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黃婉儀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珠江學院,廣東 廣州 510900)
廣式滿洲窗是地域性民間窗戶建筑的物質遺產(chǎn)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由于其制作工藝繁雜,工藝人流失,令人惋惜。當今,人們生活在科技時代,逐漸追崇簡約便捷的功能性建筑,致使傳統(tǒng)的廣式滿洲窗也慢慢地被邊緣化而漸漸消失。為了重拾《廣州竹枝詞》所描繪的“五色玻璃三面月”般的浪漫記憶,可將廣式滿洲窗的圖形元素、色彩和光影效果轉化為服裝語言加以發(fā)揮,結合RPET 環(huán)保和可再生面料,以一種新穎的形式傳承廣府文化。
廣式滿洲窗作為獨具魅力的廣府傳統(tǒng)建筑裝飾元素,卻因為各種原因日漸離開廣府人的視野,只能成為一代代人對過往的追憶。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重新認識優(yōu)秀的廣府文化,增強民族自信,贊美與歌頌廣式滿洲窗的綺麗,特設計了系列服裝作品。本系列作品旨在挖掘廣式滿洲窗的藝術價值,以RPET 環(huán)保再生面料為服裝創(chuàng)作點,創(chuàng)作出的服裝通過陽光的照射能呈現(xiàn)一種流光溢彩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形成夢幻的光影空間。RPET 面料具有環(huán)保、可再生、不易變形以及舒適耐用等特點,將其應用于本系列服裝中權當拋磚引玉,通過此設計,希望可以激發(fā)新時代青年對嶺南本土文化喜愛的情懷,滿足年輕人對時尚的需求,并且讓廣式滿洲窗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同時,探討地域文化符號與特殊材料的結合在創(chuàng)意類服裝中運用的可行性。
廣式滿洲窗是一種具有廣府特色的窗欞建筑,起源于廣府滿族文化[1]。在清朝時期,具有滿族文化的滿洲窗與江南的蘇杭園林文化相互交融,使單調的欞條構造變得形式多樣。又由于南粵通商口岸的開放,給廣府地區(qū)帶來了西方的彩色玻璃,滿洲窗的材質從油紙變成了玻璃。然后受嶺南當?shù)氐难谉釟夂蚝腿宋囊蛩氐挠绊懀瑵M洲窗減少了欞條的造型,增加了采光,優(yōu)化了通風,同時美化了襯底和畫心,畫心上蝕刻嶺南的花果、動物、詩詞賦的圖案或文字[2]。所以廣式滿洲窗通俗的描述就是傳統(tǒng)木制窗欞與西式的彩色玻璃鑲嵌而成的一種建筑裝飾物,它呈現(xiàn)出廣式滿洲窗兼容并蓄、融匯古今、折衷中西的特點。廣式滿洲窗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相比較其他的嶺南傳統(tǒng)建筑裝飾元素,它具有更強的地域視覺識別性,更符合時代的審美,更加適應現(xiàn)代化的快節(jié)奏[3]。
RPET 面料是一種新型的再生環(huán)保面料,全稱Recycled PET Fabric(再生滌綸面料)。該面料的原料是廢棄的礦泉水瓶和可樂瓶等塑料瓶,其面料加工流程主要為從回收寶特瓶經(jīng)品檢分離,到切片、抽絲、冷卻集絲,再制成RPET 紗線,最后捻線織成面料。RPET 環(huán)保再生面料具有環(huán)保性、可再生性,織物光澤明亮、絲滑舒適,且不易變形。
廣式滿洲窗五彩繽紛的色彩點亮了城市灰白的騎樓和古樸的園林,承載著羊城老一輩人的記憶。隨著時代的更迭,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由于廣式滿洲窗的鑲套色料、蝕刻玻璃等技藝繁瑣,民間工藝人的流失,以及人們生活形式的變遷,功能性建筑為主的簡約便捷設計理念的興起,使得廣式滿洲窗在當代城市建筑潮流中漸漸被淡化[4]。為了讓這個具有廣府建筑代表性的裝飾符號重新被人們重視和了解,應當挖掘其藝術價值,讓廣府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當代文化有機結合[6],此舉有利于激發(fā)年輕人對廣式滿洲窗的喜愛之情。
