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成
金庸在《神雕俠侶》世紀新修版后記里曾經(jīng)附錄一篇文章,名為《易經(jīng)·陰陽與術(shù)數(shù)》。在這篇文章里,金庸對《周易》推崇備至。“《易經(jīng)》的基本道理,是古代哲人根據(jù)觀察事理和人生經(jīng)驗而得出來的教訓,教導人們:萬事變動不居,不會固定不易,物極必反,做事不可趨于極端。即使以現(xiàn)代的哲學來看,那也是極有道理的?!薄?〕《周易》對金庸小說創(chuàng)作的影響,已經(jīng)有學者注意到:“金庸小說獨特的審美價值與《周易》的影響密不可分,這種影響表現(xiàn)在武功描寫、人物設計和理想追求三個方面”。〔2〕嚴家炎在《金庸小說與傳統(tǒng)文化》一文里對金庸小說里的傳統(tǒng)文化給予了高度評價:“金庸小說中的傳統(tǒng)文化不只是外在的裝飾,而是內(nèi)在的滲透,是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浸潤著的,它彌漫在整個作品里,充溢在字里行間?!薄?〕金庸在小說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從《周易》一書中吸取了大量營養(yǎng),是其小說成功的基礎(chǔ)之一。
《天龍八部》創(chuàng)作于1963 年,歷時4 年完成,前后有3個版本,其中2005年版為最新版本,部分章節(jié)修改較大。故事發(fā)生于北宋年間,涉及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中國歷史上的諸多政權(quán),既包括武林的恩怨,也包括民族之間的戰(zhàn)爭與和平。溫瑞安認為,“若論書中思想的博大精深,情節(jié)的變化萬千,人物的豐富多姿,不僅在當代小說中難得一見,就算在金庸小說里,也可居榜首”。從字數(shù)上講,《天龍八部》約190 萬字,是金庸小說中字數(shù)最多的一部。從藝術(shù)特色上來說,《天龍八部》涉及的人物之多,故事之曲折,藝術(shù)水平之高超,“是金庸小說中‘最’偉大的一部”。〔4〕《天龍八部》書名來源于佛教,指的是佛經(jīng)中的八種護法天神,這部作品與佛家的思想有較深的淵源。不過在佛學之外,這部小說同時受《周易》影響頗深。本文選取《天龍八部》這部小說為對象,以易學角度來解讀金庸。
“凌波微步”一詞源于三國時期曹植的《洛神賦》一文,其招式出自《周易》。在《天龍八部》之中,凌波微步是逍遙派的獨門武功,以《周易》六十四卦為基礎(chǔ),按照特定的順序根據(jù)卦位行走?!斑@‘凌波微步’是以動功修習內(nèi)功,腳步踏遍六十四卦一個周天,內(nèi)息自然而然的也轉(zhuǎn)了一個周天。因此,他每走一遍,內(nèi)力便有一分進益?!薄?〕按照金庸在書中的描述,凌波微步以明夷卦始,經(jīng)賁卦、既濟卦、家人卦,最終至無妄卦成一大圈踏遍六十四卦?!吨芤住芬粤呢匝堇[天地萬物之變化,在卦序排列中頗有講究。逍遙派武功以道家思想為根基,逍遙御風、北冥神功等武功的命名皆出自《莊子》。這種武功既以道家為根基,又以《周易》六十四卦的方位為招式,將道家與《周易》思想融為一體,凌波微步也因此在武林中成為一級上乘武功,所向披靡,令眾武林人士深感其精妙。
