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以家庭為中心的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模式對母嬰阻斷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研究對象為某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采取母嬰阻斷治療72例乙肝、梅毒產婦,隨機將其分為兩組,甲組36例常規(guī)護理,乙組36例以家庭為中心的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模式,對比兩種護理方案對患者母嬰阻斷依從性的影響。結果 乙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知曉率顯著高于甲組(P<0.05);乙組治療依從性、喂養(yǎng)依從性、復診依從性均顯著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以家庭為中心的延續(xù)性隨訪護理模式應用于母嬰阻斷患者中,可以讓患者樹立對疾病正確認知,提高母嬰阻斷依從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以家庭為中心;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母嬰阻斷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率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前言:乙肝、梅毒均為臨床常見的傳染病,母嬰傳播是疾病一個主要傳播途徑,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發(fā)展,母嬰阻斷治療有效避免胎兒感染風險,提高新生兒質量。[1-2]。在本研究中將以72例母嬰阻斷治療產婦為例,深入分析以家庭為中心的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模式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于某院接收母嬰阻斷治療72例產婦,隨機將其分為兩組:甲組、乙組,各36例。其中甲組,乙肝21例,梅毒15例,年齡20~38(28.79±5.12)歲。乙組,乙肝20例,梅毒16例,年齡21~36(28.56±5.42)歲。對比兩組基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甲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為產婦講解母嬰阻斷的重要性,安撫產婦緊張、焦慮情緒,指導患者遵醫(yī)囑服用抗病毒藥物,教導產婦正確喂養(yǎng)方法,叮囑產婦定期到醫(yī)院復查等。
乙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模式,具體護理步驟如下所示:
(1)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對于每位采取母嬰阻斷治療的產婦、嬰幼兒建立健康檔案,記錄產婦年齡、病史、治療方案、嬰幼兒不同時期營養(yǎng)指標、預防接種情況等信息,了解母嬰阻斷落實效果,跟蹤監(jiān)測母嬰健康狀態(tài),以降低嬰兒感染風險。
(2)家庭隨訪:在新生兒出院后的1、3、6、9、12、15、18個月齡時醫(yī)院將安排兩名隨訪人員進行入戶調查,了解產婦用藥、喂養(yǎng)情況,評估產婦對母嬰阻斷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對于家屬在嬰幼兒養(yǎng)育方面的問題進行解答,強調應注意事項,測定嬰兒體重、頭圍、身長等信息,并為產婦預約下次門診復查時間,之后隨訪人員將為產婦和家屬播放醫(yī)院錄制的宣教視頻,其上詳細講述了母嬰阻斷要點、居家護理方法、新生兒喂養(yǎng)方法、新生兒肢體訓練方法以及真實案例分享等,可以鞏固家庭對母嬰阻斷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為入選者發(fā)放健康知識知曉率調查表,量表為百分制,其分為三個評定標準:優(yōu)(>80)、良(60-80)、差(<60),計算優(yōu)良率。通過調查產婦治療依從性、喂養(yǎng)依從性、復診依從性來整體評估母嬰阻斷依從性。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 SPSS24.0軟件,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健康知識知曉率
乙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知曉率顯著高于甲組(X2=4.181,P<0.05),如表1。
2.2 母嬰阻斷依從性
乙組母嬰阻斷依從性顯著高于甲組(P<0.05),如表2。
3 討論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臟病變?yōu)橹饕憩F(xiàn)的全身性疾病,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兩種疾病在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中很容易傳播造成新生兒感染,影響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fā)育。對于傳染病的防控一直是我國所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母嬰阻斷治療的提出減輕傳染病對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但仍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因此應加強對母嬰的護理干預。
綜上所述,在母嬰阻斷治療中開展以家庭為中心的延續(xù)性隨訪護理模式,可以提高家庭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度,提高用藥、喂養(yǎng)、復診依從性。
參考文獻:
[1]張志云,白靜,謝美蓮.以家庭為中心的延續(xù)性隨訪護理模式對HIV母嬰阻斷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0,26(17):6.
作者簡介:許桂紅 (1974-12)女,漢族,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