本系列服裝設計融入廣式滿洲窗的元素,以及將對其的歷史探究轉化為服裝語言,以一種嶄新的形式重新定義滿洲窗的魅力,利用RPET 再生環(huán)保面料與滿洲窗的套色玻璃在光澤上的相似性,演繹其最具韻味的光影效果、色彩和幾何造型;將廣式滿洲窗的特點以服裝解構重組的形式表達出來,體現(xiàn)廣府文化融匯古今、折衷中西的內涵。不僅僅有利于人們對廣府文化有更全面細致的了解,也有助于弘揚優(yōu)秀的廣府文化,傳承與發(fā)展廣式滿洲窗,并且對開拓傳統(tǒng)地域性符號與非服材料的結合運用在服裝的領域起著引領作用。
本系列靈感來源于廣式滿洲窗表面的輪廓、構造、色彩、光影效果和內在的歷史淵源和底蘊,結合RPET 環(huán)保再生面料在創(chuàng)意服裝中的運用。由于廣式滿洲窗的襯底主要分為直子襯底和曲子襯底兩大類,使得畫心多為規(guī)則的幾何圖形或圓弧形,這輪廓特點轉化為服裝語言就是表現(xiàn)在外套和下裝的挖空設計、弧形邊緣設計,以及RPET 面料的面料肌理光澤和工藝;廣式滿洲窗的色彩主要分為冷、暖兩個色系,而(套)藍的幽雅靜謐和(套)紅的歡快喜慶最為人們熟知,為了體現(xiàn)其強烈的視覺沖擊,面料顏色主要選取對比明顯的紅、藍色系,輔以銀、白色表現(xiàn)光澤;利用RPET 面料的透光性、光澤和抽象的光暈染圖案印花,表現(xiàn)廣式滿洲窗炫彩浪漫的光影效果;通過對中式旗袍和歐式西服、洋裙的解構重組,表現(xiàn)廣式滿洲窗的歷史內涵:近現(xiàn)代,在珠三角一帶中西文化由沖突到交融的碰撞,出現(xiàn)了一批獨特的女性群體“西關小姐”,而“西關小姐”和廣式滿洲窗深刻體現(xiàn)了廣府文化兼收并蓄的審美理念,是“新”和“舊”沖擊的產(chǎn)物,都是時代的璀璨明珠[5]。綜上,服裝設計整體塑造出女性獨立創(chuàng)新、柔美大氣的氣質,從外在和內在表現(xiàn)廣式滿洲窗的風采。
本系列設計定位于20~30 歲的女性群體,她們中較多人喜愛小眾設計的品牌,追求創(chuàng)意且具有藝術性的服飾,醉心于服裝的內在涵義,眼光獨樹一幟,個性較張揚;崇尚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熱愛推崇地域性特色文化符號,具有較強的文化自信。設計主要表現(xiàn)在服裝的不對稱解構,打破重組的拼接獨特剪裁,表達廣式滿洲窗兼容、多元的特征。結合亞克力的串珠工藝、切割工藝以及金屬掛串手法,詮釋廣式滿洲窗的光影藝術,增添服裝設計細節(jié)的趣味性。整體色彩艷麗、對比強烈。以小X 型的廓型來打造女性剛柔并濟的未來復古又回歸自然的美感。追溯廣式滿洲窗的歷史軌跡可知,滿洲窗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產(chǎn)物,應用到服裝上能夠呈現(xiàn)出東西文化的碰撞,打破人們對東方女性穿著刻板的印象,重塑浪漫、摩登且堅毅的美好形象。
本系列采用平面制版和立體裁剪兩者進行服裝款式制作,以廣式滿洲窗元素為主要設計點,造型運用細膩光澤的皮革面料、暈染圖案的醋酸面料與厚實的毛呢,整體的設計以解構手法為主,展示了服飾的創(chuàng)意性,體現(xiàn)了廣式滿洲窗的光影效果和兼收并蓄、學貫中西的特點。細節(jié)部分采用亞克力珠子的掛串和鑲釘,在增添了服裝裝飾性的同時,描繪了廣式滿洲窗熠熠生輝的畫面。采用鏤空的設計,表現(xiàn)窗欞的造型,透出后一層的面料,使服裝充滿趣味性,表達了滿洲窗作為媒介呈現(xiàn)窗里和窗外不同的景致。采用寬肩、收腰、高腰的設計,展示女性果敢又溫雅的氣質。以袖部、背部和領部為設計焦點,局部運用不對稱的設計,賦予服裝個性、時尚的張揚美。利用銀線盤扣裝飾服裝的整體風格,展示東方古韻。
