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佩雯
摘要:語文學科是側重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字、詞、句的用法,還應練習閱讀理解與寫作等。閱讀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能力強弱直接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的解題能力和寫作能力。同時,提高閱讀能力也可促進溝通能力提升,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增強小學生閱讀能力已成為當前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利用多種教學形態(tài)為學生拓展閱讀途徑,給其帶去對應性閱讀體驗,使其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積極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的閱讀需求為出發(fā)點,科學選擇閱讀資源,實現(xiàn)對教材文章的外在強化,有效幫助學生擴展閱讀興趣,帶領他們不斷挖掘閱讀內容,培養(yǎng)并深化閱讀基礎。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積極的教學情境,以符合教學要求的教學素材為資源,以更加直觀的教學情境設計環(huán)節(jié),將抽象的閱讀內容進行擴展,實現(xiàn)進一步轉換,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滲透文章的內涵。同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探究欲,奠定閱讀基礎。
例如,三年級語文教師在講授《海底世界》一課時,可以在班級中以海底世界為主題,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梢越Y合閱讀內容首先為學生播放海底世界的原生態(tài)錄音,讓大家猜一猜這些聲音是從哪發(fā)出的。然后帶領學生展開想象。還可以播放紀錄片《海底世界》的節(jié)選內容。通過這種音頻、視頻導入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文章所描繪的海底世界,并結合多媒體上顯示的內容去感悟海底世界的美好。這種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可以帶領學生感悟閱讀中的靜謐之美,幫助學生樹立自主探索的意識,從而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借助多媒體平臺,拓展深度閱讀思維
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展開深度學習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習慣尤為重要。但在日常學習中,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到的文章是有限的。如何結合學生每一階段的學習需求展開群文閱讀呢?信息化手段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借助信息技術可以精準搜索課堂中所學的文章類型,精準推薦學生閱讀相關文章,進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語文閱讀主題,在課外自主搜集有關的閱讀資料。
學習《落花生》后,讓學生明白課文主題不僅限于“花生”的認識,而且蘊含了對花生獨特品格的感悟。理解“人要實實在在的,不要做外表好看、華而不實的人”的道理。課堂上,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歸納了本文重難點知識,并在多媒體課件中制作思維導圖,以便學生系統(tǒng)地進行理解和鞏固。課后,學生對作者徐迪生的寫作風格產生極大的閱讀興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借助多媒體技術收集關于作者的作品,小組內針對課外讀物進行自主閱讀,并展開合作討論,深入理解作者以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嘗試寫讀后感。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針對課外閱讀的感悟進行分享,以此提升學生對抽象文本的認知,豐富閱讀情感。在課堂閱讀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實現(xiàn)閱讀思維的拓展。
三、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傳授學生多種閱讀技巧也尤其重要,大部分小學生閱讀水平較低,也與其閱讀方法的掌握有一定的關系。如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只能夠單一地閱讀文章中的文字,這對于發(fā)展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感悟并沒有實際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讓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傳授閱讀方法時,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及個性特征,且不同的閱讀題材閱讀方法也不同,所以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閱讀的方法。
以《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為例,其文學體裁是長篇小說,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讓學生感受作者寫作風格,如作者在語言選擇上使用了大量的短句來表達感情,通過短句來營造出快樂的氛圍,以此表達出作者對童年生活快樂與自由的追憶,同時通過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的方式表達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及對親人的懷念。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當指導學生了解和掌握這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而達到情感上的升華;又比如,在學習《從軍行》這一首邊塞詩歌時,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去領悟詩歌中表達的意境,感受作者通過“孤城”“遙望”等字眼,以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來表達出戍邊將士孤獨及思鄉(xiāng)之情。
四、增加學生課外閱讀的深度和廣度
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做好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銜接和配合,通過增加課外閱讀的深度和廣度來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層次。小學語文教師具體應從兩方面入手來提升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一是要主動布置課外閱讀的相關任務,如在進行《景陽岡》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布置《水滸傳》的相關閱讀任務,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二是要指定書目,小學生辨別書目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所處的年級段進行書目推薦,書籍要能夠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使其獲得相應的教育和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利用自身的引導、輔助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透過多種閱讀形式,不斷培養(yǎng)其獨立能力與意識,增強其閱讀活力與思維能力,切實提升其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榮玉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天津教育,2020(29):178-179.
[2]李靜.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華少年,2019(30):274.
[3]石芳生.探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C]//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18: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