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輝
摘要:詞塊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趨勢之一, 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在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前、課中、課后練習應用詞塊基礎理論,培養(yǎng)學生的詞塊觀念和敏感度,靈活運用教材課堂教學詞塊,創(chuàng)造學生學習和應用詞塊的情景。
關鍵詞:詞匯教學;詞塊基礎理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導言:知名學者威爾金斯說:“沒有英語的語法,表述微乎其微,沒有語匯,表述為零”。把英語文作為母語的人可以了解英語的語法,但表述有誤。因而,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詞塊的課堂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擁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詞匯是理解句子和文本的基礎,是英語學習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相關研究表明,學生的詞匯量越多,他們的閱讀、翻譯和溝通能力就越好。目前的高中英語考試大綱要求學生掌握和運用英語發(fā)音、詞匯、語法、功能概念、學習主題等基礎知識。另外,大學招生中的詞匯測試也越來越靈活,經(jīng)??疾閱卧~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含義,在閱讀中遇到的生詞也越來越多。高中英語老師在教詞匯時,通常是在學習一個新單元之前,教師通常分一次或多次教學單詞表內(nèi)的新詞,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先讓學生聽一段生詞的錄音,然后讓學生朗讀,接著找學生帶領朗讀,最后主要通過例題、翻譯等方式,逐字講解。
這種模式有很多問題。首先,教師在教新詞時,采用機械填空造句的方法,不結(jié)合上下文,學生只了解了詞匯的形、義,但無法真正了解文本及其反映的文化意義。因此,教師對單詞的講解并不能幫助學生理解單詞。其次,當老師講解單詞時,老師通常處于主動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單詞的漢語含義,使他們進行用漢語和英語對照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背單詞時,都是默默背誦中文意思,然后拼讀單詞并機械背誦。這種模式很枯燥,不利于學生對單詞的長期記憶,學生對單詞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還不能靈活運用單詞,沒有引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詞塊教學的嘗試
2.1 課前
教師可以系統(tǒng)化將散布在各單元課文內(nèi)容中的詞塊開展歸類,如必修三有節(jié)日、飲食、歷史人文、社會科學、自然地理等,正確引導學生開展概括和匯總,使學生逐步完善以詞塊為基礎來學習、記牢和應用的觀念和習慣性。我以課本為基礎,進行詞塊教學,引導學生在文本語境中習得詞匯。以PEP版的M1U3課文Journey Down the Mekong為例,課前,學生先在課文中尋找與旅行相關的詞塊,且在課外收集和構(gòu)建詞塊,然后根據(jù)收集的詞塊來描述具體的詞匯,或自己構(gòu)建相關單詞。
2.2課中
詞匯塊在文本宏觀組織中的作用,可以讓學習者更好地從整體上理解文本,并理解其內(nèi)聚性和邏輯組織關系,促進了對整個文本的理解和產(chǎn)出。詞塊教學將語言學習與特定語言訓練相結(jié)合,從而降低詞匯習得難度,節(jié)省時間和效率。以必修3的Unit5 Canada——“The? True? North”為例,我給學生設計了多項任務,并讓學生分組共同完成。
任務1:找到能夠反映本文主要思想的詞塊。
(1) take the train across Canada rather than fly all the way
(2) Canada is 5500 km from coast to coast,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3) catch sight of eagle, compete in riding wild horses
(4) within a few hundred kilometres of the USA border
(5) across the top of Lake Superior towards Toronto
任務2: 仔細閱讀并提取了本文的塊。
(1) rather than而不是
(2) be surrounded by/with包圍著
(3) settle down定居, 安頓
任務2: 根據(jù)找出的詞塊復述文本。
學生的提前準備時間僅有5分鐘,教師讓每組的代表登臺演出,學生們都很積極主動,實際效果非常好。
教師應用詞塊基礎理論融合課文內(nèi)容,再加上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減少語匯學習難度系數(shù),激起學生學習主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三、詞匯教學的啟示與反思
3.1 培養(yǎng)學生的詞塊意識和敏感性
通過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和一部分教師對詞塊的定義還非常生疏。因而,教師應自主學習詞塊基礎理論,提升詞塊觀念,與此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詞塊的敏感度,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詞塊的能力。因為詞塊習得便是先消化吸收而不剖析,再根據(jù)不斷應用匯總在其中含有的語法要求,因此要盡量減少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影響,讓學術(shù)自己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規(guī)則,主動收集、組織和擴展詞匯。
3.2 充分利用教科書進行詞塊教學
教師要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不僅是教材的閱讀、聽說教材,還有寫作素材,甚至是從課后練習去發(fā)現(xiàn)和分類有效的詞塊,強化學生在學習和詞匯使用方面的意識和主動性。
3.3 創(chuàng)造讓學生習得和使用詞塊的情境
高中英語教學缺乏自然、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增加詞匯量的能力。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學生應用專業(yè)的詞塊字典,如《朗文實用英語詞語搭配詞典 (英漢雙解) 》,也可以通過閱讀英文文本、看英文原版電影、電視節(jié)目、聽英文廣播等方式增加自然語言輸入,鼓勵學生記錄高頻的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和對其進行詞塊化處理,幫助消化吸收,儲存以備后用。在詞匯教學中注重詞塊學習,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詞匯量,還可以幫助他們熟悉詞匯的使用,加速詞匯在聽、說、讀、寫全過程中的了解。但是,教師不應獨立地課堂教學詞塊,指導學生注意詞塊的使用,在前后文中掌握其顯性或潛在性的含意,提升語言表達應用的合理化和思維邏輯。
結(jié)束語:綜上所述,我首先介紹了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然后介紹了詞塊教學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最后闡述了詞塊教學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重視詞塊教學,并利用它來改進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丁言仁,戚焱.詞塊運用與英語口語和寫作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8(3):49-53.
[2]段士平.語塊在語言系統(tǒng)中的位置:從“邊緣”到“核心”[J].外國語文,2019(2):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