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語文閱讀不僅與語文教學本身有關,而且也事關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閱讀無論在如何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都會發(fā)生,沒有基礎的語文閱讀能力,就難以在各種閱讀中找到關鍵點,正確理解文本的意圖,也就難以提升學習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正視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警惕性,把閱讀能力培養(yǎng)當作語文教學的核心對待。在發(fā)展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過程中,教師正確的閱讀教學方式是基礎,其應該以發(fā)展閱讀能力為基礎目標,改進自身閱讀教學過程,并在自主閱讀學習、對比閱讀學習、情境閱讀學習等的教學實踐中提升自我教學能力,為發(fā)展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打好各學科學習基礎,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字: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不應該被教師忽視,因為其不僅事關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更是事關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需要依賴閱讀理解的能力,缺乏正確的閱讀方式,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從閱讀對其他學科學習產生的影響就可以看到閱讀教學的價值與意義,教師首先要做到從意識上對閱讀教學有清晰的認識。其次,教師對閱讀教學方式的調整也是重點,隨著教學環(huán)境的變化,有許多的教學模式已然不能適應教學的要求,對這些教學方式因時制宜以及因地制宜的調整將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堅實基礎。
一、利用自主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所謂自主閱讀教學并不是像許多教師認為的那樣簡單地讓學生進行閱讀自學,這其中應該包含更多的內容。首先是自主閱讀學習應該有問題導向,讓學生沿著給定的問題進行閱讀,從而提升其把握閱讀重點的能力。其次,自主閱讀學習應該存在一定的問題討論時間,讓學生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最后,學生展示應該作為自主學習的收尾環(huán)節(jié),這是展示學生學習成果,激發(fā)其學習動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自主閱讀中,只有將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做好,才能真正發(fā)揮自主閱讀教學的作用。
以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太陽》一課的自主閱讀教學為例。在教學前,教師先是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提出“課文是從那幾個方面來描寫太陽的,具體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等的問題。之后,開展限定時間的自主閱讀,并在自主閱讀進行一段時間后讓學生以教學問題為基礎進行討論。最后,討論過程結束后,教師讓不同的學生對問題進行了回答與討論,從而給與了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這非常有利于進一步激發(fā)起學生的熱情。
二、利用對比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對比閱讀是一種有效發(fā)展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單一的文本教學往往難以讓學生意識到具體文本的寫作特點,從而影響到學生對文本寫作特色的的理解。而這時,如果教師采取了對比閱讀的方式,利用相似主題文本的對比閱讀,將會對學生理解文本特色以及主題思想有巨大的幫助,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巨大的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蘇軾是豪放派詩人的代表,其寫景的文本十分能夠體現其寫作的風格與特色。而對比閱讀能夠讓此種風格更加凸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婉約派詩人寫景的古詩來與此詩進行對比,從而讓兩種風格在互相對比中得到凸顯。在對比閱讀中,教師要主動提出對比性的問題,讓學生從問題著手去思考兩種文本的不同,而不是漫無目的地進行對比閱讀。
三、利用情境教學增強學生融入感
增強學生融入感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許多學生理解不了文本感情,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其沒有融入到文本所營造的氛圍中,只有當其融入到文本之中,其閱讀的能力才會得到發(fā)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融入教學文本的方式之一就是采用情境教學。情境教學的方式有許多種,如多媒體視頻教學、教學場景布置、師生情境互動等。教師需要將其合理運用到教學中,并讓情境教學與文本產生互動,讓情境與學生產生互動,如此才能避免情境教學與學生以及文本脫節(jié),從而增強學生的情境融入感。
以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中《 牧場之國》一文的情境教學為例。在《 牧場之國》的文本教學中,教師先是利用一段關于荷蘭牧場的視頻來為學生進行導入,讓學生對《 牧場之國》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了“你對荷蘭有哪些了解”的討論主題,讓學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獲得的關于荷蘭這一國家的有關知識,成功將學生帶入了“牧場之國’的教學環(huán)境,提升了其教學參與感。在之后的學習中,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有效提升了對文本的理解。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先要意識到閱讀能力對學生學習生涯的影響,從而提升自身對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地位的認識。在此基礎之上,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時代背景以及地區(qū)教學背景的實際條件下,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拋除遠離時代要求的教學方式,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發(fā)展具備自身特色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為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服務。
參考文獻
[1] 劉秀媚. 關于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3):4,136.
[2]李艷. 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初探[J].甘肅教育,2016(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