在第十六章《昔時因》中,金庸寫道:“王語嫣笑道:‘吳長老這路“四象六合刀法”,其中含有八卦生克變化?!必椭袇情L老與四大惡人之一云中鶴打斗之時,王語嫣將吳長老所使用的刀法“奇門三才刀”,故意說成“四象六合刀”,引得云中鶴使用“鶴蛇八打”招式,助吳長老打敗云中鶴。所謂“奇門三才刀”,命名出自《周易》。《周易·系辭下》曰:“《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6〕所謂“三才”,在《周易》里指的是天地人三才。吳長老所練奇門三才刀,內(nèi)含八卦相生相克的變化,其招式來自《周易》。最值得人注目的是,降龍十八掌的命名大多出自《周易》。降龍十八掌是丐幫的絕世武功,原有二十掌,自蕭峰之后,刪減為十八掌。降龍十八掌第一招“亢龍有悔”,第二招“飛龍在天”,第三招“見龍在田”,第五招“潛龍勿用”,第九招“或躍在淵”等均出自《周易·乾卦》的卦爻辭。其他如第四招“鴻漸于陸”,第六招“突如其來”,第十三招“密云不雨”等大部分招式也出自《周易》。龍在《周易》里大多出現(xiàn)在乾卦里,只在坤卦里出現(xiàn)一次,為陽性至剛之物。降龍十八掌以降龍來比喻武功,為天下至剛之武功招式,在金庸作品里多次為武林人士贊譽為天下第一??v觀金庸全部作品,出自《周易》的武功招式非常多,比較有名的如《笑傲江湖》里的兩儀劍法、獨孤九劍,《倚天屠龍記》里的乾坤大挪移等。
武俠小說不同于其他通俗小說,“武”與“俠”是兩大特色。武器的命名,武功招式的描繪,在金庸小說里充滿了文化象征意義。取自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周易》的諸多招式,特別是降龍十八掌與凌波微步,也因此擺脫了工具和實用性質(zhì)而具有了美學意義?!吨芤住放c其他文化典籍一起賦予了金庸小說里的武器與武功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想象空間,成為金庸創(chuàng)作的一大特色。
“這一次爹爹教我開始練武,恰好我正在研讀《易經(jīng)》,連吃飯時筷子伸出去夾菜,也想著這一卦的方位是‘大有’呢還是‘同人’。我不肯學武,到底是為了不肯拋下《易經(jīng)》不理呢,還是當真認定不該學打人殺人的法子?”同人與大有是《周易》六十四卦里的兩卦,《天龍八部》是以段譽的出場開始,其時段譽的父親段正淳逼其習武,而段譽醉心于《周易》的研讀之中。當司空幫主問及其授業(yè)恩師時,段譽將《周易》稱為自己的師父。“我?guī)煾笇Q幸桌恚谡f卦、系辭之學有頗深的造詣?!痹谂c南海鱷神打交道時,段譽說:“我?guī)煾傅墓Ψ颍舷肽惆朦c也不會。這周易中的‘卦象’‘系辭’,你懂么?這‘明夷’‘未濟’的道理,你倒說給我聽聽?!敝T多武林人士對于《周易》所知甚少,唯有段譽推崇《周易》,并在研讀《周易》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同時,《周易》中的諸多卦象為段譽反復提及,既與故事相聯(lián)系,又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帛卷盡處題著‘凌波微步’四字,其后繪的是無數(shù)足印,注明‘歸妹’‘無妄’等等字樣,盡是《易經(jīng)》中的方位?!碑敹巫u看到凌波微步的功法時,對《周易》的研讀使他能夠很快掌握武功的精髓。在第四章《崖高人遠》中,當木婉清逼段譽娶其為妻時,段譽心想:“娶了這樣一個美女為妻,當真是上上大吉,《易》歸妹卦:‘歸妹愆期,遲歸有時?!?,她不能即時嫁我,要遲些時候,那也不打緊?!薄皻w妹”原意為少女出嫁,從現(xiàn)代漢語字面意義上亦可理解為“妹歸”,暗示小說中段譽在故事發(fā)展過程中接連遇到幾個同父異母的妹妹。也正因為此,妹歸卻不能嫁娶,段譽無法娶其為妻。段譽既研讀《周易》,則隨處運用《周易》進行占卜?!拔疫@一卦是‘無妄卦’,‘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m無牛系,但這位干老兄得了老婆,我段公子卻遇上了災難?!倍巫u這種對《周易》的解釋雖不正確,但是它有效推動了故事的行文發(fā)展。在第十二章《從此醉》里,當段譽被王語嫣之母強迫種花,段譽滿心渴望再見到王語嫣。