廣式滿洲窗,其結構造型一般是規(guī)矩的形狀,在框架內則設計了各式各樣的圖案或圖形。本次設計把服飾與滿洲窗圖案融合起來,結構并不是規(guī)矩的,而是打破外面那層正方形或圓形,突破邊緣廓形,做隨風飄揚、隨水漂流的解構不對稱造型服飾,整體系列采用小X 型的廓形,寬肩、高腰、收腰、闊腿、傘裙,打造剛柔并濟的未來復古又回歸自然的美感,表現(xiàn)女性的柔美又增添帥氣。結構上,整體運用不同面料的疊加設計,來表現(xiàn)滿洲窗的五光十色的特點;局部造型上,利用西裝翻領、旗袍立領、洋裙下擺和西式胸衣的拼接,把廣式滿洲窗的起源、內在美與“西關小姐”的相似性進行服裝語言化;細節(jié)設計上,為了展示滿洲窗的窗欞造型,通過在袖子、背部、褲腿、裙擺上做鏤空設計,把頂層面料修剪成滿洲窗畫心的樣式,透出底層不同的面料,表達滿洲窗窗里窗外的景象;領子、裙擺、褲擺以及肩部的飛片的邊緣作不規(guī)整弧形,是通過觀察滿洲窗的襯底,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花型進行設計的。系列款式圖如圖1 所示。
圖1 系列款式圖
服裝色彩作為服飾設計濃墨重彩的一筆,貼切地選擇合理的服裝色彩,可以明確直觀地表達出服飾的系列主題。本系列主要以紅色和藍色為主,為了協(xié)調紅、藍色強烈的視覺碰撞,加以白色和褐色進行過渡。其中利用明度和飽和度各異的紅色和藍色,表達廣式滿洲窗暖色系的歡快熱烈和冷色系的幽雅靜謐兩大類別,同時體現(xiàn)了滿洲窗彩色玻璃的豐富色彩,也增加了服裝的層次,凸顯整體明艷奪目,具有濃烈的民族氣息。而白色和褐色則是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表現(xiàn)滿洲窗透過自然光的照耀,折射出的色相。通過顏色的選取把滿洲窗這種獨特的光影效果寫實化。色彩提取與配置如圖2 所示。
圖2 色彩提取與配置圖
本系列服裝制作的材質選擇主要分為兩大類:有光材質和亞光材質。有光材質分別為:暗紋雜色的RPET 桃皮絨面料、RPET 麂皮絨面料、銀線提花綢緞織錦和仿真絲材料等,以展示廣式滿洲窗光與影的交織;亞光材質則是:皮絨面料和斜紋面料,低調奢華的質感,呈現(xiàn)出廣府文化質樸自然的特點。皮絨面料厚重感好,耐磨性強,手感柔軟;斜紋面料則手感粗糙,結合款式結構的設計不僅可以塑造服裝挺闊立體的造型,也增強了服裝的層次感和高級感,同時RPET 皮絨面料的選用貼合時尚的流行趨勢,也是一種時髦與傳統(tǒng)的碰撞。局部設計的銀線提花綢緞織錦與仿真絲的拼接設計,由于透光與折射光的性質,呈現(xiàn)出波光粼粼、五光十色的效果。而含滌量較高的仿真絲面料通過數(shù)碼印花的工藝手段和暗紋雜色的皮絨面料,以及銀線提花綢緞織錦,在點綴主題的同時,豐富了服飾細節(jié)的創(chuàng)意性,既擁有細膩的光澤感,又有藝術性的肌理感。整體再結合銀線盤扣的裝飾與主題相得益彰。面料選擇圖如圖3 所示。
圖3 面料選擇圖
本系列成衣制作工藝流程為:前期主要通過立裁、制版、紙樣修剪、白胚裁剪、修剪鏤空、不規(guī)則弧形、樣衣制作;再經(jīng)過修版、印花加工、面料裁剪、壓褶、燙粘合襯、縫合裁片、口袋縫、绱領子、绱拉鏈、接里料、裝豬鼻扣、插扣、開扣眼、釘鈕扣、串珠、釘珠、手縫盤扣;最后進行系列成衣的整燙與檢驗。至此完成了整個系列成衣部分的所有流程。
本系列成衣作品要求面料具有細膩的光澤感,視覺識別性強和色彩明艷,版型以小X 型為主,挺闊大氣,彰顯女性的硬朗帥氣又不失溫柔浪漫,結構嚴謹且立異,制作精細,講究細節(jié)設計,力求貼合主題。整體上以創(chuàng)意性的結構造型、色彩運用與面料搭配來展示出一種嶄新的形式,進一步重新定義滿洲窗的魅力。系列成衣展示圖如圖4 所示。
圖4 系列成衣展示圖
本系列服裝設計以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歷史文化和創(chuàng)新設計發(fā)展為主題,從本地域文化特色出發(fā),通過挖掘廣式滿洲窗的歷史底蘊,研究其窗欞構造、玻璃色彩和圖案造型等,并從中提取出設計元素,以服裝設計的語言去解讀與設計出帶有新時代符號、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系列服裝。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中求得創(chuàng)新之路,思考如何合理且符合時代趨勢地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將是新一代青年應該擔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