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第二中學 倪保娟
自主學習是與接受學習相對的一種現(xiàn)代學習方式。在高中寫作教學中實施“自主研究,探究提高”的教學方式,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高中寫作教學的自主學習包含寫作活動的設計、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寫作活動的開展與評價,是建立在學生主動、自覺、獨立學習基礎上的寫作活動。
龐維國在《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一書中,系統(tǒng)地回答了高中自主學習的主要特征與一般教學模式。高中寫作教學,從活動角度,需要寫作活動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內容角度,需要寫作內容從單一走向多元;從教學策略角度,需要從教師的“教”走向學生的“學”,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研究提高”中提高寫作能力。
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以人文主題為線索組織單元,以學習任務群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以思維支架提高學生語文品質,以文體聚合實現(xiàn)習作學習資源的豐富。自主學習策略下的寫作活動應用應該以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自主提高、自主探究為主要內容,強調寫作學習過程的“自然習得”,因此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是目的性。在寫作教學中,寫作活動的設計首先要有明確的目的,寫作活動指向的是寫作思維的自由,是學生自我表達的需要。教師在寫作活動指導中要敢于放手,要在共同參與的活動中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具體活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其次是內需性。高中生由于語言的發(fā)展、思維的提高、情感的豐富,已經(jīng)能通過寫作表達自我。教師應從學生的內在需要出發(fā),在宏大的生命敘事主題下,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自我、對世界豐富而多元的認知與理解。因此,高中寫作活動除了是完成教材的教學活動的需要,更是滿足學生自我成長的需要,實現(xiàn)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語文審美與語文思維發(fā)展的需要,是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向寫作內涵深處發(fā)展的需要。
最后是開放性。寫作活動是學生與語文生活對話的過程,與自我認知對話的過程,與多文本閱讀對話的過程。在自主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圍繞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編寫意圖,真正明確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寫什么,怎么寫。讓寫作的時間開放,寫作的過程開放,寫作的內容開放,寫作的評價開放,為學生的寫作活動提供廣闊而開放的空間,讓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提高。
麥克凱林認為:“習作從其本質來說,是人在復雜的情境中獲得有意義的認知。”萬·羅薩姆等人更是指出了“情境是寫作活動的起點”的觀點。自主學習理論強調學生通過具體的情境,在態(tài)度、能力和學習策略方面形成一種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寫作活動本身就是學生對生活中的“象”,通過自己的“言”,轉化為表達的“意”的過程,這是一個思維邏輯的逆抽象過程,本身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學生往往缺乏寫作興趣,而自主學習就是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獲得對“言”“意”“象”的有效轉換。
首先,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寫作興趣的萌發(fā),離不開情境的創(chuàng)設。李吉林老師提出的“情境教學法”,就把真實情境創(chuàng)設作為教學的主要策略。如高一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任務是“嘗試寫作詩歌”。本單元編者編入了一定數(shù)量的詩歌,這些詩歌都有明確的“物象”與“意象”。作者圍繞特定的“象”,通過“言”的轉換,生成了“意”。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帶到校園中,去觀察校園萌發(fā)的草芽,通過這一“象”,讓學生說一說有哪些感想,也就是“意”,然后實現(xiàn)從“象”到“意”的轉換,也就是寫作過程中的“言”。當走進生活中,看著腳下的小草,學生自然會萌發(fā)愛春惜春、生命頑強、離鄉(xiāng)思愁等情緒和情感。這樣學生就能在真實的情境中,讓詩歌需要的“象”與自己想表達的“意”結合起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認識,與詩情不期而遇。
其次,創(chuàng)設模擬情境。所有的寫作活動并不都能把學生帶入真實的情境中,這就需要創(chuàng)設模擬情境。模擬情境的教學應該給出具體的模擬情景和相關角色要求,要理清模擬流程,同時還要分配好參與者與觀察者的具體任務,讓學生通過模擬情境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獲得寫作資源。如高一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任務是“關注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細節(jié)”。在人物描寫時要選取典型事例,寫出人物的典型特征。但這些人和事往往不是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身邊的。這時,教師就需要讓學生參與到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通過表演、參與、復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找到人物向真、向善、向美的細節(jié),讓學生的生活和生命都變得有意義和有情味。
自主學習策略下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是高中寫作教學的主要內容。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找到寫作因子,要借助活動,發(fā)展學生自主研究、自主探究的能力,要通過有效評價,讓學生在相互交流、意義建構、自我調節(jié)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如,學習“文學短評”這一寫作任務時,評論哪些內容,選擇哪些評論角度,占有哪些評論材料,都要讓學生自主研究,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其次,要突出教師的指導性。自主學習不是放任不管,任學生自我放飛,教師要組織好整個活動,要參與到活動中,成為活動的一員。這樣既有利于把握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又有利于推動活動朝著預設的方向發(fā)展。指導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是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根據(jù)目標深入探究,最后環(huán)節(jié)是教師進行活動總結,明確和點撥學生沒有關注到的地方,對學生獲得的學習經(jīng)驗進行總結。最后,要突出評價的多元化。高中自主學習策略下的習作評價要在學生自評、組評、互評、師評中自由切換,在評價中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自主研究,探究提高”是自主學習策略下高中寫作教學的主要路徑。教師作為自主學習的設計者與組織者,要從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角度,設計符合學生寫作需要的活動,幫助學生感知自主學習的實質,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