段譽拔了一把草起占,先得一艮卦,又得一困卦。困卦曰:“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倍巫u對此解釋是“三年都見不到,真乃困之極矣。轉(zhuǎn)念又想三年都見不到,第四年便見到了。來日方長,何困之有?”第一卦艮卦“不見其人”,段譽不滿意,再卜一卦。段譽并非不懂占卦一日只占一次的道理,對再見到王語嫣的渴望使他更希望再見一面。于是再卜一卦,得困卦,通過這一卦的解讀,金庸刻畫出段譽對王語嫣異常癡情的人物形象。
從段譽的人生發(fā)展軌跡看,段譽的人生也與《周易》的哲學有諸多相合之處。小說以段譽離家出走為始。大理段氏以六脈神劍、一陽指等武功聞名于武林之中,然而段譽對武功并無興趣。父親段正淳逼他練武而導致他離家出走,歷經(jīng)諸種危險都化險為夷,從毫無武功之人變?yōu)槲涔Ω呤?。武林中人大部分汲汲于獲得一流武功,揚名立萬。與同樣出身武林世家的慕容復相比,段譽從未求得所謂的武林至尊與絕世武功?!吨芤住は缔o上》曰:“樂天知命,故不憂?!倍巫u自離開父母的庇佑之后,多次經(jīng)歷諸多磨難,然而皆能樂觀以待,坦然面對。“《周易》智慧的第二個層面是生命智慧。生命智慧主要是從安身立命、終極關(guān)懷的意義上來講的,可以用‘樂天知命’來概括。”〔7〕在《天龍八部》第四十五回里,王語嫣曾轉(zhuǎn)引表哥慕容復之語:“男子漢當以大業(yè)為重,倘若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都便不是英雄了。”而段譽的人生觀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夫婦間情投意合,兩心相悅?!北容^而言,在王語嫣與慕容復看來,慕容復的人生觀是所謂霸業(yè)英雄論,段譽的人生觀是所謂平凡人生論。到最后,這種霸業(yè)英雄論則是無限的權(quán)力欲望與富貴夢,且以破滅而告終。而段譽的平凡人生論才是最終的結(jié)果,段譽樂天知命的人生態(tài)度堪與易學的人生智慧相映照。
在南北朝時期,由慕容氏建立的燕國,前后有四個。慕容家族是鮮卑族后裔,以光復大燕為己任。在小說里,三十年前,慕容博偽造遼國武士將要赴少林搶奪經(jīng)書的消息,意圖挑起宋國與遼國開戰(zhàn),黃雀在后,復興燕國。多人為此慘死,慕容博亦假死以逃避追查。自此以后,光復燕國的重任落到了慕容復身上。慕容復幼年“喪父”,雖貴為江南世家弟子,在武林中享有“北喬峰南慕容”的盛譽,然而終生卻都背負著家族使命。
在西夏國時,被問及生平何處最為快樂,慕容復遲疑一下?!八簧鸂I營役役,不斷為興復燕國而奔走,可說從未有過什么快樂之時。別人瞧他年少英俊,武功高強,名滿天下,江湖上眾所敬畏,自必志得意滿,但他內(nèi)心,實在從來沒真正快樂過?!蹦饺輳妥孕【捅患易宓某林貕粝雺褐瑸榇似渌磺卸伎梢苑艞??!暗挂灿腥藧畚?,我卻沒最愛之人”,在追尋家族使命的過程中,他放棄了美若天仙、深情于己的表妹王語嫣。在故事的后面,他甚至認賊作父,拜段延慶為干爹,被自己的家臣包不同斥責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為此,慕容復親手殺掉侍奉自己多年的家臣包不同,另一家臣風波惡心寒至極,也隨即離去,慕容復在追求權(quán)力的路上眾叛親離。最后,復興燕國的夢想終于破滅,慕容復以瘋癲收場。
