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恂驊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2014年江蘇高考作文題)
有人說,沒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說,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會老去。這種感覺其實是天真的,我們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種像自然一樣長存不朽的信念。
要求: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寫作指導
表面看來,這是圍繞“青春”“朽”與“不朽”的兩段話語材料,究其本質(zhì)是關(guān)于生命“朽與不朽”的終極拷問,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頗富有哲學意味的智慧命題。
“有人說”的內(nèi)容由兩個分句組成,其基本價值判斷相當明晰,可做如此解讀:在物質(zhì)層面,沒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層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說”的內(nèi)容由三個分句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會老去”,這是承“有人說”而來的概括和判斷,至少有三層含義: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觀點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他們“不相信”年輕的自己“有朝一日會老去”;三是青年人所說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顏”“身體”等。
第二分句,“這種感覺其實是天真的”,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斷基礎(chǔ)上的進一步引申和推導,“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會老去”,只是一種“感覺”,而不是“知覺”和“覺解”;只是一種“天真”,而不是“科學”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轉(zhuǎn)換了對象,變?yōu)椤拔覀儭?。我們“抱有一種像自然一樣長存不朽”的信念;這種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現(xiàn)列簡表示意如下
[身體(可朽)
精神(可不朽)][青春{]
第一句,強調(diào)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強調(diào)了“身體”,故曰“青春亦朽”。
要之,此題“哲理性材料”的焦點在于:“青春,朽與不朽?!?/p>
考生可以自己“選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與“不朽”,從“青春”“話題入手,均屬切題。
1.看“青春”的界定是否恰當?!扒啻翰恍唷被蛘摺安恍嗲啻骸睘轭},均建立在精神層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須判斷其所寫內(nèi)容是否體現(xiàn)“精神青春”的特質(zhì),如“靚麗”“朝氣”“純真”“沖動”“張揚”“青澀”“夢想”“好奇”等相關(guān)特質(zhì)。
2.看是否“講道理”。重點判斷是否對“精神青春”“所以不朽”或“怎樣不朽”進行分析和論證,是否言之成理或自圓其說。
3.對于把“青春”理解成一種“記憶”,或者通過“校園青春記憶”故事進行演繹,務(wù)必請關(guān)注其“青春記憶”是否刻骨銘心、永志難忘甚至薪火相傳。如是,可視為切題;否則,視為偏離題意。
素材及化用
強力素材一
我喜歡一切從頭開始,像一個青年人一樣地去工作?!鲗∪?/p>
化用例段
戴尅戎老先生,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享譽海內(nèi)外的骨科專家,年近九十仍活躍在科研、醫(yī)療第一線,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動力。他說:“我喜歡一切從頭開始,像一個青年人一樣地去工作?!闭蛉绱?,他才能像青年人一樣,始終保持對新科技的高度熱情,并將它們運用到醫(yī)學領(lǐng)域,發(fā)明出類似于“形狀記憶加壓騎縫釘”的“魔術(shù)般的金屬制品”。
強力素材二
張愛玲晚年離群索居,三毛斷然選擇結(jié)束生命,連李敖這般強韌的人也曾揚言:“若再也說不出話,將垂垂老矣的我扔到海島上吧?!?/p>
化用例段
光陰流轉(zhuǎn)中,多少人失去了直面人生秋冬蕭索的勇氣。張愛玲晚年離群索居,三毛斷然選擇結(jié)束生命,連李敖這般強韌的人也曾揚言:“若再也說不出話,將垂垂老矣的我扔到海島上吧?!彼麄兯窇值?、急切逃避的,便是現(xiàn)實中的“青春不再”……不復浪漫,不再強悍。殊不知,歲月會侵蝕身體,但是只要心不老,時光永新,青春亦可長存。
強力素材三
影星凱特·布蘭切特說:“我覺得皺紋是閱歷的象征,我非常享受現(xiàn)在的自然老化。”
化用例段
正如影星凱特·布蘭切特所說:“我覺得皺紋是閱歷的象征,我非常享受現(xiàn)在的自然老化?!鼻啻旱牟恍?,不在于抓住青春不放手,而是心態(tài)的年輕,在時間的沉淀中蓄積澄明如水的溫情?!拔依狭?,該回家了。”此語一出,感動非洲。曼德拉在總統(tǒng)任期剛滿一屆的時候,執(zhí)意要將南非這個新生兒托付給年輕的一代。然而,在南非人心中,他們最敬愛的前總統(tǒng)永遠不會老去。大家在曼德拉的葬禮上吹起瓦瓦祖拉,歌唱青春?!稌r代》周刊選用曼德拉仰頭憨笑的特寫,作為他留給世界的永恒紀念。
例文
一事能狂便青春
□一考生
有人說:“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們的青春也終將褪色?!比欢覅s說:“我們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臨的前一秒?!?/p>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個“階段”,非指青春期,抑或是年輕漂亮的歲月,而是一種昂揚熱烈的“生命狀態(tài)”,它并不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衰退。如愛因斯坦,即使年老,卻仍能和孩子們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讓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這樣的他,有誰會說是一位暮氣沉沉的老人,又有誰能說他的青春已經(jīng)褪色?
有些人,認為青春只是生命的階段,終將隨著年齡增大而消逝,他們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老兒”。
要保持青春的狀態(tài),我們需要擁有樂觀開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總會有暴風雨的出現(xiàn)。這些可怕的暴風雨,往往會吹落青春的風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顆樂觀開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傘,保護著你的青春。蘇軾晚年多次被貶,但樂觀豁達的他依舊不改青春昂揚的姿態(tài),一手美食,一手詩書。由此可以看出,唯有保持樂觀,我們的青春才不會被風雨侵蝕。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們學會“忘記”。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語,都會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傷痕。所受的傷害多了,你的青春也會傷痕累累,最終只能無奈地倒下。而學會忘記,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藥”,青春上的傷痕也會加速愈合。
青春,并不意味著我們只需要熱血和激情,更須難得的一份沉穩(wěn)。只憑熱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雖然絢麗卻無法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穩(wěn),我們的青春才能如太陽一般,耀眼而且永恒。
當今社會,有多少人因挫折而過早地老成和圓滑,又有多少人因為生活的重壓而變得暮氣沉沉?如若他們能以樂觀為盾,以激情為戈,又怎會青春早逝呢?
我們的青春應(yīng)是太陽,耀眼,永恒!
(編輯:于智博)