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敏?匡晉
摘要:在大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滲透素質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古詩詞的教學和教育價值得到了關注和認同。而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探索有效教學的策略,是為了強化古詩詞的作用和價值,使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古詩素養(yǎng)和學習水平,以此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以下將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價值和有效策略進行逐一的分析和研究,以此促進古詩教學的蓬勃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將古詩詞作為語文的教學內容,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的指導,能夠使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并且還能夠為中華文化的進一步傳承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進行現(xiàn)代化的小學語文古詩詞講解時,需要積極了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我國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制定可行的新型教學方式,一方面保障課堂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還需要盡可能推動古詩詞中優(yōu)秀文化的弘揚,這樣才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價值
在素質教育和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古詩詞教學的價值和作用愈加明顯。首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古詩詞教學,有助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古詩詞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代表形式,具有極強的教育和教學價值,能夠讓學生接觸和學習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強化學生繼承文化傳承、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地位,從而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思想和文化支持。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古詩詞教學,有助于健全學生的人格和品質,讓學生受到傳統(tǒng)文化中優(yōu)秀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從而將古詩詞中的優(yōu)秀品質內化為學生自身的思維品質。最后,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文本通常都具有凝練的文字體式和邏輯結構,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學習古詩的寫作手法。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通過朗讀,感受韻律
在新課改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做出了相應調整,教材內容都是名家通過精挑細選歸納整理出的文章,尤其所選的古詩詞內容都具有較強的意象美和韻律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多元化的古詩詞朗讀,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古詩詞的意境和內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讀、集體朗讀、角色飾演朗讀等,從不同角度認知古詩詞[1]。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讀,讓學生記錄并學習古詩詞中的生僻字詞,然后大體理解古詩詞的內容,對古詩詞的內容有一個基本認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集體朗讀,通過學生共同閱讀一首古詩詞的方式,增強古詩詞的閱讀情感,學生的齊聲朗讀可以渲染古詩詞的氛圍,也可以讓學生在共讀中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在學生對古詩詞內容有了更進一步認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代入式閱讀,通常古詩詞中都有幾個不同的人物,教師可以讓學生飾演不同角色并進行閱讀,還應表現(xiàn)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當時的心境等,使閱讀者在角色飾演的閱讀過程中,深度理解古詩詞的內在含義。收聽古詩詞的學生也可以感受到古詩詞中不同的情緒變化,提高對古詩詞的認知和理解。而且,多人閱讀或角色飾演閱讀都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讀出詩詞的韻味,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韻律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術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以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圖片以及教學視頻,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活躍學生的思維,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知識,信息技術強烈的代入感能在最大程度上將古詩詞中的內容和場景展示在學生的面前,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對學生的語文古詩詞學習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3]。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詠柳》這首七言絕句時,由于部分學生對柳樹的特點沒有明確的概念,教師可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搜集一些關于柳樹的圖片或者視頻材料,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和視頻,對柳樹的生長環(huán)境以及生長形態(tài)有一個大致了解。這時學生再去學習這首古詩,就可以理解古詩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有助于學生對古詩整體感悟能力的提升。
(三)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及詩作背景
小學語文教材收錄的古詩詞有40多首,以唐宋時期的作品居多,按照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寫景或者敘事類,贊美祖國的美景,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二是表達對親人的懷念和思鄉(xiāng)之情。三是表達對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憂愁、郁結之情。這些古詩所反映的時代背景離學生今天的生活相去甚遠,造成學生無法體會和感知,產生理解困難。如果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對作者及其所處時代和創(chuàng)作背景加以介紹,使學生在學習詩詞之前對作者有所了解,就能為引導學生進入詩詞的意境打下基礎。古詩是“詩人生活在情緒的流波中的影子?!苯處熢诮虒W古詩詞之前要先給學生介紹作者的生平,作者所處的時代,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與作者或者時代相關的典故或者成語故事,加深學生對時代的了解,能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作者作詩時的心情,領會詩詞所要表達的意思。在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去搜集與詩詞相關的內容。課上,采用學生匯報和教師補充的方式,讓全體學生對作者的生平、生活的時代背景、寫作特點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下一步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夜宿山寺》這首古詩時,就可以給學生出示李白的圖像,問:“這個人喜歡旅行,去過好多的地方,有廬山、敬亭山,天門山等等,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李白!”接下來通過介紹李白的生平事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準確對文章的情感進行分析
很多古詩詞在寫作過程中都直接帶有詩人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教師在進行講解時,要注意體會詩人情感的指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詩人的主觀感受,這樣能夠有助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對文章的情感分析的過程和內容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對文章的內容理解更加深入。單純地靠教師口述或者教師的板書,學生可能對教師所分析的內容并沒有理解得很透徹。教師可以利用的PPT,將所要分析的內容全部展示,這樣學生就會一目了然。對文章的情感進行分析時,教師要將每一部分都要分析得更加細致,或者舉例子讓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更加理解,從而將每一部分所表現(xiàn)出來的深入情感總結在一起,表達出詩人的感受。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對文章進行整體感知,還能掌握文章情感分析的技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對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模式,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古詩詞中的意境、內涵、情感等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從而有效促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婁秀娟.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的探究與分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0):95.
[2]齊文紅.關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情感陶冶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理論),2020(09):110.
[3]范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科幻畫報,2020(09):36.
[4]張美玲.關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理論),2020(07):94.
[5]李亞麗.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