在《天龍八部》的諸多人物之中,慕容復的悲劇性最讓人心動。而這一悲劇的根源在于慕容家族世代虛幻的復國夢。金庸在《易經(jīng)·陰陽與術(shù)數(shù)》一文里說:“《易經(jīng)》與《易傳》強調(diào)‘變動不居’,《易經(jīng)》之‘易’,其中一義指的是‘變易’。”〔8〕《周易》的核心要義是“易”,是變。《周易》重視“時”與“位”,有時無位,有位無時,皆難成功。《周易·系辭》說:“圣人之大寶曰位?!惫倘?,在《周易》里的位指的是占卜過程中所說的爻位,但是進一步推而言之,認清人所處的位置,才能真正實現(xiàn)“當位處順”。高亨認為:“統(tǒng)計《彖傳》《象傳》言剛?cè)嵛划斦叨龡l,言位不當者二十四條,共四十七條。足見位當與不當為《易傳》重要義例之一。此義例反映作者重視人所處之地位與環(huán)境,并強調(diào)人在其位,任其職,宜稱其職,宜盡其職?!薄?〕從易學角度看,慕容家族的悲劇原因在于不懂當位處順和與時偕行的道理。
翻看歷史可知,燕國滅亡距宋朝已經(jīng)有數(shù)百年歷史,其間隔著隋、唐、五代十國等多個朝代,百姓對于燕國幾乎毫無印象,人們所希冀的無非是和平與安居?!爸薪?jīng)隋唐各朝,慕容氏日漸衰微,‘重建大燕’的雄圖壯志雖仍承襲不替,卻眼看越來越渺茫了?!钡搅四饺莶┲畷r,圖謀復國乃大逆不道之罪,慕容家族的復國夢,“在尋常武人看來,自是極不順眼,再加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名頭流傳,漸漸地竟致眾惡所歸”。慕容家族安居在蘇州燕子塢,本可過上優(yōu)裕的生活,享有武林的尊崇。但是慕容博既不懂與時偕行,又對自己所處的位置認識錯誤,一意孤行通過挑起宋遼開戰(zhàn)而獲得漁翁之利。在失敗之后不惜假死,近三十年后,又想再次挑起宋國與遼國的戰(zhàn)爭。這種天方夜譚式的幻想無疑早就埋下了失敗之根。而當這種虛幻的復國夢,傳至慕容復時,也奠定了其最終的悲劇結(jié)局。
《周易·復卦·大象傳》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guān),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慕容復之“復”,固然是來自復國之夢,不過自復卦來看,閉關(guān)靜養(yǎng),讓老百姓休養(yǎng)生息,安居樂業(yè)方是正道。當慕容博以瓜分大宋土地誘惑蕭氏父子之時,蕭峰指責慕容博為一己之私,引起宋遼開戰(zhàn),無辜百姓慘遭橫死?!瓣庩柣拥哪J綇摹畷r’與‘位’的變動中教化君子要善于把握時機,做到唯變所適,以變的觀念處理生活中所遇之事”,〔10〕從易學角度看,慕容家族的虛幻夢想才是慕容復人生的悲劇根源。
蕭峰在《天龍八部》里是金庸著力最多的人物之一,是整部小說里的悲劇英雄。蕭峰出場時,“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顧盼之際,極有威勢”。段譽用四個字形容蕭峰:英氣勃勃。蕭峰為人正直豪爽,在小說里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武功極高,光明磊落。尤其是在少林寺里,堅拒慕容博的聯(lián)手分割大宋的誘惑,指斥慕容博之虛偽自私,挑起遼國與宋國開戰(zhàn)。蕭峰認為:“盡忠報國,旨在保土安民,而非為了一己的榮華富貴、報仇雪恨而殺人取地、建立功業(yè)?!边@種俠義精神遠比一般武林人士謀求上乘武功、快意恩仇要高出無數(shù)境界,掃地僧聽此言語,給予了高度稱贊,以天下蒼生為念,是真正的武林英雄?!吨芤住芬郧詾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首推陽剛精神。蕭峰正是這種君子氣質(zhì)的人物形象,豪情萬丈,義薄云天,寄托了金庸的武俠理想人格。而蕭峰的拿手武功降龍十八掌正是這種陽剛氣質(zhì)外化的表現(xiàn)?!澳墙谍埵苏茀s是武學中至剛至堅的拳術(shù)”,這種至陽至剛的武功與蕭峰的陽剛英雄形象正好搭配,也與金庸其他小說里精通降龍十八掌的人物相照應。