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君
(四川省東汽八一中學 四川 618000)
新時代的高中語文教學,更加關注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從語言建構、學生語文思維發(fā)展、審美鑒賞等角度入手,以深化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文章立足高中文言文閱讀,從群文閱讀視角出發(fā),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研究。
文言文是高中語文的一個重要板塊,在考試中占有很大分值,因此加劇了教師的教學任務。一篇文章,教師需要花費2個課時解決,難度大、篇幅長的文言文甚至需要3~4個課時。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教師大都會采取串講的方式,在通過總結詞匯含義、分析人物形象、寫作手法完成教學。殊不知這一模式教師教的累,學生也學得疲憊不堪,根本起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文章通過對文言文的分析發(fā)現(xiàn),文言文教學將重點放在了“言”上,即字詞解釋,“文”的挖掘也多停留在寫作手法分析上,沒有深度挖掘文章思想內涵,進而無法起到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的目的。
群文閱讀指的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基于一個議題完成多篇文章的閱讀。以群文閱讀為引領,開展文言文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抓住文本觀點,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思考力。群文閱讀的開展,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量,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速率。另外,開展群文閱讀也能提升學生鑒賞能力,除了閱讀量、閱讀速率的提升外,教師還可以設定閱讀任務,以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通過對文章的分析和對比,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力和創(chuàng)造力[1]。
影響高中生文言文學習效果的一大原因在于對文言文語法的理解,說到將文言文語言特點、語法結構融入到自己的文中去,更是不敢想。高中生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問題,一個很大原因在于文言文遠離學生的生活,與當下人們的語言表達順序相差很大,而且學生沒有系統(tǒng)的研究過文言文。而基于群文閱讀開展文言文教學,力圖通過大量閱讀材料的積累,讓學生抓住文言文的本質。比如在教學《鴻門宴》這則文言文的時候,文中語法結構“沛公安在”是典型的賓語前置,如若教師單從語法角度指導學生開展分析,無法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影響,也不能真正的體會到文言文的語法結構的普適性,因此教師可以引入《燭之武退秦師》這則文章,引導學生搜尋與之相應的語法結構,以深化學生對“賓語前置”這一語法結構的深刻認識。
文字的特殊性是文言文帶給人的第一印象,而文言文蘊含的價值觀則是文言文的第二大特征,同時也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關注對象,以引領學生關注古人智慧,并照亮自己。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勸學》《師說》這兩篇文章,引導學生從教育觀、學習觀入手開展閱讀和品鑒,并引導學生將其運用到現(xiàn)代學習中來。比如在實際閱讀中,學生可以從“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聯(lián)想到教師對自己說的話“學習要腳踏實地,切勿空想,學習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可以讓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睂W生還可以從“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句話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有所長、有所短,只因“術業(yè)有專攻”。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一起閱讀《反對黨八股》《拿來主義》,讓學生結合當今現(xiàn)狀,探討可以從這兩篇文章中取得哪些精髓?生活和學習中應該怎樣做?通過閱讀,學生也可以明確自己的目標,并通過跬步的積累達到至千里的目的,并告誡學生學習要一步一個腳印。從這一視角來看,文言文閱讀對當今學習與生活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高中生之所以會對文言文產(chǎn)生抵觸心理,除了文言文自身的枯燥性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學生沒有探尋到文言文蘊含的美。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將文言文的美展示出來,在滿足學生視覺感官的同時,給學生以學習的力量。比如在學習《蘭亭集序》《滕王閣序》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文中的情境,再通過文字對比,讓學生真正感受宴會的情境,以真正的把握文言文的獨特美感,領悟祖國的山河之美。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將學生帶入到了一個宴會的世界之中,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自然得到了提升[2]。
以群文閱讀指導文言文教學,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渠道,同時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全面把握文本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文本內涵,如此才能做到靈活的整合,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效果。綜上所述,基于群文閱讀開展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可以幫助學生把握文言文的精髓,因此開展群文閱讀有其必要性。也許在學習初期,學生會感覺很吃力,但隨著師生的共同努力,一定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困難,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群文閱讀會被廣泛的應用到文言文教學之中,并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希望文章的講述能夠給相關工作者以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