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娟
摘要:現(xiàn)階段,在我國社會快速發(fā)展背景下,掌握合理、規(guī)范的口語交際水平,已然成為了人們自身應當具有的基礎能力。針對我國教學體系來講,語文口語能力的教學,受到了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提升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極大的影響,為此,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與構建,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些許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口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雖然部分教師對口語交際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但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課堂中將口語交際當作口頭作文課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體現(xiàn)為教學時先向學生明確訓練題目,然后對學生的練習結果進行瀏覽性檢查。此類教學方法忽視了實際訓練對于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不僅浪費教學時間,降低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教學中應結合單元編排內(nèi)容,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傾聽、表達的能力,從而學會與他人協(xié)同合作。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教師的教學重點一般都是放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而忽視對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近年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還是有不少的問題浮現(xiàn)出來。家長和教師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導致學生在很多時候都無法真正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想法,造成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誤會、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誤會以及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誤會,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
家長和教師都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及時和家長或者教師溝通,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加強教師自身的口語交際水平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對我國的歷史是文化以及現(xiàn)階段的使用過程進行教導和應用,語文教學方面不同于其他的科目,是我國最基本的交流手段,能夠通過我們自身的語言進行感情的表達和事物的描述,在小學語文口語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幫助小學學生進行自身的情感表達以及一些語法的講解內(nèi)容。對此,在日常的課堂環(huán)境中,教師自身的整個教學過程都能夠以自身的口語內(nèi)容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影響,小學學生的教師要對自身的口語交際水平進行專業(yè)的提升和加強,在課堂中對學生講述課堂內(nèi)容的過程中,都要以較為專業(yè)的口語交際方法來教書課程,對學生形成客觀的影響,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口語水平。同時,在課間階段,學生可以與語文教師進行一些有效的交流,在這個階段,教師利用自身的語言技巧和交際能力將一些生動的事物進行描述和引導,幫助學生對事物的描述方法提升,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學習效果,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日常的交流也顯得極為重要,尤其是在口語水平方面,其原本的應用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對此無論哪個時間、哪個地點都能夠有效的進行練習和應用,因此教師要充分的進行掌握,以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將口語交際的能力,無時無刻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加強學生的日常應用能力。
2.結合語文寫作和識字教學
針對寫作教學來講,實際上其屬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過程中的另外一類表達方式。在并未有口語交際能力最為前提的情況下,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寫作練習,并不符合如今現(xiàn)代化教學觀念。同樣,寫作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是學生展開口語交際練習的前提,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把寫作教學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育展開有機結合,在引導學生展開口語練習過程中,對作文寫作主題展開深層次分析。比如,在實際寫作之前,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有關的探討與溝通。與寫作主題相結合,組織學生展開口語語言的表達。例如,語文教師在向學生們講授《我的暑假生活》這節(jié)課程內(nèi)容時,則可以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要求小組成員之間展開內(nèi)部的溝通與交流,和小組成員一同探究暑假計劃。并且要求小組內(nèi)部選出一名故事大王,上講臺和教師與同學將故事,分享小組各名成員的暑假計劃。并且由班級其他同學進行點評,最終語文教師負責提問與總結。因為事先通過小組的談論,學生們在上臺講述故事時,已經(jīng)有了暑假計劃內(nèi)容的鋪墊,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降低學生講解故事的難度,學生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內(nèi)整理在溝通過程中的“口語”,并將其加工成文。
3.重視多元評價,深化口語交際的應用
評價體系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也是教師對于學生學習知識的認可,部分教師在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評價中融入過多個人主觀因素,導致學生口語交際的實際水平與教師評價結果嚴重不符,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形成正確認識,導致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時無從下手。因此,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一是采用口試聯(lián)合筆試的評價體系,二是從多維度進行評價,才能正確認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采用口試聯(lián)合筆試的方式對口語交際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時,口試的目的是考察學生的表達、交流等基本能力,因此方式可以較為隨意,如問答、復述、演講、看圖說話等;筆試的目的是了解學生對口語交際的理解和應用,因此可使用選擇題、填空題和簡答題等題目類型。
結語:總的來說,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小學教學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應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創(chuàng)設更加適合小學生的情境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靈活運用身邊的資源,給學生提供更多表達和表現(xiàn)的機會,幫助他們不斷地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利娜.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江西教育,2019(36):58
[2]楊調調.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策略[J].名師在線,2020(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