在《射雕英雄傳》里,金庸借丘處機之口比較了當世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幾大高手。在丘處機看來,“黃藥師行為乖僻,雖然出自憤世嫉俗,心中實有難言之痛,但自行其是,極少為旁人著想,我所不取。歐陽鋒作惡多端,那不必說了。段皇爺慈和寬厚,倘君臨一方,原可造福百姓,可是他為了一己小小恩怨,就此遁世隱居,亦算不得是大仁大義之人。只洪幫主行俠仗義,扶危濟困,我對他才佩服得五體投地。上次華山論劍差不多已過二十五年,今日即令有人在武功上勝過洪幫主,可是天下豪杰之士,必奉洪幫主為當今武林中的第一人?!薄?1〕洪七公擁有蓋世武功,為人正直善良,鏟惡鋤奸。他是丐幫幫主,精通降龍十八掌,并將此功夫傳給徒弟郭靖。郭靖忠厚老實,做事光明正大,俠肝義膽。這些人物與蕭峰可謂同氣相求,自相應和,在上面寄托了作者的英雄夢想。
與性格忠厚敦實的郭靖相比,蕭峰縱然也是俠義膽肝,但是這種英雄人格形象最終成為一個悲劇英雄,以鮮血與死亡結(jié)束。在故事情節(jié)一步步進展過程中,蕭峰原本由眾人眼中的大英雄變?yōu)閺s親殺師的大惡人。蕭峰先被逐出丐幫,又背上各種無辜的罪名,后來失去了至愛阿朱,最后在忠義難以兩全的情況下,以自殺謝世。對于這個悲劇,可以看到有多個方面的原因,有當時歷史背景下遼宋相爭的民族矛盾,有馬夫人的設計陷害,有權(quán)力與名利的爭奪等。從易學角度看,蕭峰的人生可用“亢龍有悔”四個字去解釋??糊堄谢诔霈F(xiàn)在《周易·乾卦》的上九爻辭。朱熹對此闡釋說:“當極盛之時,便須慮其亢,如這般處,最是?!兑住分罅x,大抵于盛滿時致戒?!薄?2〕亢龍有悔乃降龍十八掌之一,在《天龍八部》中蕭峰曾多次使用此功夫。在《射雕英雄傳》里,洪七公在教授郭靖降龍十八掌時說:“這一招叫作‘亢龍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剛猛迅捷,亢奮凌厲,只要有幾百斤蠻力,誰都會使了。這招又怎能叫黃藥師佩服?‘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發(fā)必須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卻還有二十分。哪一天你領(lǐng)會到了這‘悔’的味道,這一招就算是學會了三成?!薄?3〕蕭峰生性至為陽剛,缺少陰柔的品質(zhì)。純剛易折,盈不可久,他先后中了馬夫人、全冠清等人的陰謀詭計,后又錯手殺害至愛。從易學角度看,他的這種性格是導致他悲劇的一個主要原因。
“《易經(jīng)》強調(diào)陰陽兩種矛盾力量的互相沖突,就像辯證法中所說那樣,陰陽兩種相反力量不斷地在發(fā)展、矛盾、激化、消長、轉(zhuǎn)換。辯證法認為一種力量壓倒了另一種,出現(xiàn)了‘否定’的結(jié)果,又可以‘否定的否定’?!兑捉?jīng)》則認為陰盛陽消或陽盛陰消只是部分的消長,一種力量增強了,另一種相反的力量相應減弱,而不必完全消滅,中間有一個發(fā)展過程?!薄?4〕“《易》以道陰陽”,〔15〕一陰一陽之謂道,金庸對《周易》哲學的體認是深刻的。鳩摩智,人稱大明輪王,在《天龍八部》里是吐蕃的護國法王?!暗宦犝f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開壇講經(jīng)說法,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輪寺,執(zhí)經(jīng)問難,研討內(nèi)典,闡法既畢,無不歡喜贊嘆而去?!兵F摩智不僅在佛學上精通,在武學上亦非同凡響,在武林中揚名立萬。但是其所學愈多,武功愈入魔道。尤其以道家小無相功為本強學少林二十四絕技,而導致走火入魔。后在枯井之中,其內(nèi)力為段譽所吸走,方才得救。