,一時落魄”可知,秦瓊落魄時不得已賣了黃驃馬。
追問2:王超杰與賣馬的秦瓊相似點是什么?
得出原因2:從原文第三段“王超杰,人稱北方鐵嗓”,第七段“秦瓊秦叔寶蓋世英雄”可知,兩人都是曾經風光無限的英雄。
追問3:既然都是英雄,何以秦瓊要賣馬,王超杰要賣古瓷?
得出原因3:從原文第五段“王超杰長嘆一聲:‘生計所迫’”,第七段“一時落魄”,可知兩人都是落魄之人。
再分析題干中的第二個結果:王超杰唱得壯氣不足。
追問4:王超杰到古董店的目的是唱戲嗎?
得出原因4:王超杰到古董店是想賣古瓷,換取大洋。
追問5:第一天成交了嗎?沒有成交的原因是什么?
得出原因5:從第五段,店主楊成岳“湊近細看,看了半刻”,然后婉拒“本店小本生意,實在不好言價了”,及后文“超杰先生帶來的,是贗品”可知,王超杰的古瓷是贗品。
追問6:沒有成交王超杰心情如何?
得出結論:心情不佳。
追問7:何處體現?
得出原因7:第五段“王超杰臉上滑過一絲失望”。
追問8:既如此,王超杰何以要唱《秦瓊賣馬》,唱得如何?
得出原因8:第六段“王超杰到保定的消息很快傳開”“名琴師張小武請王超杰和楊成岳吃酒”,談笑間邀請王超杰唱戲。第七段楊成岳評價“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圓,只是悲涼了些,壯氣不足”。
追問9:何處體現?
得出原因9:從第七段“秦叔寶到了那時,壯志不減也得減了。畢竟不知道單雄信能夠出來啊”可知,王超杰渴望有人能救自己,使自己擺脫困境。
經過分析,可以較容易地總結出本題答案。這里的回溯推理是由表及里,由淺到深的思維過程,是一種系統(tǒng)的、富有層次的結構性推理。能夠根據題干層層深入提問的題型,可用這種方法進行推理作答。
(2021年全國乙卷第21題)簡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65個字。
題干中要求簡述主要內容,表述的句子要包含因果關系,那么就是說第二段是隱含因果關系的。在原文中找出“果”——“對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來說,水果”不必杜絕。這個結論是在對全段整體把握概括總結的基礎上得出的。再找出“因”是什么,談原因時應圍繞“含糖量”從以下兩個層面分析:
一是“少吃或不吃”“含糖量較高的水果”;
二是“限制”“含糖量較少的水果”。
分析到這里,僅僅厘清了內容,想要“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作答,就要繼續(xù)逆推。對于句式,可以回憶學過的復句中的因果復句。因果復句有多種關聯詞可以連綴,但最基本的形式有兩種:“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
可以看出,第二種形式亦是回溯推理的邏輯方法,即“果”在前,“因”在后。
這道題的答案有兩種形式,分別套用兩種基本句式即可,即一種因在前,果在后;一種果在前,因在后。
說到復句表述,就要說到語言解碼能力,語言是通過字、詞、句、段、篇來呈現,其中句是重要組成部分,承接字、詞與段、篇。以上分析就是回溯推理中語言解碼的具體運用。
(2021年全國甲卷第20題)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這里只分析第一處橫線補寫的句子,其他處補寫可以舉一反三。此橫線的后一句是“適宜棉花的種植和生長”,這是結論。這一結論是怎樣得出的呢?運用回溯推理,在上文可以找到光照、熱量、空氣、溫差,歸納一下這幾個層面,根據后文“除了上述自然條件”,可知第一處橫線應填寫“自然條件”這一中心詞,與“擁有”相搭配。對于這一詞語的修飾語,可以再看前面回溯推理時分析的四個層面,這些對棉花生長來說都是優(yōu)越的、得天獨厚的條件,那么此處所填的句子就可以得出了。
此處的語言解碼運用,同上例一樣,也是對句子的考查。由此可見回溯推理在補寫句子中的作用。
2022屆高三正在進行一輪復習,鑒于回溯推理在真題主觀題中的廣泛運用,需引起高三師生的足夠重視,建議從以下三個層面著手:
1.重視基礎
一輪復習時要重視對句子類型的分析,如單句(尤其是長單句)、復句、句群。其中對復句的復習需要熟悉各種復句關聯詞,對易誤用的關聯詞要造句分析,如“不是……而是”“不是……就是”等。對于句群不一定要劃分層次,但是卻要理解語義,這樣就可以提綱挈領地分析出整個長句的主要內容。
2.方法得當
追問法是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思維方法,是回溯推理的最基本的思維方法,是答題嚴密準確的保障。
《禮記·學記》有言:“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庇袉柺堑谝徊剑茊柺堑诙??;厮萃评淼淖穯柗椒ㄈ娴伢w現了善問的好處。要從結果出發(fā),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為營,由淺及深,由表及里,由小及大,由少及多,刨根究底。這種方法還需根據具體的考點復習滲透,比如復習成語“不足為訓”,就要追問一下,為何會用錯,錯在何處,“訓”字的古文意思有幾種,此成語源自何處等。
3.語言表達
思維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活動,而能看出思維軌跡的就是表達,即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高考語文注重考查學生書面表達,那么我們可以在訓練學生書面表達時,有目的地提高其回溯推理能力。
具體可以在兩個板塊重點訓練:一是仿句,二是論證(議論文中)。仿句訓練可以選取邏輯嚴密的因果句或句群;論證訓練時可以用因果論證法分析,既可以是句子間的因果關系,也可以是段與段之間的因果論證框架。
請欣賞下面語段中回溯推理的巧妙運用:
示例①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越是艱險越向前,因為我們有信仰、信念、信心。
(2018年2月2日解放軍報《鋼多氣盈骨更硬》)
示例②
你可知道,弘一法師圓寂時,曾再三叮囑弟子,要在自己身旁放上一碗清水,只是怕焚燒尸體時螻蟻嗅味而上葬身火海。他的心會為一只螻蟻而顫動,因為在他心中,眾生是平等的。
你看我們周圍,每一棵草、每一朵花都努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世界,這是因為它們心中充滿了對世界的熾愛。
哪怕你是尼采所謂“我就是太陽”,也請你俯下身,用采擷一顆芥子的心去懷想他人。因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
(寧夏高考一考生優(yōu)秀作文《芥子納須彌》)
這兩處回溯推理的運用,不僅增強了說服力,而且語言嚴密凝練。在備考訓練中不妨一試。
學會運用回溯推理學習語文,邏輯嚴密多理趣;學會運用回溯推理分析解答試題,事半功倍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