他自此大徹大悟,“我錯學少林七十二絕技,走火入魔,兇險萬狀,若不是你吸去我的內(nèi)力,老衲已然瘋狂而死”。武功盡失的鳩摩智絕地復生,廣譯佛教典籍,弘揚佛法,度人無數(shù)。從《周易》陰陽哲學的角度看,鳩摩智前期癡迷武功與名利,反而陷入走火入魔之境地,而后來武功盡失反而成就一代高僧。陳世襄在給金庸的信件中,對《天龍八部》給予了八個字的評價:無人不冤,有情皆孽。陳世襄這個評價是從佛教角度解讀的,頗有宿命論的印記。若從易學角度解釋,《天龍八部》里的人物境遇并非完全如此,男女主人公的命運軌跡皆有可解釋的道理。蕭峰過于剛硬,缺乏陰柔,慕容博、慕容復父子一味抱著復仇理想而忽視了“時”與“位”,而段譽則由于樂天知命,故不憂不懼,最終有所成就。
除了《天龍八部》外,在金庸所有的長篇小說中,都或多或少從《易經(jīng)》里吸取了營養(yǎng)。金庸認為:“我們把《易經(jīng)》以及其中的《易傳》當作是一種人生哲學以及宇宙觀來閱讀,可以見到很多深刻而有益的思想?!兑讉鳌酚捎谖樟舜罅坷锨f以及田齊稷下的道家思想,表達了富于哲理的對人生、人事、事物發(fā)展的思想,很值得作為我們思考的依據(jù)。”〔16〕從易學的角度來解讀《天龍八部》,可以看到《天龍八部》是與易學文化精神相通的。經(jīng)過近幾十年的發(fā)展,漢語世界的網(wǎng)絡通俗小說在規(guī)模上有了極大的躍進,在質(zhì)量方面也有不小的提升。但是就現(xiàn)狀來看,網(wǎng)絡通俗小說始終難以擺脫所謂“快餐文學”和“商業(yè)化文學”的標簽。我們將之與金庸相比較,從金庸寫作的經(jīng)歷來看,金庸背后的傳統(tǒng)文化積淀是其小說由通俗走向經(jīng)典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嚴家炎在對以金庸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與舊武俠進行比較研究時指出:“新武俠小說之所引人注目,還在于它們具有濃重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含量。不但作品用傳統(tǒng)小說的語言寫成,而且舉凡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切最具特色的成分,如詩詞曲賦、琴棋書畫、儒道墨釋、醫(yī)卜星象、傳說掌故、典庫文物、風俗民情……無不與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武技較量的描寫、人物性格的刻畫、作品題旨的展示相融合滲透,成為有機的組成部分,令人嘆為觀止。它們構(gòu)成了新派武俠小說的一大優(yōu)勢,從而使自己在中華民族和海外華人社會中深深扎下根來?!薄?7〕金庸研究專家韓云波認為:“金庸小說的成功經(jīng)驗為研究武俠小說的歷史資源提供了指引,也為新世紀新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提供了方法論的借鑒,有利于提高文化自信,指明前進方向?!薄?8〕《周易》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從易學角度解讀金庸,可以為當代武俠小說的創(chuàng)作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方向,回歸本民族的傳統(tǒng),在民族文化的根基吸取營養(yǎng),既能提高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度,又能增加文學創(chuàng)作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